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5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5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5 及答案解析(总分: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6.00)年月日 14 时,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无铅汽油罐区操作工黄在开启 210 号汽油罐出口阀做循环调合时,误开了 211 号汽油罐出口阀,造成了 211 号罐内汽油打入已经满罐但入口阀处于开启状态的 210 号罐中。15 时 40 分,仪表工陈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 210 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当即让黄到罐区去核实一下 210 号罐的油面高度,黄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 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
2、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 时 50 分,210 号罐浮顶被顶破,汽油大量外冒、气化、扩散、流淌后,19时左右油蒸气遇罐区公路上行驶的由吕所驾驶的手扶拖拉机的排气管火星而发生爆炸燃烧,万吨油罐冒起冲天大火,罐顶、罐区、阀门、沟管、山林同时多火点烧成一片,燃烧面积达 23437.5m2。经过 17h的扑救,大火于次日上午 10 时 20 分被扑灭,加上扑救地面复燃火势和持续冷却,23 个小时后结束战斗。现场 2 人死亡(其中 1 名是农民工手扶拖拉机驾驶员吕),直接经济损失 39 万元。经过事后调查,收集到的导致本起事故的一些线索如下:(1)211 罐收满油后,理应关闭罐根阀封罐,但
3、这个岗位不关闭油罐的罐根阀进行封罐已成惯例。(2)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严重违反操作纪律,对 210 罐的高液位报警无动于衷,既不报告也未认真查找原因。(3)操作工交接班未到现场进行交接,未认真核对运行流程只是进行了口头交接。(4)巡回检查挂牌制等岗位责任制未有效落实,缺乏有效的检查与监督。(5)罐区阀组各阀门上没有标记,几个罐的阀组并列在一条线上。(6)该油罐区属一级防火防爆区,拖拉机等机动车辆理应禁入,厂里对外单位需进入该区域的机动车实行颁发通行证惯例,但当时手扶拖拉机驾驶员吕所持的通行证已过期。(7)防火堤内的排水明沟出罐区没有按规定加装闸门或阀门。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4
4、题为单选题,58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16.00)(1).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 )。(分数:2.00)A.没有直接责任者B.黄C.陈D.吕E.接班工人(2).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黄对工作不负责任,误开阀门,致使 210 号罐油满外溢B.罐区附近机动车排气管未加火星熄灭器C.仪表工陈未亲自核实 210 号罐的油面高度D.接班人员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E.总调度油面高度数据显示不正确(3).这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是 39 万元,若财产损失价值 30.9 万元,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是 5.6 万元,那么善后处理
5、费用是( )万元。(分数:2.00)A.2.2B.2.5C.8.1D.33.4E.75.5(4).如果 210 油罐储存的是汽油,该油罐的油面高度是 14m,油罐是直径 10m 的圆柱体,则该油罐储存的汽油重量是( )t,( )重大危险源。(汽油的密度 750kg/m3,汽油贮存区临界量为:20t)(分数:2.00)A.8.3;不构成B.11.0;不构成C.82.5;构成D.824.7;构成E.1099.6;不构成(5).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分数:2.00)A.同
6、时设计B.同时制造C.同时施工D.同时通过检测检验E.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 )。(分数:2.00)A.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B.安全生产条件的个人C.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单位D.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E.HSE 管理认证的单位(7).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规定,( )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分数:2.00)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B.交通营运单位C.供电单位D.矿山E.建筑施工单位(8).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
7、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应当( ),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分数:2.00)A.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C.不管付出多大代价,抢救伤员D.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E.先保护重要的物质设备,后救护遇难者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6.00)年月日上午 10 时 15 分,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
8、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 1.5m。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 230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 80m 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 11 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 13 处孔洞,最大面积约 15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 1.5m 处有 12m 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 2 人砸死,另造成 5 人重伤,3 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 500m 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9、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行了妥善处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 2 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 (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集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具体分析如下:1当班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全面的认真检查,在点火时未按规程进行操作,使点火装置的北蝶阀在点火前处于开启状态,是导致此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2煤气发电厂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厂领导没有执行有关的指挥程序,没有严格要求当班人员执行操作规程,未制止违规操作行为,责职不明,规章制度不健全也是造成此将爆炸事故的原因
