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考一模化学.docx
《2017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考一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考一模化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中考一模化学 一、选择题 (共 20小题, 1 15小题,每小题 2分, 16 20小题,每小题 2分,满分 45 分 ) 1.(2分 )如图所示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鲜奶制酸奶 B. 黄豆酿酱油 C. 糯米酿甜酒 D. 水果榨果汁 解析: A、鲜奶制酸奶的过程中产生了显酸性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错误; B、黄豆酿酱油的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错误 . C、糯米酿甜酒的变化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错误; D、水果榨果汁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正确 。 答案: D 2.
2、(2 分 )我国 2016 年纪念世界水日 ” 和 “ 中国水周 ” 活动的宣传主题为 “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 ,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 ( ) A.依照法规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治理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解析: A、照法规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可以防止水污染,故 A正确;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不能防止水污染,故 B错误;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故 C 正确;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 D正确 。 答案: B 3.(2分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 “ 加碘食盐 ”
3、、 “ 含氟牙膏 ” 、 “ 高钙牛奶 ” 、 “ 补铁酱油 ”中的 “ 碘、氟、钙、铁 ” 是指 (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解析: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 “ 加碘食盐 ” 、 “ 含氟牙膏 ” 、 “ 高钙牛奶 ” 、 “ 补铁酱油 ” 中的 “ 碘、氟、钙、铁 ” 是指元素 。 答案: C 4.(2分 )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图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时: 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 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4、,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图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 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 答案: B 5.(2分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等成分 1%
5、 解析: A、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B、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C、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 D、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等成分 1%,不是按质量计算,正确 。 答案: D 6.(2分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6、.木炭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说法错误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说法正确 。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法错误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 。 答案: B 7.(2分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化学性质与第三层的电子数目密切相关 B.该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6 D.该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解析: 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
7、元素的化学性质;故 A说法正确;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 的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因此该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故 B 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故 C说法错误 。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阴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 D说法正确 。 答案: C 8.(2分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对应的分子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搡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征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隙 B 100mL酒精和 l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分子是有质
8、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解析: 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解释正确 。 B、 100mL酒精和 l00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解释错误 。 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解释正确 。 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9、,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解释正确 。 答案: B 9.(2分 )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 A.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B.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分别加入蒸馏水 解析: A、空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无法鉴别,故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无法鉴别,故错误;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的是空气,能鉴别三种气体,故正确; D、氧气和空气都不易溶于水,无法鉴别 , 故错误 。 答案:
10、 C 10.(2分 )媒体报道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三氯合镉酸钠 NaCdCl3,造成了水体重金属镉污染 .三氯合镉酸钠中镉 Cd的化合价是 ( ) A.+2 B.+1 C. 4 D.+4 解析: 钠元素显 +1价,氯元素显 1价,设镉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 1) 3=0,则 x=+2价 。 答案 : A 11.(2分 )铂用于制造首饰、特种容器和标准量具衡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铂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是 78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 Pt D.相对原子质量是 195.1 解
11、析: A.由信息可知,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78,故说法正确; B.由铂的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为 “ 钅 ” ,则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C.由小格中的信息可知,铂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Pt,故说法正确; D.由信息可知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5.1,故说法正确 。 答案: B 12.(2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解析: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错误; B、由分子
12、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 C、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比如电子带电,错误;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都具有 10个质子,正确 。 答案: A C 13.(2分 )下列现象不宜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 B.水汽化变成质量相同的水蒸气 C.高锰酸钾受热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小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固体质量减小 解析: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是因为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能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错误 。 B、水汽化变成质量相同的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13、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正确 。 C、高锰酸钾受热后质量减小,是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跑到空气中,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错误 。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固体质量减小,是因为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错误 。 答案: B 14.(2 分 )图中 “ ” 和 “ ”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解析: A、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 A错; B、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 B错; C、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14、故 C对; 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 D错 。 答案: C 15.(2 分 )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 (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 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SO3 B.SO2 C.CO D.H2SO4 解析: 此题也可以用代入法, A、 B、 C、 D 四项中的化学式分别代入反应方程式,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 C、 D都不对 。 答案: B 16.(3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 B.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
15、的化合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解析: A、原子中的原子核、质子都带正电荷,故 A错; B、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 B错; C、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 C正确;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 D错 。 答案: C 17.(3分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原子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 A. B. C. 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
16、数目 。 答案: A 18.(3分 )2015年 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 (C15H22O5),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青蒿素是纯净物 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15: 22: 5 D.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 15个碳子、 22 个氢原子和 5个氧原子构成的 解析: A.青蒿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B.由青蒿素的化学式 C15H22O5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云南省 曲靖市 罗平县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