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18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 )。(分数: 2.00) 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分数: 2.00)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 ( )。(分数: 2.00)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4.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分数: 2.00) A.客观存在 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6.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观点 B.
3、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7.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分数: 2.00)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 (分数: 2.00)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9.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指的是 ( )。(分数: 2.00)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10.马克
4、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 )。(分数: 2.00)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 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11.( )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数: 2.00) A.运动 B.联系 C.实践 D.矛盾 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分数: 2.00)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
5、心是 ( )。(分数: 2.00)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辩证 的否定观不包括 ( )。(分数: 2.00)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15.唯物辩证法认为 ( )。(分数: 2.00)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1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分数: 2.00)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
6、状态 D.源泉和动力 17.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指 ( )。(分数: 2.00) A.事物之间的先行后续的关系,先行的是原因,后续的是结果 B.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先行的现象引起后续的现象的一种必然的联系 D.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18.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 ( )之中,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分数: 2.00) A.相对性 B.一切事物 C.人类社会 D.主观世界 19.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分数: 2.00) A.事物 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
7、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20.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理念生万物 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 C.万物归于理 D.物是观念的集合 21.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人为自然界立法 D.存在就是被感知 2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23.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
8、(分数: 2.00) 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变世界 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 C.数学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4.关于真理与价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符合真理 B.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 C.真理与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D.真理侧重于认识论,价值侧重于有用性 25.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 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 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26.自在世
9、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 )。(分数: 2.00) 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 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 C.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 D.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27.下列事物中属于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 )。(分数: 2.00)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
10、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 识) -试卷 18 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 )。(分数: 2.00) A.提供认识社会的一个选择模式 B.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C.正确掌握一切科学文化知识 D.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解析:解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意义是: (1)有助于促进入们树立科学的世
11、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2)为人们认识复杂 的社会现象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分数: 2.00)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的问题 解析: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 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
12、由 ( )。(分数: 2.00)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 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 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 解析: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 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13、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4.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解析:解析: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如何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键: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查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 C 选项。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分数: 2.0
14、0)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解析: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水、火、气、土等具有物质特性的“原初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承认世界由运动变化的物质组成。物质之间存在对立、斗争和相互转化。尽管它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说明自然界,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仍有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 6.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解析: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
15、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哲学关于水、气、火等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水是万物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 观点。水既是实物。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的唯物主义观点。 7.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 )。(分数: 2.00) A.唯物论和辩证法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解析:解析:旧唯物主义具有三大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16、主要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它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则坚持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为 C。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分数: 2.00)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解析:解析:世界的统一性,是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繁多的事物和现象是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其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其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其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政治 知识 试卷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