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6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6及答案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景观敏感度判别指标包括视角或相对坡度、相对距离、视见频率和_。(分数:2.00)A.新颖奇特性B.景观醒目程度C.对外界干扰的耐受能力D.稀有性2.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时,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环境因子进行评价,最适用的类比评价方法是_。(分数:2.00)A.替代方案分析B.综合性类比分析C.单因子类比分析D.公众及社会团体意见分析3.生态环境影响二级评价的建设项目,要求对_进行单项预测。(分数:2.00)A.关键评价因子B.某些重要评价因子C.所有评价因子D.当地公众
2、关注的环境因子4.某大型水库入库年径流量与总库容之比小于 8,应用类比法预测其下泄水温,如其他条件相似,可选择的类比水库是_。(分数:2.00)A.大型径流式水库B.中型日调节水库C.大型年调节型水库D.中型季调节水库5.生态影响建设项目进行一级评价时,除要求对单项环境因子进行预测外,还要求对_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数:2.00)A.资源可持续利用B.区域污染源分布C.区域性全方位D.区域经济发展6.在水土流失评价中,某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模数为 25005000t/(hm 2 a),其侵蚀强度为_。(分数:2.00)A.轻度侵蚀B.中度侵蚀C.强度侵蚀D.极强度侵蚀7.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 A=RK
3、LSCP 中,A 是指_。(分数:2.00)A.土壤侵蚀模数B.土壤侵蚀面积C.水土流失量D.土壤可蚀性因子8.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做好_是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基础。(分数:2.00)A.群落结构分析B.物种评价C.现状调查D.水土流失预测9.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对不同投影、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图件进行投影转换和同比例尺转换,以最大可能地满足_要求。(分数:2.00)A.视觉B.精度C.分辨率D.图幅尺寸10.用放射性标记物测定自然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某元素要用“暗呼吸”法作校正,这是因为植物在黑暗中能吸收_。(分数:2.00)A.O2B.H2C.N2D.14C11.景观敏感度是指景
4、观被人注意到的程度,可用视角或视线坡度进行评价。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_为“很敏感”。(分数:2.00)A.小于 20%B.在 20%30%C.在 30%45%D.大于 45%12.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包括_。(分数:2.00)A.植被覆盖度、年平均风速和年风蚀厚度B.年平均风速、植被覆盖度和侵蚀模数C.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和侵蚀模数D.侵蚀模数、年风蚀厚度和年平均风速13.公路建设过程中控制_是减少生态影响的重要措施。(分数:2.00)A.施工进度B.施工机械数量C.作业时段D.作业带宽度14.在无法获得项目建设前的生态质量背景资料时,应首选_作为背景资料进行类比分析。(分数:2.00)A.当
5、地长期科学观测累积的数据资料B.同一气候带类似生态系统类型的资料C.全球按气候带和生态系统类型的统计资料D.当地地方志记载的有关资料15.当建设项目对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可能产生影响时,采取的最好的保护措施是_。(分数:2.00)A.避让B.补偿C.迁移D.隔离16.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是_。(分数:2.00)A.土壤侵蚀厚度B.土壤侵蚀量C.土壤侵蚀面积D.土壤侵蚀模数17.湖库水体营养状况指数(TSI)评价法通常采用三个关联指标_。(分数:2.00)A.透明度、总氮、叶绿素B.透明度、总磷、叶绿素C.总氮、总磷、叶绿素D.总氮、总磷、透明度18.可能受工程影响的某种保护动物,其数量相当的四个
6、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如下。在不采取保护措施时,最易灭绝的种群是_。 (分数:2.00)A.种群一B.种群二C.种群三D.种群四19.反映地面生态学特征的植被指数 NDVI 是指_(分数:2.00)A.比值植被指数B.农业植被指数C.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D.多时相植被指数20.某工程位于华南中低山区,年降水量。1300mm 左右,取土场生态恢复拟采取自然恢复方式,数年后可能出现的植被类型是_。(分数:2.00)A.云杉群落B.红松群落C.华山松群落D.马尾松群落21.土壤侵蚀量计算方法为_。(分数:2.00)A.侵蚀面积侵蚀模数B.侵蚀面积/侵蚀模数C.侵蚀模数/侵蚀面积D.侵蚀模数侵蚀时间22.在一
7、特殊生态敏感区,拟建项目占地面积为 9.8km 2 ,其生态影响评价要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成图比例尺至少应为_。(分数:2.00)A.1:10 万B.1:5 万C.1:2.5 万D.1:1 万23.在一灌木群落中,7 种主要木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如下表。用香农-威纳指数评价该群落生物多样性时,种类 3 的 P i 值约为_。 种类(序号) 1 2 3 4 5 6 7 植株数量/株 180 160 150 130 120 50 30 (分数:2.00)A.0.18B.0.22C.21.43D.50.0024.下列生态影响一级评价要求的图件中,属于推荐图件的是_。(分数:2.00)A.地表水系图B.植
8、被类型图C.动植物资源分布图D.生态监测布点图25.某自然景观距拟建高速公路的最小距离为 1200m,按“相对距离”单项指标判断该景观的“敏感程度”为_。(分数:2.00)A.极敏感B.很敏感C.中等敏感D.不敏感26.景观生态学中,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的背景地块是_。(分数:2.00)A.斑块B.基质C.廊道D.景观27.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_。(分数:2.00)A.雨林B.针阔混交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针叶林28.生态影响评价中,关于综合指数法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B.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系统结构评
