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40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4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40及答案解析.doc(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4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 )等活动。A计划、组织、改进和反馈 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C决策、计划、评价和反馈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分数:1.00)A.B.C.D.2.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 )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A危险 B事故 C管理不善 D违章(分数:1.00)A.B.C.D.3.关于危险与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B安全是绝对的,危险是相对的C安全和危险
2、都是相对的 D安全和危险都是绝对的(分数:1.00)A.B.C.D.4.在系统工程中,安全是指( )。A不发生事故B不发生伤亡事故C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D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分数:1.00)A.B.C.D.5.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 ),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A操作失误 B不操作C违章操作 D关闭防护功能(分数:1.00)A.B.C.D.6.( )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A系统原理 B系统原则 C人本原理 D预防原理(分数:1
3、.00)A.B.C.D.7.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轻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物的故障或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个体防护 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C减少故障和失误 D隔离(分数:1.00)A.B.C.D.8.保护人身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个体防护 B避难与救援C故障安全设计 D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分数:1.00)A.B.C.D.9.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生产、经营、贮存危险物品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A24 B20C36 D48(分数:1.00)A.B.
4、C.D.10.特种作业风险较高,为保证作业人员和他人的安全,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复审每( )年进行一次。A1 B2C3 D4(分数:1.00)A.B.C.D.11.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立项、同时验收、同时试生产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竣工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分数:1.00)A.B.C.D.12.检查面广,有深度,且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安全生产检查方式是( )检查。A综合性 B定期C经常性 D专项(分数:1.00)A.B.C.D.13.( )安
5、全生产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A专项 B定期C季节性 D综合性(分数:1.00)A.B.C.D.1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基础是( )。A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B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C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D严格履行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工作(分数:1.00)A.B.C.D.15.根据特种设备监察工作的特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式不包括( )。A监督检查制度 B安全生产责任制度C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 D行政许可制度(分数:1.00)A.B.C.D.16.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6、,称为( )。A危险因素 B有害因素C风险因素 D重大隐患(分数:1.00)A.B.C.D.17.( )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A概率风险评价法 B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C危险指数评价法 D作业危险性评价法(分数:1.00)A.B.C.D.18.以下安全评价方法中,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是( )。A危险指数评价法 B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C破坏范围评价法 D概率风险评价法(分数:1.00)A.B.C.D.19.适用
7、于识别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分析事故的定性安全评价法是( )。A作业条析危险性评价法 B安全检查表方法C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分数:1.00)A.B.C.D.20.( )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通常将所有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类进行讨论。A预先危险 B故障树C故障假设 D安全检查表(分数:1.00)A.B.C.D.21.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的安全评价是(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预评价C安全专项评价 D安全现状评价(分数
8、:1.00)A.B.C.D.22.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CB 182182000)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A400m B500mC550m D600m(分数:1.00)A.B.C.D.2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已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离学校的距离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监督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顿A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C本级人民政府 D市级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24.根据关于开展
9、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是( )。A存储 80t丁醚的贮罐B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的矿井C额定功率为 10MW,额定出水温度为 150的热水锅炉D存储 3t黑火药的仓库(分数:1.00)A.B.C.D.25.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监管,对于新建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有害设施,企业应在该项目( )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A设计审查后 B竣工验收前C开工建设前 D投入运行前(分数:1.00)A.B.C.D.26.当一种物质既具有燃爆特性又具有毒性时,则人员伤亡按( )进行测算。A燃烧燃爆伤害模型 B毒物扩散伤害模型C两者中较重的情况 D两者中较轻的情况(分数:
10、1.00)A.B.C.D.27.四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 )。AA 级以上 BB 级以上CC 级以上 DD 级以上(分数:1.00)A.B.C.D.28.信息网络建成之后,(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一、二级危险源的情况和监察信息,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A市级 B省级C区县一级 D国家(分数:1.00)A.B.C.D.29.要达到重大危险源的计算机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目的,应将主计算机所计算出的结果动态反馈到( ),由执行机构对危险源对象的各种参数进行控制,使之运行在安全范围以内。A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生产场所上去C危险源对象上去 D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分数:1.00)A.
11、B.C.D.30.事故预警的目标是通过对安全管理和( )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A信息管理 B危险源C危险对象 D生产活动(分数:1.00)A.B.C.D.31.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这反应的是事故预警的( )。A准确性 B连贯性C完备性 D公开性(分数:1.00)A.B.C.D.32.( )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与专家系统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系统,是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完成信息收集、处理、辨识、存储和推断等任务。A质量管理预警系统 B外部环境预警系统C预警信息管理 D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分数:1.