10、之一。3公司领导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失控,特别是在各厂的协调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和相应规章制度,对各厂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也是造成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4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1) 公司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法律、法规,真正从思想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制定出有效的详细的安全措施,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2)进一步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锅炉安全管理的有关事项和要求,把锅炉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3)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操作程序规范化,从组织指挥、安全措施、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上彻
11、底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从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48 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分数:16.00)(1).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进行专责管理,即( )。(分数:2.00)A.设置专门司炉人员操作设备B.设置专门司炉人员和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管理设备C.设置专门维修人员对锅炉设备进行维修D.设置专门检验部门对锅炉设备进行检验E.设置专门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管理设备(2).实施特种设备法定检验的单位须取得( )核准资格。(分数:2.00)A.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C.省级质量监督
12、检验检疫局的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E.公安部的(3).首次起动锅炉或长期不用的锅炉重新起动,其起动步骤是( )。(分数:2.00)A.检查准备烘炉上水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B.检查准备烘炉上水点火升压煮炉暖管与并汽C.检查准备上水点火烘炉煮炉升压暖管与并汽D.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E.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暖管与并汽(4).为防止锅炉结垢、腐蚀及产生汽水共腾,必须严格监督、控制锅炉( )。(分数:2.00)A.给水温度B.锅水水质C.压力大小D.水位高低E.给水水质(5).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 ( )。(分数:2.00)A.主
13、管部门B.公安部门C.消防部门D.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E.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6).锅炉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炉。( )(分数:2.00)A.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B.不断加大向锅炉进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C.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D.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发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E.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7).以下有关紧急停炉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紧急停炉时,要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B.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对于一般层燃炉可以用沙土或湿灰灭火,链条炉可以开快挡使炉排快速运转,把红火送入灰坑
14、C.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以加强通风冷却D.锅内可以较快降压并更换锅水,锅水冷却至 70左右允许排水E.因缺水紧急停炉时,严禁给锅炉上水。并不得开启空气阀及安全阀快速降压(8).锅炉在操作、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 )。(分数:2.00)A.锅炉爆炸B.高温灼烫C.透水D.机械伤害E.触电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0.00)1.氧气厂具备生产氧气 8.7104m3/h、氮气 8.0104m3/h;氩气 1080m3/h 及部分稀有气体的能力,主要产品为气态和液态的氧气。氧气厂现有从业人员 533 人,其中特种作业人员,电工、起重工、焊工共计 70 人。该地区冬
15、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年平均气温为 11.6,1 月最低,平均为-3.4;7 月最高,平均为 25.1;极端最高气温 42.6,最低气温-27.4。年平均相对湿度 58%,年平均气压为 1013.2hPa。全年日照时数分别为 296.2h 和 185.2h。年均降水量为 682.9mm。年雷击日数(最多)48d。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夏季以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和西北风为多。年平均风速为 2.4m/s,最大风速为 24m/s。氧气厂共有空分制氧生产线 7 条。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空气经过滤去掉尘埃和机械杂质,进入空气压缩机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空气经冷却和去除水分,然后进入分
