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名词解释.pdf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名词解释.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现 代 汉 语 ( 增 订 五 版 ) 名 词 解 释 第 一 章 绪 论 1 . 现代 汉语 :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 使用的语言 。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 民 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 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 . 民族 共同语 : 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 的语言 。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 通用的 语言。 3 . 普 通话 :以 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 ,以北方 方言为基 础方言, 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 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 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
2、用的语言。 4 . 文 学语 言 :又 称标准语 ,是现代 汉民族语 言中经过 高度加工 并符合规 范的语言 。现代汉 语的文学 语言 不仅 包括文艺 作品语言 ,也包括 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 学著作的 语言。文 学语言主 要在书面 上,也在 口头 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 . 方言: 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 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 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 第 二 章 语 音 1 . 语音: 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是语言 的交际
3、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 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 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 .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 振动的次数多,即频率高 , 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 . 音强: 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 的大小有关 :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 , 声音就强 ; 反之 , 声音就弱。语言中的重音、轻音就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4 . 音长: 指的是 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 时间的久暂 : 发音体振动时
4、间持久 , 声音就长; 反之 则短。有的语音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 5 . 音 色 :又 叫 “ 音 质 ” , 指的 是声 音的 特色 ,是 一 种声 音区 别于 另一 种声 音的 本 质特 征, 是用 来区 别意 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 . 音素: 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 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 出来的 。 对音节进行分析, 得出的就是音素 。 音素可 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7 . 汉 语拼 音方案 :是用拉丁 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 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 , 1 9 5 8 年由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 正式通过。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
5、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2 8 . 隔音 符号 : 以 a o 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 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 , 如果音节的界限发 生混淆 , 用隔音符号 (, )隔开。 9 .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 大多数辅音发音时气流不振动声带 , 少 数辅 音要 振动 声带 。 不振 动声 带的 是清 辅 音, 振动 声带 的是 浊 辅音 。普 通话 音节 中 一共 有 2 2 个 辅 音。 1 0 . 声母: 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开头的辅音字母叫声母 。 声母都由辅音充当 , 发音时多数气流不振动声 带,声音不响亮。普通话声母共 2 2 个。 ( 2
6、 1 个辅音声母, 1 个零声母) 1 1 . 塞音: 发音时 , 发音部位形成闭 塞 , 软腭上升, 堵塞鼻腔的通路, 气流冲破阻碍, 迸裂而出 , 爆发成 声。 1 2 . 擦音: 发音时 , 发音部位接近, 留下窄缝, 软腭上升 , 堵塞鼻腔的通路, 气流从窄缝中挤 出 , 摩擦成 声。 1 3 . 塞擦 音 : 发音时, 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 , 软腭上升 , 堵塞鼻腔的通路, 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 冲开一条 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一个音。 1 4 . 鼻音: 发音时, 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 , 软腭下降, 打开鼻腔通路 , 气流振动声带, 从鼻腔通过 发
7、音。 1 5 . 边音: 发音时, 舌尖和上齿龈接触 , 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 同时软腭上升, 阻塞鼻腔的通路, 气 流振动声带 ,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1 6 .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是清音。 (又叫不带音) 1 7 . 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是浊音。 (又叫带音) 1 8 . 送气 音 : 塞音、 塞擦音发音时, 阻碍气流的两个部分 要完全闭塞 , 使口腔中的气流不能 流出 , 当发音 器官突然打开时有一股很强的气流呼出,这样的音叫送气音。 1 9 . 零 声 母 : 有一 些音 节的 开头 不是 辅 音而 是元 音, 这就 是说 ,它 们 的声 母是 “ 零” , 所以 把不
