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74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7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74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大学语文-174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_(分数:2.00)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C.大同D.秋水2.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_(分数:2.00)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3.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_(分数:2.00)A.史论B.奏疏C.小说D.辞赋4.论毅力一文中“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_(分数:2.00)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5.论快乐一文提出快乐是_(分数:2.00)A.分为肉体的和精神的B.人生的享受
2、C.人生的本质D.由精神来决定6.郑伯克段于鄢中“爱其母,施及庄公”歌颂的“纯孝子”是_(分数:2.00)A.蔡仲B.子封C.颍考叔D.共叔段7.李广带兵的特点是_(分数:2.00)A.行军无部伍行陈B.士吏治军簿至明C.谨守法度D.严部曲行伍营陈8.属于“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是_(分数:2.00)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李贺9.往事(一之十四)一文创作于_(分数:2.00)A.1923年B.1922年C.1920年D.1925年10.下面不是茅盾著名散文作品的是_(分数:2.00)A.白杨礼赞B.故都的秋C.风景谈D.香市11.箱子岩最后作者幻想的人物是_(分数:2.00)A.跛脚什
3、长B.成衣人C.贺龙D.屈原12.楚辞九歌有_(分数:2.00)A.9首B.10首C.11首D.12首13.王维生活的时代是_(分数:2.00)A汉B.魏晋C唐D宋14.白居易生活的时代_(分数:2.00)A.初唐B.中唐C.盛唐D.晚唐15.“几处今宵垂泪痕”表现的是_(分数:2.00)A.对朝廷的不满B.对壮士的理解C.对将军的愤恨D.对遗民的同情16.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被收录在诗集_(分数:2.00)A.志摩的诗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云游集17.北宋专事写词的词人是_(分数:2.00)A.苏轼B.秦观C.柳永D.王安石18.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_(分数:2.00)A.1911年辛
4、亥革命B.1919年五四运动C.1917年张勋复辟D.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19.米龙老爹采用的叙述方式是_(分数:2.00)A.顺叙B.倒叙C.平叙D.插叙20.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_(分数:2.00)A.回顾式写法B.片段写法C.闭锁结构D.开放式结构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侯方域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分数:9.99)(1).“昆山”“分宜
5、”分别指什么?(分数:3.33)_(2).分析“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双重借代的借代义。(分数:3.33)_(3).从马伶的成功中,我们能到什么启示?(分数:3.33)_阅读诗经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分数:9.99)(1).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看,这里主要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分数:3.33)_(2).这里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3.33)_(3).这里揭露了什么样的
6、社会问题?(分数:3.33)_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厉王虐 ,国人谤王。召公告曰 :“民不 堪 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 弭 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 弗 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 厉王说荣夷公
7、,芮良夫曰 :“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 胡 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是不利而惧难乎?故有载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 ,诸侯不享,王流于彘。 注释 厉王:周厉王。 召公:姬虎,周厉王卿士。 原:高而平的土地。隰(x):洼地。衍:平原。沃:肥田。 彘:地名,今山东省霍县。 芮良夫:周大夫芮伯。 卿士:周王室执政官。(分数:9.
8、99)(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 堪: 弭: 弗: 胡:(分数:3.33)_(2).指出第一段文字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分数:3.33)_(3).分析厉王“流于彘”的主要原因。(分数:3.33)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分数:9.99)
9、(1).作者在写故都之秋时,为什么要提到“南国之秋”?(分数:3.33)_(2).北国之秋比起南国之秋来,有什么不同?(分数:3.33)_(3).指出这两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数:3.33)_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分数:9.99)(1).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什么艺术手法?(分数:3.
10、33)_(2).“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新近裹脚”,分别暗示了什么?(分数:3.33)_(3).六斤“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们怎样一种心理?(分数:3.33)_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 11月 17日(分数:9.99)(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谁的化
11、身?(分数:3.33)_(2).诗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和“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分别象征了什么?(分数:3.33)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3.33)_作文21.请以“平常心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174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_(分数:2.00)A.寡人之于国也 B.季氏将伐颛臾C.大同D.秋水解析:2.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_(分数:2.00)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 D.类比法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17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