16、子筛吸附器吸附除去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使空气纯化;纯化后的空气进入冷箱,经主换热器冷却,再进入精馏塔;在塔中利用各种介质沸点的不同,经热质交换将氧、氮和氩进行分离。该厂涉及较多的工艺设备,主要压力容器没备有:空分装置、空压机、膨胀机、氧压机、氮压机、液氧泵、液氧泵、液体蒸发器、球罐、氢压机、压缩机、空分塔、分子筛、冷却塔等设备;主要电气设备有:变压器、低压配电盘、6kV 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高压开关柜等;主要起重设备有:双梁桥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单梁起重机、单梁桥式起重机、电动葫芦共 14 台。该厂在用固定式压力容器总计 260 台,其中低压容器 215 台,其余为中压容器。按用途划
17、分,260 台容器中换热容器 90 台,分离容器 132 台,储存容器 38 台。涉及空气压缩、空气净化、换热、致冷、精馏、氧气压缩、产品储运等工作系统。容器内介质为空气或其分离产品氧气、氮气、氩气及其他稀有(惰性)气体。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范划分,260 台容器中一类容器 215 台,二类容器 31 台,三类容器 14 台。三类容器中,容积50m 3的球形储罐 10 台,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4 台。容积最大的带压球形储罐为一台氧气储罐;其容积 v=650m3,工作压力 p=3.0MPa。该厂内所有输送带压原料气体、中间气体、成品气体的管道及蒸汽管道均属于压力管道。其中氧气管道最大管径 500m
18、m,工作压力 1.6MPa;蒸汽管道管径 160mm,工作压力 0.6MPa。该厂有高压氮气钢瓶 300 只,氩气钢瓶 1120 只,其他稀有气体钢瓶 1535 只,汽车槽车一辆。厂区 35000m3/h 制氧机组,其电源由第十总降压站供给。第十总降压站内供电电源为 110kV,由两路电源供电,一路引自第九总降压站,另一路引自热电站。第九总降压站至第十总降压站的 110kV 电源全线采用架空导线(LCJ-240 型,载流量为 536A),热电厂到第十总降压站的 110kV 电源全线采用电力电缆(ZQC1-110,3(1600)型,载流量为 420A)。第十总降压站内设 3 台主变压器,其中 2
19、 台使用,1 台备用。在制氧厂变配电室,来自第十总降压站的 10kV 电源经 10kV 母线向氧压机、氮压机、空压机等 10kV 负荷供电。制氧厂设有变压器 2 台,将 10kV 高压变为 0.4kV 向低压负荷供电。还设有与工艺设备配套的高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变配电室的进出电缆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低压系统采用 TN-C 系统。厂区接地系统共用。厂区建筑物抗震设计均按 8 度设防。厂房周围无外源性机械振动源。各类管道和容器均使用安全色标,低温液体储罐及氢气生产场所设置了安全标志。厂区道路和作业场所均设置了照明灯具;登高操作平台设有扶梯、通道。氧气调节阀组设在厂房外并在其周围设置了混凝土防护墙
20、,手动阀门的阀杆伸出防护墙外。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述资料为背景,依据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划分危险、危害因素方法,辨识该企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指出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2以上述资料为背景说明该企业应建立哪些安全管理制度?3以上述案例为背景,列举该企业事故救援预案中三个主要危险目标。(分数:20.00)_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0.00)2.年月日,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 22 人死亡,3 人受伤,约 200m2及部分机器设备被炸毁,直接经济损失 40.48 万元。事发当日,该厂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在运行中断裂
21、,车间副主任 (事故中死亡)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现场人员未撤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甲(事故中死亡)焊接输送器。专职安全员乙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因安全科 2 名干部及 4 名正副厂长均因工外出,乙便自己写了一张“车间需要动火,条装工序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丁审批。丁说自己无权审批,便与乙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丙。丙便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了“同意动火,注意安全”,越权擅自批准动火。乙回到车间,将丙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甲,并对欲焊接处 0.7m2范围内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然后,由乙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甲焊接螺旋输送器螺杆。约 20min 后,乙发现空心
22、螺杆内有残存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但甲认为:“炸药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乙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甲进行违章焊接。乙因事离开车间。约 10min 后,该车间发生爆炸。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这起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分别是什么?2这起事故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分别是什么?3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这次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什么?(分数:20.00)_五、B(五)/B(总题数:1,分数:20.00)3.煤矿 3 号井,年产煤 8 万 t,一对斜井开掘,主副斜井 510m,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扇 40kW,风量每小时为 46100m3。矿井通
23、风系统采用分区式,有可采煤 4 层,现主采第一层,煤厚 2.52m。年月日 14 时班,煤矿井下共有 91 人作业,掘进一队 15 人到达掘进头后,瓦检员冯测得瓦斯超限,队长发现风筒不正,班长王把风筒摆正后,通风一段时间后测量瓦斯已下降,就开始了作业。风筒再次脱位,在打了 8 个眼后,瓦斯又超限,把风筒摆正后,吹了 10min,放了第一茬炮。六七分钟后打第二茬炮眼,打了 1 个,再打第 3 个时,发现煤电钻发火。孙把电钻放到底板上,去找电工修理,临走时对大家说;“你们千万别动,别出大乱子”。孙离开 30min 左右,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爆炸产生了大量的浓烟,波及下山绞车房、大巷,冲击波将许多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安全生产 事故 案例 分析 5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