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辽宁省公务员面试(时政热点类问题)-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辽宁省公务员面试(时政热点类问题)-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辽宁省公务员面试(时政热点类问题)-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辽宁省公务员面试(时政热点类问题)-试卷 6及答案解析(总分: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面试问答(总题数:3,分数:6.00)1.“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首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群众对基层干部“走读”现象的生动描述。对此。你怎么看?(分数:2.00)_2.高考自恢复之日起已经历了 30多年的历程。30 年前。考生以“绿豆汤、两颗蛋“迎战高考,但在今天,为了备战高考。却出现了高考 1对 1辅导班、高考营养套餐等新兴高考服务,30 年间,人们应对高考的成本在逐渐增加。对于高考成本增加的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分数:2.00)_3.我国正
2、处于改革的攻坚期与深水期,改革要紧紧围绕群众。请谈谈你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看法。(分数:2.00)_辽宁省公务员面试(时政热点类问题)-试卷 6答案解析(总分: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面试问答(总题数:3,分数:6.00)1.“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首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群众对基层干部“走读”现象的生动描述。对此。你怎么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走读干部”一般指家住城里,不深入群众,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的基层干部。题目中的顺口溜讽刺意味极强,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基层干部“走读”的现象
3、造成了群众办事的极大不便,因此在群众中产生了十分不良的影响,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走读”干部一般都是家住县城以上的城市,本人在县城或者乡镇工作,要么晚出早归,要么周一去单位上班、周五回家过周末。这些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成本的增加,部分干部还存在腐败现象。我认为,出现这一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随着基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来往于基层和城镇之间的道路通畅、时间缩短。干部来往于基层工作单位和县城或者省城更为方便,这就为干部“走读”提供了客观条件。其次,随着公务员招录政策的贯彻落实,基层公务人员招录的大学生曾在大城市生活过,城市和基层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对大城市
4、环境的向往,使得部分公务员经常性“走读”;另外,也存在一些上级下派或前来基层交流的干部,他们的家在县城或者省城。最后,部分基层公务员心态不端正,将基层工作当成“镀金”,当成“跳板”,而不是真正当成一个锻炼工作能力的机会,因此不能安心扎根基层工作,“走读”由此产生。 “走读”现象拉开了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影响了基层工作开展的效率;工作人员不在岗导致群众办事难的情况,也不符合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因此,政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管理,逐步减少并最终杜绝此类现象。一方面,我们应该在人性化理念下开展管理,在不违背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的前提下,为家在城市、工作在基层的干部创造“住读”条件,如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辽宁省 面试 时政 热点 问题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