8、 用辅 音充 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 2 0 . 元音: 气流震动声带 , 在口腔、 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 的音叫元音 , 又叫母音。 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 声 门时要振动声带, 气流在口腔中不受到发音器官的任何阻碍, 只受口腔的调节 。 元音发音都比较响亮。 普通话语音中共有 1 0 个单元音( 7 个舌面元音, 2 个舌尖元音, 1 个卷舌元音)和 1 3 个复元音。 2 1 . 韵母: 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 。 可以由一个元音充当 , 也可以由两到三个元 音结合而成; 有些韵母由元音加辅音韵尾组成 。 韵母中不能缺少元音, 所以发音响亮; 韵母可以独立 自成音节
9、。普通话有 3 9 个韵母,按结构可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2 2 . 单 元 音 韵母 : 只有 一个 元音 音素 独 立充 当的 韵母 叫单 韵 母。 普通 话语 音共 有 1 0 个 单韵 母, 分为 舌面3 单韵母、 舌尖单韵母和卷舌韵母 。 舌面单韵母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音节, 但拼写时要按照 汉语拼音 方案的规定。 2 3 . 复元 音韵母 : 由复元音构成 ,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 舌位 、 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 即由甲元音的发音状 况快速滑向乙元音, 但是这种变化是逐渐的, 不是突变的、 跳动的, 中间有一串过渡音。 按照元音数 量 ,复 元音 可以 分为 “二
10、 合元 音 ” 和“ 三 合元 音 ” ; 按照 韵腹 的位 置, 复元 音 韵母 可以 分为 :前 响复 元音韵母、中响复元音韵母和后响复元音韵母。 2 4 . 带 鼻 音 韵母 : 由个 元音 和鼻 辅音 韵 尾构 成, 叫鼻 音尾 韵 母。 普通 话语 音中 共 有 1 6 个 带鼻 音韵 母。 根 据鼻韵母韵尾的不同,可以把鼻韵母分为两类 ,韵尾是舌尖鼻音“n ” 的,叫做前鼻尾韵母,韵尾是 舌面后鼻音“ng ” 的,叫做后鼻尾韵母。 2 5 . “四呼 ” : 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 的口型分类 。 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 的不同分为 :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
11、口呼。 以四呼为标准, 普通话韵母分为下面 四类 : ( 1 ) 开口呼韵母, 韵 母 开 头不 是 i 、u 、 的 韵 母 ; (2 ) 齐 齿呼 韵 母 ,韵 母 开 头 是 i 的 韵 母 ; ( 3 ) 合 口呼 韵 母 ,韵 母 开 头是 u 的韵母; ( 4 )撮口呼韵母,韵母开头是是 的韵母。 2 6 .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 (又称介音) 2 7 . 押韵: 又叫压韵 , 指的是韵文 ( 诗、 词、 歌、 赋、 曲等) 中常在每隔一 句的末尾用同 “韵” 的字。 使 声音和谐悦耳的情况。韵脚指各句押韵的字。 2 8 .
12、 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格式。 2 9 .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3 0 . 调值: 是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 , 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 调值有两 个主要的语音特点: 第一, 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 声调是指相对音高。 第二, 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 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3 1 . 入声:是古声调的一类,发音特点是韵母后面带有塞音韵尾,使 它发音时在运维部分气流收到阻碍 , 因此声音不能延长,听起来特别短促。 3 2 . 音节: 音节是有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
13、 , 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 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汉语中一个汉字读出来往往就是一个音节,但普通话语音中的儿化韵除外。 音节一般包括声母、 韵母、 声调三部分 , 普通话音节结构最齐全的包括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声 调五个部分,每个音节至少包括韵腹和声调两个部分。 3 3 . 音变: 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 、 音素与音素、 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 互影响 , 发生声音的变化 , 也就是说 话时音节在一串语流中的读音变化; 在共时语流音变中, 主要是连读音变 , 普通话常见的音变有变调、 轻声、儿化、 “啊”字变读等。 3 4 . 变调: 有些音节的声调在
14、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 , 与单念时调值不同 , 这种声调的变化变化叫 做 变调 。音 节变 调多 是受 后 一个 音节 声调 的影 响引 起的 。 汉语 普通 话中 主要 有上 声 变调 、 “ 一 、不 ”4 变调、 “七、八变调” 。 3 5 . 轻声: 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 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 , 不属于第五种声 调,而是四声的特殊音变。但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同词汇、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 3 6 . 儿化: 指的是一个音节中, 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 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 “ 儿 化韵” ,原来的非儿化韵韵母可以叫做平舌韵。 3 7
15、. 儿化 韵 :是指韵母“er ”跟韵母结合(除了 和 er )并使这个韵母发音 时带有卷舌色彩的语音现象 。 韵母 er 的音节很少, 只有 “而、 二、 耳、 儿” 等几个。 但 er 可以跟韵母结合起来, 使这个韵母发音 时带有卷舌色彩,这就是儿化韵。它不是单纯的语音现象,它跟词汇、语法和修辞都有密切的关系, 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作用,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3 8 . 音位: 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 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 音 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是语音社会属性的表现。 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 由其他特征构成 的 音位 叫非 音
16、质 音位 (又 叫 超音 段音 位 ) , 如从 声调 中归 纳出 来的 声 调音 位, 主要 由音 高特 征构 成 。 音位和音素不同,音素不辨意义。 3 9 . 音 位 变 体 : 一个 音位 往往 包含 一些 不 同的 音, 这些 音就 叫做 这个 音 位的 “音 位变 体 ” , 音位 变体 是音 位的具体表现形式, 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 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4 0 . 条件 变体 : 音位有不同的变体 , 其中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 变体 。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 变体就叫作 条件变体。 4 1 . 自由 变体 :没有