9、价C.综合指数法适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D.综合指数法适用于分析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29.山区小型引水式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源于_(分数:2.00)A.土地淹没B.厂房占地C.移民安置D.河流减脱水30.某面积为 10.0km 2 的开发区,建设前森林覆盖率为 45%,建设运行后森林覆盖面积为 3.5km 2 。若以植被覆盖率为质量指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出该区开发前后生态质量变化量为_。(分数:2.00)A.增加 10%B.增加 6.5%C.减少 5.5%D.减少 10%31.某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路由地段野生动物科种类、分布、栖息和迁移的多年调查资料,分
10、析评价公路建设与运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该环评所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类比法B.综合指数法C.生态机理分析法D.系统分析法32.测得某样地共有 5 种植物,各种植物在在样方中的分布情况如下表,该样地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_。 植物种 数量 S1 S2 S3 S4 S5 15 20 20 5 40 (分数:2.00)A.1.44B.1.54C.1.64D.1.7433.某项目评价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布设 3 个草地样方,物种 S1、S2、S3 的株数见下表,则该评价区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是_。 编号 S1 S2 S3 物种株数/株 24 12 4 (分数:2.00)A.3.2B.3.0C
11、.1D.0.934.某项目占地面积 35km 2 ,评价区域内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其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尺不应小于_。(分数:2.00)A.1:100000B.1:50000C.1:10000D.1:500035.某区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土壤允许流失量为 200t/km 2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该规划目标的植被覆盖率应70%。该区域内拟对一面积为 50km 2 的矿山迹地进行生态恢复。此迹地现状植被面积为20km 2 。要达到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目标,该矿山的植被面积至少需增加_。(分数:2.00)A.15km2B.20km2C.25km2D.30km2二、不定项选择题(
12、总题数:15,分数:30.00)36.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学评估指标包括_。(分数:2.00)A.种群活力B.林、灌、草比例C.最小生境D.有效种群37.运用类比法进行生态影响型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时,类比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包括_。(分数:2.00)A.工程特性相似B.投资规模相似C.地质条件和动植物背景相似D.已运营一定年限E.气候因素和动植物背景相似38.生态完整性或生态系统整体性评价指标包括_。(分数:2.00)A.植被的连续性和生态系统组成完整性B.土壤质量与土层厚度C.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产量及生产力水平D.敏感保护目标的重要程度与分布39.从河流 A 的上游跨流域调水补给河流 B
13、的下游灌区,其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_。(分数:2.00)A.河流 A 的上游B.河流 A 的中、下游C.河流 B 的上游D.调水线路所穿越地区E.河流 B 的中、下游40.生态影响评价中的野生动物调查内容一般包括_。(分数:2.00)A.动物区系组成与种群结构B.媒介生物与传播途径C.微生物与寄生生物D.物种多样性E.栖息地状况与连通程度41.在某河流域区河段拟建一集装箱货运码头,在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中需关注的目标应包括_。(分数:2.00)A.集中供水水源地B.洄游性鱼类C.浮游生物D.局地气候42.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应充分重视_。(分数:2.00)A.直接影响B.间接影响C.潜在影响D.
14、区域性影响43.某拟建高速公路邻近省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环境影响评价需具备的基本生态图件有_。(分数:2.00)A.土地利用现状图B.植被分布现状图C.重要保护物种分布图D.拟建公路与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图E.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图44.生态影响评价中,陆生野生动物的调查内容一般应包括_。(分数:2.00)A.动物种类及区系组成B.分布范围及生境状况C.种群数量及繁殖规律D.迁徙行为及迁徙通道45.从河流 A 的上游筑坝,跨流域调水补给河流 B 的中游,其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_。(分数:2.00)A.河流 A 的上游B.河流 A 的中、下游C.河流 B 的中、下游D.调水线路所
15、穿越地区46.景观生态学方法中,判定模地的指标有_。(分数:2.00)A.相对面积B.连通程度C.动态控制功能D.空间结构47.生态影响评价中应用生态机理分析法进行影响预测,需要_等基础资料。(分数:2.00)A.环境背景现状调查B.动植物分布、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路线调查C.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结构特征和演化情况描述D.珍稀濒危物种及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识别48.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包括_。(分数:2.00)A.群落结构和地表覆盖B.特有种的可繁衍水平C.与周边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的分隔D.生物多样性49.用类比法预测河流筑坝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时,类比调查应重点考虑_。(分数:2.00)A