12、00)A.B.C.D.33.( )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有关人的活动信息,进行识别与选择,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评价与分析,对人的不良行为进行预警。A技术变化 B政策法规变化C人的行为活动管理 D质量管理(分数:1.00)A.B.C.D.34.以下不属于机(物)安全可靠性预警评价指标的是( )。A安全装置 B设备运行不良C保护用品 D技术因素(分数:1.00)A.B.C.D.35.预警阈值确定原则上既要防止误报又要避免漏报,若采用( )预警,一般根据经验和理论来确定预警阈值。A因素 B动态C指标 D综合(分数:1.00)A.B.C.D.36.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其中
13、橙色代表( )。A安全 B一般C严重 D特别严重(分数:1.00)A.B.C.D.37.既是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又是预控对策的主体的阶段是( )。A日常监控 B事故管理C组织准备 D事故监测(分数:1.00)A.B.C.D.38.联结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系统活动的组织手段是( )。A预控对策活动中的组织准备环节 B预警分析活动中的监测活动环节C预控对策活动中的日常监控环节 D预警分析活动中的评价活动环节(分数:1.00)A.B.C.D.39.为尽可能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减少重大事故所导致的损失,在此之前对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
14、增援机制,体现的是应急救援行动应做到( )。A有效 B准确C迅速 D及时(分数:1.00)A.B.C.D.40.安全生产法规定,( )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4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50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 )。A委派专人保管 B定期组织演练C定期检查更换 D妥善保管(分数:1.00)A.B.C.D.42.明确规定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
15、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活动中,政府、单位及个人的权力与义务的是( )。A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安全生产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D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分数:1.00)A.B.C.D.43.应急救援体系动作机制建设中的( )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A分级响应 B属地为主C统一指挥 D公众动员(分数:1.00)A.B.C.D.44.事故现场指挥系统的( )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包括消防与抢险、人员搜救、医疗救治、疏散与安置等。A策划部 B事故指挥部C行政部 D行动部(分数:1.00)A.B.C.D.45.
16、以下属于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是( )。A辐射及传染性因素 B生产设备布局C车间位置不合理 D智能化的程度(分数:1.00)A.B.C.D.46.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焦油沥青可引起( )等。A氟骨症 B皮肤黑变病C铍肺 D肢端溶骨症(分数:1.00)A.B.C.D.47.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有( )种。A8 B11C5 D13(分数:1.00)A.B.C.D.48.( )中毒时,轻者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胸闷、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脑水肿、休克、心肝肾损害。A硫化氢 B氮氧化物C一氧化碳
17、D氨(分数:1.00)A.B.C.D.49.以下职业病危险因素中,可导致膀胱癌的是( )。A联苯胺 B苯二胺C二硝基苯 D硝基氯苯(分数:1.00)A.B.C.D.50.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常见因素是( )。A电磁波 B射频辐射C红外线 D紫外线(分数:1.00)A.B.C.D.51.某工人接触乙酸乙酯的状况为:300mg/m 3浓度,接触 1.5h;200mg/m 3浓度,接触 2h;180mg/m 3浓度,接触 2.5h;不接触,2h。该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 )mg/m 3。A1300 B162.5 C216.7 D325(分数:1.00)A.B.C.D.52.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在计算
18、有毒物质超标倍数时,采用的职业接触限值是( )。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B限定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最高容许浓度 D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数:1.00)A.B.C.D.53.职业病防治法第 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 )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设计阶段 B可行性论证阶段C施工阶段 D竣工验收之后(分数:1.00)A.B.C.D.54.以下情形中,被列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 )。A可能产生 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的B可能产生刺激性职业危害因素的C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D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分数:
19、1.00)A.B.C.D.55.职业病报告办法中规定,尘肺病患者死亡后,由死者所在单位填写尘肺病报告卡,在( )日内报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A3 B10 C15 D30(分数:1.00)A.B.C.D.56.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 )。A初始评审 B持续改进C运行控制 D定期评审(分数:1.00)A.B.C.D.57.生产经营单位应在企业内建立有效的( ),确保能有效地接收到所有员工的信息。A管理机制 B协商机制C监督体系 D评价制度(分数:1.00)A.B.C.D.58.对于欲重新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生产经营单位,( )可作为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A初始评
20、审 B管理方案C体系培训 D体系目标(分数:1.00)A.B.C.D.59.( )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A制定管理方案 B应急预案与响应C绩效测量和监测 D运行控制(分数:1.00)A.B.C.D.6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动测量是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法律及法规要求,制定包括监测对象与( )的监测计划。A监测目标 B监测方案C监测频次 D监测过程(分数:1.00)A.B.C.D.61.( )的目的是使员工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实践。A内审员培训 B全体员工的
21、培训C管理层培训 D主要负责人培训(分数:1.00)A.B.C.D.62.由企业的成员或其他人员以企业的名义进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 D认证审核(分数:1.00)A.B.C.D.63.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 D认证审核(分数:1.00)A.B.C.D.64.某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工厂,在一次毒气泄漏中,造成工厂 28名员工重伤,65 名员工轻伤,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分
22、数:1.00)A.B.C.D.65.某住宅小区发生火灾,由于撤离及时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后经调查,事故受灾住户有 32户,直接财产损失 80万,根据火灾统计管理规定,该火灾事故属于( )。A特大火灾 B重大火灾C一般火灾 D轻微火灾(分数:1.00)A.B.C.D.6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有关人员的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 ),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A地方人民政府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C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D安全生产监
23、督管理部门(分数:1.00)A.B.C.D.6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发生一次死亡 3-9人事故,应逐级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68.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A7 B15 C21 D30(分数:1.00)A.B.C.D.69.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和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A重
24、伤 B放射性中毒C急性中毒 D人身伤亡(分数:1.00)A.B.C.D.70.特殊情况下,事故调查组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日。A30 B45 C60 D90(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71.安全生产是指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出现( )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分数:2.00)A.人身伤亡B.设备事故C.恶劣的劳动环境D.安全和健康E.不好的工作秩序72.下列选项中,可使用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有( )。(分数:2.00)A.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B.生产事故的处理C.建设安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安全生产 管理知识 14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