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50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5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50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50 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的人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3.下列属于史论的文章是 ( )(分数:2.00)A.秋水B.五代史伶官传序C.寡人之于国也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容忍与自由中多次所提到的王制,其出处是 ( )(分数:2.00)A.礼记B.易经C.尚书D.诗经5.爱因斯坦提出“全神贯
2、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这是他的 ( )(分数:2.00)A.宗教感情B.政治思想C.人生理想D.思想道德6.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 ( )(分数:2.00)A.倒叙方式B.前后呼应C.抑扬交错D.一波三折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 )(分数:2.00)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8.在先妣事略中,作者所纪念的人是他的 ( )(分数:2.00)A.父亲B.大姐C.母亲D.外婆9.秋夜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 )(分数:2.00)A.比喻B.比拟C.排比D.对偶1
3、0.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 ( )(分数:2.00)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11.“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分数:2.00)A.借代B.夸张C.比喻D.排比12.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分数:2.00)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 )(分数:2.00)A.蒹葭B.湘夫人C.饮酒D.陌上桑14.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悒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 )(分数:2.00)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4、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5.在早雁这首诗中,当时进犯唐王朝北方边境的是 ( )(分数:2.00)A.契丹B.回纥C.匈奴D.蒙古1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属于 ( )(分数:2.00)A.借景抒情B.借比喻抒情C.借事抒情D.借举止抒情17.李清照号为 ( )(分数:2.00)A.香山居士B.易安居士C.南思居士D.青莲居士18.闻一多一句话“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中的“火”的隐喻意义是 ( )(分数:2.00)A.广大民众B.民众革命C.民众革命情绪D.革命的声威1
5、9.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象征意义是 ( )(分数:2.00)A.人生道路的迷茫B.迷茫之中的寻求C.社会环境的败坏D.败坏造成的哀怨20.婴宁的作者对婴宁自然天性的态度是 ( )(分数:2.00)A.由衷赞赏B.无可奈何C.调侃讽刺D.哀怜同情21.哦,香雪的中心画面是 ( )(分数:2.00)A.火车开进深山里的台儿沟B.人们蜂拥着看火车的情景C.香雪换取铅笔盒走回家的过程D.人们迎接香雪归来的情景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3.孟尝
6、君的性格特征有 ( )(分数:2.00)A.不甘屈居人下B.报效知己C.宽容大度D.深谋远虑E.礼贤下士24.秋夜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有 ( )(分数:2.00)A.奇怪而高的天空B.小青虫C.下的粉红花D.窘得发白的月亮E.夜游的恶鸟25.哭小弟一文的写作特色有 ( )(分数:2.00)A.倒叙手法B.细节描写C.侧面描写D.出色的概述和议论E.结构上的块状交叉垒积26.早雁这首诗将题目定为“早雁”的原因有 ( )(分数:2.00)A.这些大雁很早就出生了B.这些大雁早晨就在天空飞翔C.以早雁比喻南逃的难民D.当时尚未到北雁南飞之时,故称“早雁”E.这些大雁早早就回到了北方27.哦,
7、香雪中下列描述,采用比拟修辞手法的有( )(分数:2.00)A.她的眼睛,“洁如水晶”B.在火车旁,她“像一叶没根的小草”C.“风柔和了许多,月亮是这样明净”D.“月光黯淡下来,群山沉默着”E.“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8.词语解释题。(分数:2.00)_29.成败之 数 ,视此而已(分数:2.00)_30.闻道百,以为 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分数:2.00)_31.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 下乘(分数:2.00)_32.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 当偿者 悉来合券(分数:2.00)_33.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 纳 巡(分数:2.00)
8、_34.臣愿王 孰图 之也(分数:2.00)_35.是 造物者 之无尽藏也(分数:2.00)_36.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 潺湲(分数:2.00)_37.向 之浅斟低唱者出(分数:2.00)_38.九重城阙 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分数:2.00)_四、简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39.简析题。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分数:2.00)_40.阅读下面段落,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
9、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
10、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了。 A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B作者讲自己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有什么论证作用? C这段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文风?(分数:2.00)_41.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日:“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鸵”云。 A为什么叫他“驼”? B听别人号之为“驼”他是一种什么态度? C这段话的大意是什么?(分数:2.00)_42.阅读柳永八声甘州,回答问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
11、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颗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B关联上下片的句子是哪一句? C为什么说下片抒情笔法委婉曲折?(分数:2.00)_43.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你和我近,不和我远。”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看官,你道两个人原是一个心,如此看
12、来,却都是多生了枝叶,将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了。 A为什么说这段话描写体现了宝黛爱情的深挚? B作者怎样点拨宝黛吵架的心理特点?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数:2.00)_44.阅读下面段落,按要求回答问题: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的
13、,她加快了脚步。地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客容地下车。 A这是一段什么描写?分析一下其描写特点? B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C她对“台儿沟”的未来的想象,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态?(分数:2.00)_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50 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
14、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的人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 C.老子D.庄子解析:解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答案为 B。3.下列属于史论的文章是 ( )(分数:2.00)A.秋水B.五代史伶官传序 C.寡人之于国也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解析:解析:A 项、B 项、C 项、D 项都属于散文,B 项同时也是一篇史论。答案为 B。4.容忍与自由中多次所提到的王制,其
15、出处是 ( )(分数:2.00)A.礼记 B.易经C.尚书D.诗经解析:解析:王制: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答案为 A。5.爱因斯坦提出“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这是他的 ( )(分数:2.00)A.宗教感情 B.政治思想C.人生理想D.思想道德解析:解析: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答案为 A。6.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 ( )(分数:2.00)A.倒叙方式B.前后呼应C.抑扬交错D.一波三折 解析:解析: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寄
16、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以及为孟 尝君营就“三窟”,这种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答案为 D。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 )(分数:2.00)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解析:解析:种树郭橐驼传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答案为 C。8.在先妣事略中,作者所纪念的人是他的 ( )(分数:2.00)A.父亲B.大姐C.母亲 D.外婆解析:解析:先妣事略是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
17、记叙文,蕴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答案为 C。9.秋夜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 )(分数:2.00)A.比喻B.比拟 C.排比D.对偶解析:解析: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秋夜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答案为 B。10.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 ( )(分数:2.00)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 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解析:解析:爱尔克的灯光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充满动人力量。答案为 C。11.“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大学语文 试卷 5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