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8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48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48 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 ( )(分数:2.00)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论毅力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梁启超B.胡适C.康有为D.李大钊4.容忍与自由这篇文
2、章的总论点是 ( )(分数:2.00)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B.年纪愈大,愈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D.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5.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 ( )(分数:2.00)A.为别人而活着B.崇尚俭朴生活C.对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D.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6.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分数:2.00)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7.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 ( )(分数:2.00)A.“顺民之天”以治国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C.种树要“顺木之天”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8.先妣事略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分数:2.0
3、0)A.叙事B.抒情C.说明D.议论9.秋夜中,象征着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意象是 ( )(分数:2.00)A.夜的天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10.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分数:2.00)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11.都江堰的体裁是 ( )(分数:2.00)A.人物传记B.寓言C.游记D.写人散文12.从题材上看,蒹葭是一首 ( )(分数:2.00)A.送别诗B.爱情诗C.山水诗D.悼亡诗13.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
4、表现方法是 ( )(分数:2.00)A.对比反衬B.象征暗示C.类比彰显D.侧面烘托14.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分数:2.00)A.羁旅之苦B.家国之思C.前途之虑D.老病之忧15.诗歌早雁表面上句句在写雁,实际上是写 ( )(分数:2.00)A.天气的寒冷B.逃难的人民C.路途的遥远D.江南的富裕1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分数:2.00)A.自然天成B.因情造景C.融情入景D.移情于景17.声声慢中,蕴含着对往昔夫妻幸福生活无限思念之情的一个意象是 ( )(分数:2.00)A.晚来风急B.黄花堆积C.旧时相识D.梧桐细雨18.闻一多一句
5、话中,暗示民众普遍存在革命情绪的诗句是 ( )(分数:2.00)A.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B.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C.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D.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19.“雨巷”的象征意义是 ( )(分数:2.00)A.坎坷而迷茫的人生道路B.高洁而幽怨的美好理想C.环境遭际的不幸与凄苦D.迷茫凄苦中的探索寻求20.作者在写作宝黛吵架时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 ( )(分数:2.00)A.行为描写手法B.直接心理描写手法C.肖像描写手法D.间接心理描写手法21.金鲤鱼的百裥裙中“金鲤鱼”结婚后的身份是 ( )(分数:2.00)A.小妾B.丫环C.夫人D.童养媳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22.多
6、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23.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 ( )(分数:2.00)A.四面楚歌B.以五十步笑百步C.羞见江东父老D.霸王别姬E.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4.秋夜的主要象征意象有 ( )(分数:2.00)A.夜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E.蚂蚁25.下列作品,蕴含强烈现代人文精神色彩的有 ( )(分数:2.00)A.容忍与自由B.我的世界观C.都江堰D.蚂蚁大战E.香市26.“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李煜所表达的情感有 ( )(分数:2.00)A.美景不常B.留恋时光的生
7、命意识C.不堪忍受囚禁之苦D.生不如死的痛苦E.热爱生命27.金鲤鱼的百裥裙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 ( )(分数:2.00)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三、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1,分数:22.00)28.词语解释题。(分数:2.00)_29.河内 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分数:2.00)_30.又常 相间 以迭乘(分数:2.00)_31.惟陈言之务去(分数:2.00)_32.项王军 壁 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分数:2.00)_33.愈尝 从事 於汴、徐二府,屡 道 于两府间
8、(分数:2.00)_34.凡植木之 性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 故 ,其筑欲密(分数:2.00)_35.乃劳苦若 不谋夕(分数:2.00)_36.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 汩汩 清流(分数:2.00)_37.问君 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分数:2.00)_38.休去倚 危栏(分数:2.00)_四、简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39.简析题。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问题。(分数:2.00)_40.阅读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的一段文字,回 答下面的问题: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
9、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A这段话说明了当时全国及北京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B针对这种社会现象作者要求青年学生如何去做? C作者要求青年学生“砥砺德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分数:2.00)_41.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A这里表现出怎样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10、? B这里主要借用哪两种事物来抒情说理? C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数:2.00)_42.阅读宗璞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 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 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五十岁,正是精力充 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 做啊!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 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 A这段话中的“小弟去了”是何意? B“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C“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
11、完会再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分数:2.00)_43.阅读八声甘州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熙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A这里写的是什么景象?可分哪四层景物? B哪里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这里的情景交融方式是什么?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中渗透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分数:2.00)_44.阅读哦,香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腿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
12、,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天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A这里主要表现出香雪怎样的心情? B哪些地方运用了“以外显内”的心理刻画方法? C“哦,香雪!香雪!”这个结尾体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分数:2.00)_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卷 48 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
13、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分数:2.00)_解析: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 ( )(分数:2.00)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解析:解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A 项是孟子实行王道的初步措施;B 项说的是梁惠王
14、治理国家的方法。C 项是孟子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答案为 D。3.论毅力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梁启超 B.胡适C.康有为D.李大钊解析:解析:本题属于识记题,论毅力的作者是梁启超。答案为 A。4.容忍与自由这篇文章的总论点是 ( )(分数:2.00)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年纪愈大,愈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D.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解析:解析:容忍与自由的总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总论点: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
15、态度是极其错误的。答案为 A。5.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 ( )(分数:2.00)A.为别人而活着 B.崇尚俭朴生活C.对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D.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解析:解析:“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他的人生基本理念,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这一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答案为 A。6.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分数:2.00)A.史记 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解析:解析: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形象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对后代都有极深刻的影响。鲁迅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
16、为 A。7.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 ( )(分数:2.00)A.“顺民之天”以治国 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C.种树要“顺木之天”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析:解析: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根本思想是作者借植树能手郭橐驼之口,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来阐发治国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答案为 A。8.先妣事略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分数:2.00)A.叙事 B.抒情C.说明D.议论解析:解析:在先妣事略中,作者没有抒情,不加渲染,只是简略地叙事。但字里行间流动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答案为 A。9.秋夜中,象征着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意象是 ( )(分数:2.00)A.夜的天空B.枣树 C.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大学语文 试卷 4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