17、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4 2 . 语调: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 4 3 .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 44. 意群 : 从意义上的联系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这叫做意群。 4 5 . 重音: 指朗读时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 , 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 。 重音分语法重音和 逻辑重音两种。 4 6 . 语法 重音 :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 情的情况下 , 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 的某些部分重读 的,叫做语法重音,也叫自然重音。 4 7
18、. 逻辑 重音 :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得特别重的现象,叫逻辑重音 也可以叫做强调重音。 4 8 . 句调: 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格式, 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 有升调、 降调、 平调、 曲调四种形式。5 第 三 章 文 字 1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 . 汉字: 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 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 。 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 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 3 . 表 音 文 字 : 从记 录语 音入 手, 用符 号 直接 表示 语音 (音 素或 音节 ) , 造出 音符 ,凭 音符 得
19、义 , 即间 接 表示语义,这种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为表音文字。 4 . 表意 文字 :从记录语义入手,用符号(字形)直接 表示语义,造出义符,以义符带音,即间接表音 , 这种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为表意文字。 5 . 甲骨 文 : 是指通行于殷商时代 的文字 , 因刻写在龟甲或兽骨 上 , 所以叫甲骨文, 是记录商代王室贵族 有关占卜的文字,是目前所见最早而又成批和成熟的汉字。 6 . 金文:指西周及春秋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把青铜称为金,所以得名。 7 . 篆书: 分大篆和小篆, 广义的大篆是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 , 包括甲骨文 、 金文、 镏文、 春秋战国时 代通行于六国
20、的其他文字。 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文字。 大篆一般以镏文和石鼓文为典型 代表,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大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成的秦朝标准字体。 8 . 隶书: 有秦隶、 汉隶两种 。 秦代时将小篆的笔画和结构作了简化 , 把圆改为方折, 以便于书写, 这种 字 体就 是隶 书。 但现 多指 汉 隶。 其特 点是 笔画 平直 、笔 势 发扬 舒展 ,每 一个 字都 用 “ 挑 法 ” , 这种 用 点 、横 、竖 、撇 、捺 等笔 画 转写 篆书 所发 生的 变化 叫 “ 隶 变 ” 。 隶书 的产 生, 是汉 字演 变 史上 的一 个 转折点。 9 . 楷书: 就是端端正正可谓楷 模
21、的字体 , 又叫真书 、 正书, 是现代通行的字体。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 的 , 兴于东汉末,盛于魏晋,直到现在仍然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1 0 . 草书: 草书共有三种: 章草、 今草、 狂草 。 章草是就隶书加以变化的 , 起于汉代;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 是从章草变化而来, 笔形是楷书的草写 , 狂草是在唐代产生, 变化多端, 极难辨认。 变成了纯艺术品。 1 1 . 行书: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 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字体 , 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 1 2 . 1 3 . 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 来的构形规则。象形、指事、会意 、 形
22、声、假借、转注。 1 4 . 音素 文字 :是用一定的字母为书写单位,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音位的文字 1 5 . 音节 文字 : 是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 , 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 , 不同的音节用不同的符号代表 1 6 . 同音 字 :读音完全相同,而字形和字义不同的一组字,就是同音字6 1 7 . 多音 多义字 :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并且不同的读音又跟不同的字义相联系 1 8 . 异读 词 :表示同一个意义的词中的字有不止一种读音 1 9 . 字体: 是文字符号的体式 , 由于书写工具和承载材料不同等原因 , 一种文字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符号体 式,既包括历时的不同体式,也
23、包括共时的不同体式。 2 0 . 汉字 的内部结 构 :指一般所说的结构方式或造字法,是构造字形以记录汉语的方式、方法。 2 1 . 部件: 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 是构成汉字的预置构件 , 也就是汉字合体字中 由一个以上笔画构成可以独立书写的组成单位, 与笔画相比是高一级的构字单位, 分为形旁和声旁两 种;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字典字书中为了对汉字分类排列以供查验的标目 , 即字书中的 各部的首字,也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 2 2 . 独体 字和合体 字 :是对汉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后归纳出来的两大类别 独体 字 : 指某一汉字只有一个单个形体 , 由笔画
24、与笔画直接组合而成, 不能拆开, 分不出偏旁来, 主要来源于由古代的象形字和指事字。 合体 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即偏旁和 偏旁组合而成的汉字,多来源于形声字和会意字 。 不过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字形和结构成分发生变化,有些古代的独体字变成了现代的合体字, 有些古代的合体字变成了现代的独体字。 2 3 . 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 2 4 . 笔画 和笔顺 :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 种点和线 , 是字形结构的最小单位; 书写汉字时笔画出现的先 后顺序就是笔顺 2 5 . 造字 法 :指汉字的构造方式。一般地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汉语 增订 名词解释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