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高考一模生物.docx
《2017年云南省高考一模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云南省高考一模生物.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年云南省高考一模生物 一、选择题 (每小题 6 分 ) 1.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信息分子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 C.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 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膜的功能 。 A、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 A错误; B、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神经递质的作用, B错误; C、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不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 C错误; 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 D正确
2、。 答案: D 2.癌胚抗原 (CEA)和甲胎蛋白 (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 CEA或 AFP含量远超正常值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EA、 AF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 B.CEA或 AFP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可确诊为癌 症 C.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 CEA、 AFP含量升高 D.控制 CEA、 AFP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 A、 CEA、 AFP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 A正确; B、癌症患者体内的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含量比正常人要高些, CEA 或 A
3、FP 含量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指标,但是要确诊还需要相关的病理检查, B错误; C、 “ 癌胚抗原 (CEA)和甲胎蛋白 (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 ” ,胚胎时期,细胞不停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因此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 CEA、 AFP 含量升高, C正确; D、不同的基因具有不同的碱基排列顺序,最终表达出不同的产物,因此控制 CEA、 AFP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 D正确 。 答案: B 3.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 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
4、定抑制根的生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 况 。 A、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的协助, A正确; B、生长素含量少,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正确; C、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C正确; D、由于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所以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不一定抑制根的生长, D错误 。 答案: D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B.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草原返青时, “ 绿色 ”
5、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 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 A、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A正确; B、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B错误; C、草原返青时, “ 绿色 ” 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 C正确; 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D正确 。 答案: B 5.由 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 ( ) A.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B.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
6、病 C.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D.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伴性遗传 。 A、父亲的 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所以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A正确; B、母亲患病,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所以其儿子不一定患此病, B错误; C、祖母患病,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所以父亲不一定患病,因此孙女不一定患此病, C错误; D、外祖父患病,母亲一定患病,但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所以外孙不一定患此病,D错误 。 答案: A 6.以下措施中,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的是 ( ) A.探索 2, 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 B.调査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
7、,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 C.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计数并求平均值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连续七天,每天在不同培养时间抽样检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探究 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A、探索 2, 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先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缩小浓度范围,减少浪费, A错误; B、调査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且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并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B错误; C、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计数并求平均值,能
8、有效控制实验误差, C正确;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连续七天,每天在相同培养时间抽样检测, D 错误 。 答案: C 二、解答题 (共 4小题,满分 39分 ) 7.(9分 )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如图甲所示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开启 。 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气孔开闭由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引起的,某兴趣小组用 0.3g/mL 蔗糖溶液和清水进行相关实验 。 实验宜选择 _(填 “ 洋葱鱗片叶 ” 或 “ 蚕豆叶片 ” )作为材料,原因是_。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 当叶片表皮处于 0.3g/mL 蔗糖溶液中
9、,气孔处于_(填 “ 开启 ” 或 “ 关闭 ” )状态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阅读题干信息:验证气孔开闭由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引起的,则自变量为叶片表皮所处液体的浓度,因变量为气孔开闭,而细胞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失水,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因为蚕豆叶片表皮气孔数目较多,易于观察,因此选用蚕豆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活细胞在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发生关闭,而在较低浓度的溶液中会渗透吸水,发生开启。可以据此将保卫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浓度溶液和较低浓度溶液中,观察气孔的开闭。 答案:蚕豆叶片 蚕豆叶片表皮气孔数目较多,易于观察 叶片表皮所处液体的浓度 关
10、闭 (2)淀粉一糖的转 化 (如图乙所示 )是解释气孔运动机理的学说之一 。 在光照下,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O2浓度 _(填 “ 升高 ” 或 “ 降低 ” ),引起 pH 升高,使淀粉磷酸化为葡萄糖 -1-磷酸,保卫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从邻近的表皮细胞吸水,气孔开启 。 根据该学说,夜间气孔会关闭,原因是 _。 解析: 在光照下,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O2浓度降低,引起 pH 升高,使淀粉磷酸化为葡萄糖 -1-磷酸,保卫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从邻近的表皮细胞吸水,气孔开启 。根据该学说,夜晚,保卫细胞的光合作用停止,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积累,细胞 pH 降低,葡
11、萄糖 -1-磷酸合成淀粉,保卫细胞渗透压降低,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 答案: 降低 夜晚,保卫细胞的光合作用停止,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积累,细胞 pH 降低,葡萄糖 -1-磷酸合成淀粉,保卫细胞渗透压降低,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8.(8分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发作时皮肤出现疱疹,并伴有剧烈疼痛 。 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 _细胞处理暴露其特有的抗原,进一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进行 _免疫,并产生效应 T细胞进行 _免疫 。 马非特异性免疫相比,这两种免疫都具 有 _的特点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吞噬细胞处理暴露其
12、特有的抗原,进一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并产生效应 T细胞进行细胞免疫。 与 非特异性免疫相比,这两种免疫都具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发挥作用的特点。 答案:吞噬 体液 细胞 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发挥作用 (2)某外用药可帮助患者减缓疼痛,但不影响躯体运动 。 该药物最可能作用于反射弧的_(结构 )。 解析 :某外用药可帮助患者减缓疼痛,但不影响躯体运动。该药物最可能作用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答案:感受器 (3)带状疱疹患者痊愈后一般不易复发,原因是 _。 解析: 抗体和记忆细胞可在人体内存在较长时间,因此带状疱疹患者痊愈后一般不易复发 。 答案: 抗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云南省 高考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