16、.工程特性与水文情势变化B.饵料生物丰度C.鱼类区系组成及其生态习性D.有无洄游性、珍稀保护、地方特有鱼类50.在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选择的类比对象应_。(分数:2.00)A.与拟建项目性质相同B.与拟建项目工程规模相似C.与拟建项目具有相似的生态环境背景D.与拟建项目类似且稳定运行一定时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7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景观敏感度判别指标包括视角或相对坡度、相对距离、视见频率和_。(分数:2.00)A.新颖奇特性B.景观醒目程度 C.对外界干扰的耐受能力D.稀有性解析:解析 本
17、题主要考查景观敏感度判别指标。景观敏感度是指景观被人注意到的程度。一般有如下判别指标: (1)视角或相对坡度。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角越大,景观被看到或被注意到的可能性也越大。一般视角或视线坡度达 20%30%,为中等敏感;达 30%45%为很敏感;45%为极敏感。 (2)相对距离。景观与观景者越近,景观的易见性和清晰度就越高,景观敏感度也高。一般将 400m 以内距离作为前景,为极敏感;将 400800m 作为中景,为很敏感;8001600m 可作为远景,中等敏感;1600m 可作为背景。但这与景观物体量大小、色彩对比等因素有关。 (3)视见频率。在一定距离或一定时间段内,景观被看到的概率
18、越高或持续的时间越长,景观的敏感度就越高。从对视觉的冲击来看,一般观察或视见时间30s 者,可为极敏感;视见延续时间 1030s 者为很敏感;视见延续时间 510s 者为中等敏感。视见时间延续 0.3s 以上就可以被看到,但会一瞥而过。 (4)景观醒目程度。景观与环境的对比度,如形体、线条、色彩、质地和动静的对比度越高,景观越敏感。对比度比较强烈的,如森林边缘、岩体边缘、山体天际线、河岸和其他有特定形体或空中格局的景观。2.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时,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环境因子进行评价,最适用的类比评价方法是_。(分数:2.00)A.替代方案分析B.综合性类比分析C.单因子类比分析 D.公众及社会团体
19、意见分析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环境因子进行评价最适用的类比评价方法。最适用的类比评价方法是单因子类比分析。 (1)单因子类比分析。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环境因子,通过对可类比对象的监测或调查分析,可取得有针对性的评价依据,从而对拟建项目某一问题或某一环境因子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例如,公路、铁路噪声影响,高压线路电磁辐射影响,水电工程对洄游性鱼类的阻隔影响等,都可作类比分析。 (2)综合性类比分析。既可指生态系统整体性评价的综合性分析,也可指一项工程的整个影响的综合性分析。生态系统整体性影响评价的综合性分析,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由一组指标进行加和评价,也可选某一因子如植被的动态作为代
20、表进行分析评价。许多科学研究和回顾性调查是属于综合性调查分析的,如对湿地减少及其相应的影响调查、对煤矿开采进行的回顾性调查,对灌溉不当造成的影响调查、对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与长江洪水相关性的调查分析等,都是一种综合性分析。这些调查可以作为环评中重要的类比依据。3.生态环境影响二级评价的建设项目,要求对_进行单项预测。(分数:2.00)A.关键评价因子B.某些重要评价因子C.所有评价因子 D.当地公众关注的环境因子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影响各级评价的预测要求。虽为重要知识点,但当时考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的内容。三级评价项目要对关键评价因子
21、(如对绿地、珍稀濒危物种、荒漠等)进行预测;二级评价项目要对所有重要评价因子均进行单项预测;一级评价项目除进行单项预测外,还要对区域性全方位的影响进行预测。4.某大型水库入库年径流量与总库容之比小于 8,应用类比法预测其下泄水温,如其他条件相似,可选择的类比水库是_。(分数:2.00)A.大型径流式水库B.中型日调节水库C.大型年调节型水库 D.中型季调节水库解析: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类比法的类比条件要求,并了解水库是否分层的概念。由于某大型水库入库年径流量与总库容之比小于 8,为大型年调节型水库。因此,类比的对象也应是大型年调节型水库。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区别方法较多,比较简单而常用的是通
22、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 和 经验性标准来判别。 =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一次洪水总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当 10,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若 20,认为湖泊、水库为混合型。对于洪水期如按 判别为分层型,而在洪水时实际可能是混合型,因此洪水时以 指标作为第二判别标准,当 1/2 时,洪水对湖泊水温分层几乎没有影响。5.生态影响建设项目进行一级评价时,除要求对单项环境因子进行预测外,还要求对_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数:2.00)A.资源可持续利用B.区域污染源分布C.区域性全方位 D.区域经济发展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影响各级评价的预测要求。虽为重要知识点,但当时考的是
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的内容。一级评价项目除进行单项预测外,还要对区域性全方位的影响进行预测。6.在水土流失评价中,某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模数为 25005000t/(hm 2 a),其侵蚀强度为_。(分数:2.00)A.轻度侵蚀B.中度侵蚀 C.强度侵蚀D.极强度侵蚀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水力侵蚀的强度分级,参见水利部颁布的“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分级标准”。某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模数为 25005000t/(hm 2 a),其侵蚀强度为中度侵蚀,考生务必记忆。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的强度分级: 微度侵蚀:200t/(km 2 a),500t/(km 2 a),1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7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