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及答案解析.doc
《经济基础知识-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基础知识-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经济基础知识-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及答案解析(总分:3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外部不经济的存在是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消除负外部性的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现代方法是( )。(分数:1.00)A.政府利用税收和补贴的手段进行调节B.合并相关企业,使外部性内部化C.由政府投资生产相关产品D.明晰产权2.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真开车,从而造成保险公司的损失,这属于( )。(分数:1.00)A.违法行为B.道德风险C.逆向选择D.顺向选择3.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分数:1.00)A.资源均衡配置B.资源
2、有效配置C.产品供给过少D.产品供给过多4.具有一定程度拥挤性的是( )。(分数:1.00)A.准公共物品B.纯公共物品C.垄断物品D.私人物品5.某渔村渔民为夜晚打鱼的需要,筹资修建了灯塔,该灯塔同时使附近渔村的渔民受益,但修建灯塔的渔村无法为此收费。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分数:1.00)A.外部经济B.外部不经济C.逆向选择D.道德风险6.下列关于纯公共物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B.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C.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D.医疗卫生属于纯公共物品7.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中,外部影响是指
3、( )。(分数:1.00)A.某一有限市场以外的人为因素的影响B.某一市场以外的自然因素的影响C.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D.国家或政府的行政干预8.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这是指公共物品的( )。(分数:1.00)A.竞争性B.非竞争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9.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1.00)A.在该状态上,不存在使某人的处境变好又不使其他人处境变坏的改进资源配置的方法B.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不一定实现了经济效率C.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也不一
4、定是缺乏经济效率的D.在帕累托状态下,若同时达到了经济效率,则整个经济的资源实现了最优配置10.在市场经济国家,公路、地铁、无线电视大都是由国家而不是由私人来投资的,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是,上述部门( )。(分数:1.00)A.属于垄断性行业B.属于公共物品的生产部门C.具有负外部性的特点D.关系着国计民生11.投保人在投保财产险后不注意防盗,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投保人行为,从而不好判断风险程度的高低从而制定合理的保费。这种情况属于市场失灵中的( )。(分数:1.00)A.垄断B.正外部性C.负外部性D.信息不对称12.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如果居民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5、并且在此基础上,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这种状态称为( )。(分数:1.00)A.帕累托最优B.一般均衡状态C.帕累托改进D.市场最优状态13.下列物品消费时无法分割的是( )。(分数:1.00)A.私人物品B.纯公共物品C.准公共物品D.集体物品14.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种资源重新配置被称为( )。(分数:1.00)A.一般均衡状态B.帕累托改进C.瓦尔拉斯均衡D.帕累托最优15.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不同,外部性可分为( )。(分数:1.00)A.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B.个人外部性
6、和集体外部性C.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D.个人外部性和企业外部性16.关于外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外部性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B.外部影响能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C.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D.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17.下列情况中,属于外部不经济的是( )。(分数:1.00)A.某公司支付费用对其雇员进行长期的技术培训后,受训的雇员却跳槽到其他单位而不付给公司任何费用或只付给较低的费用B.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排放大量的烟尘
7、和污水,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又不为此付出任何代价或只付出很小的代价C.人们对公路等公共物品无偿的或只付很少费用的使用D.盗版光盘的泛滥使正版光盘的设计者和制造商无法得到与其劳动成果相应的报酬18.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 )。(分数:1.00)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纯公共物品D.自然垄断产品19.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 )。(分数:1.00)A.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B.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C.存在外部影响D.信息不对称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14.00)20.下列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有( )。(分数:2.00)A.国防B.治安C.教育
8、D.医疗卫生E.收费公路21.下列关于准公共物品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B.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C.消费准公共物品时无法分割D.政府和私人皆可提供准公共物品E.准公共物品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22.市场失灵的情况通常有( )。(分数:2.00)A.外部性或外部影响的存在B.世界市场上国外的大量采购C.公共物品的生产D.垄断的存在E.信息不对称23.关于资源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B.提高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而不降低任何其他一个人的福利水平,
9、这种状态叫作帕累托改进C.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即是帕累托最优状态D.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此时资源配置达到最优E.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未必是有经济效率的24.为了消除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 )。(分数:2.00)A.税收和补贴B.法律规定C.合并相关企业D.公共管制E.明晰产权25.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主要有( )。(分数:2.00)A.克服市场失灵B.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C.优化资源配置D.控制生产产品的总量E.控制市场价格26.下列关于私人物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增加一个人
10、对该物品的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B.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C.该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D.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该物品E.一个人不进行购买也可以消费该物品经济基础知识-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答案解析(总分:3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外部不经济的存在是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消除负外部性的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现代方法是( )。(分数:1.00)A.政府利用税收和补贴的手段进行调节B.合并相关企业,使外部性内部化C.由政府投资生产相关产品D.明晰产权 解析:解析 外部不经济
11、是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AB 两项是解决负外部性的传统方法;C 项是针对公共品问题而非针对外部性问题的。2.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真开车,从而造成保险公司的损失,这属于( )。(分数:1.00)A.违法行为B.道德风险 C.逆向选择D.顺向选择解析:解析 道德风险也称为“败德行为”,是指交易双方协议达成后,协议的一方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如购买汽车保险后不认真驾驶汽车,购买财产保险后不注意防盗。3.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分数:1.00)A.资源均衡配置B.资源有效配置C
12、.产品供给过少D.产品供给过多 解析:解析 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于扩大生产,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4.具有一定程度拥挤性的是( )。(分数:1.00)A.准公共物品 B.纯公共物品C.垄断物品D.私人物品解析:解析 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即准公共物品消费时消费者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拥挤而产生消费的竞争。5.某渔村渔民为夜晚打鱼的需要,筹资修建了灯塔,该灯塔同时使附近渔村的渔民受益,但修建灯塔的渔村无法为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 基础知识 市场 失灵 政府 干预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