【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0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30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A.培根、洛克B.圣西门、欧文C.斯密、李嘉图D.黑格尔、费尔巴哈2.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是 (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
2、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分数:2.00)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分数:2.00)A.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6.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分数:2.00)A.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B.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今大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D.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7.著名诗人陆游曾
3、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 ( )(分数:2.00)A.要向书本学习B.要向经验学习C.要尊重人才D.要重视向实践学习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分数:2.00)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认识实践认识D.实践认识实践9.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 ( )(分数:2.00)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10.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分数:2.00)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C
4、.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 )(分数:2.00)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12.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分数:2.00)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C.产品的分配方式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3.既坚持历史决定论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属于( )(分数:2.00)A.历史唯物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诡辩论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14.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分数:2.00)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C.人的
5、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1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分数:2.00)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6.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分数:2.00)A.二者成正比B.二者成反比C.二者总按相同比例变化D.二者总按不同比例变化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分数:2.00)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 )(分数:2.00)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
6、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19.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 ( )(分数:2.00)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C.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D.资本循环是怎样运行的20.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 )(分数:2.00)A.商品价值B.生产成本C.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2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 )(分数:2.00)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垄断资本主义和非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D.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22.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
7、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 )(分数:2.00)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2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指( )(分数:2.00)A.处于垄断地位的工业企业B.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C.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企业D.处于垄断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4.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 )(分数:2.00)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25.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分数:2.0
8、0)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们思想观念的高度进步C.上层建筑的高度完善D.民主法治的高度发展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分数:2.00)_27.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数:2.00)_28.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贡献。(分数:2.00)_29.简述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分数:2.00)_30.简述贸易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取得了哪些成果?(分数:2.00)_32.试述尊重
9、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现实意义。(分数:2.00)_33.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分数:2.00)_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30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A.培根、洛克B.圣西门、欧文C.斯密、李嘉图D.黑格尔、费尔巴哈 解析:解析:德国古典哲学指 18 世纪下半期至 19 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
10、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2.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是 (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解析:解析: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解析: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
11、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分数:2.00)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解析:解析: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因此,可以说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分数:2.00)A.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解析:解析:唯物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
12、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6.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分数:2.00)A.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B.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今大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D.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解析:解析: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片面夸大事物发展曲折性、回复性的一面,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看做是简单的周而复始,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前进性。7.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
13、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 ( )(分数:2.00)A.要向书本学习B.要向经验学习C.要尊重人才D.要重视向实践学习 解析:解析:书本上的、他人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间接的,在他人、在第一次获得这种知识的人那里,仍然是直接的,即仍然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向他人、向书本学习,但尤其要重视向实践学习。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很有道理的。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分数:2.00)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认识实践认识D.实践认识实践 解析:解析: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9.一
14、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 ( )(分数:2.00)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解析:解析: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10.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分数:2.00)A.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D.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心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此知识点。11.地理环境在社会
15、发展中的作用是 ( )(分数:2.00)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解析:解析: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生产部门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12.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分数:2.00)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C.产品的分配方式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解析: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试卷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