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037-2010 《四川省水稻-秋菜-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pdf
《DB51 T 1037-2010 《四川省水稻-秋菜-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037-2010 《四川省水稻-秋菜-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DB51B 20 备案号: 27246-2010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1037-2010四川省水稻-秋菜-小麦保护性耕作 技术标准 The standard of rotation pattern techniques of rice-vegetables-wheat conservation farming in Sichuan 2010-02-10 发布 2010-03-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037-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水稻种植技术 1 5 主
2、要秋菜种植技术 3 6 小麦种植技术 6 DB51/T 1037-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处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小蓉、吴晓军、周孝强、冯娜娜、蒲 波。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归口并负责解释。 DB51/T 1037-2010 1 四川省水稻-秋菜-小麦保护性耕作 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与水稻-秋菜-小麦农作制有关的秸秆还田、播种、育苗、栽培管理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有水源保障的多熟制稻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3、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DB51/T277-1998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 DB51/T483-2005 水稻抛秧技术规程 DB51/T 806-2008 四川省稻- 麦(油)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 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稻田保护性耕作 paddy field conservati
4、on farming 是指在有水源保障的多熟制稻田区,作物收获后,结合少、免耕,及时将秸秆覆盖还田,然后进行下季作物种植的农作方式。 3.2 秋菜 autumn vegetables 是指利用水稻收获后、小麦播种前60 天左右的有利光热条件,增种的一季蔬菜。 4 水稻种植技术 4.1 品种 水稻品种宜选用早熟的优质中稻品种。稻种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4.2 秧苗培育技术 4.2.1 旱地育秧 旱地育苗按DB51/T277-1998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 4.2.1.1 准备苗床地 选择苗床地: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透气、爽水、肥沃,水源好
5、,四周无荫蔽,地下水位在50cm 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g/kg 以上的旱地或菜园地作为苗床地。苗床最好长期固定,常年培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苗床地与本田面积的比例一般按1 : 35或 1:40 安排。 培肥床土:播种前25d 左右,每 1m2苗床地预先施入沤制腐熟有机肥5kg10kg ,均匀翻耕入10cm15cm厚的土层内。 DB51/T 1037-2010 2 土壤调酸:当苗床地土壤pH 值在6.0以上时,要进行调酸。播种前25d30d,按每 1m2施用硫磺粉100g,可降低 1个pH 值点估算硫磺粉用量。方法是将磺粉均匀翻入10cm 15cm 的土层内,并用粪水泼湿床土,
6、促使土壤酸化至pH 值4.55.5。 施肥与杀灭地下害虫:播种前2d3d ,每 1m2用 5%辛硫磷颗粒剂6g 7g 、纯N18g 、 P2O518g、K2O24g一并撒匀后翻耕入10cm 15cm 厚的土层内。 作厢:播种前12天,精细平整好所需苗床地,按厢面宽1.2m 1.3m ,厢沟宽30cm 40cm ,厢高5cm 10cm ,厢长8cm 15cm 作厢,并将开厢沟时挖出的培肥床土过筛备用。 4.2.1.2 播种技术 浸种催芽:每1hm2本田备足杂交水稻种15kg 。将精选好种子用新型广谱菌剂36% 三氯异氰尿酸300倍液浸种 24h,再用清水浸4850 h ,冲洗干净后, 3638
7、保温破胸,待90% 稻种露白,便逐渐降温至25,催芽至粉嘴谷即可,然后将芽谷放在常温下摊凉,练芽半天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间:以常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始播期。一般最佳播种期较当地传统育秧提早7d左右,即川东、川南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川中3 月中下旬;川西、川北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 精细播种:先将开好厢整平的厢面,浇透底水,使 10cm以上的厢面土壤充分湿透后,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兑成1 000倍液喷施或泼施于厢面上消毒。播种量视秧龄长短而定,小、中、大苗秧的每1m2杂交稻芽谷的播种量分别为200g、 150g、 100g;常规稻芽谷的播种量加倍。根据播种量分厢定量撒播芽谷,再
8、用秧板将种子轻轻压入床土中,盖上1cm 左右的过筛细床土,喷清水使盖种土充分湿透,即可进行芽前化学除草,最后搭架盖膜保温保湿,并注意防虫、鼠、雀害等。 4.2.1.3 苗床管理 出苗期:保温保湿,保证出苗齐整,膜内温度35以下。 立针现青期:保温保湿,开始透气炼苗,膜内温度25 以下, 1.5叶时每1m2可用多效唑2g 兑水成100倍液喷施苗床,促蘖控长。 二叶期:控温控湿,促根生长,通风炼苗,膜内温度不超25,可用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兑水成1 000 倍液喷雾叶面,防止“ 立枯病 ”和“ 青枯病” 等病害。 三叶期:控温控湿,揭膜换气,炼苗控高,追肥促蘖,当苗土发白时,适度补水。苗2.
9、5 叶时追施“ 断奶肥 ”,每1m2用纯 N9g、K2O6g兑水 5kg喷施,并用清水洗苗2 次。 四叶期后:控苗徒长,防止过湿,土壤不发白,叶片不卷筒则不浇水,反之则早晚适度补水。及时防治稻瘟病和二化螟等病害。 4.2.2 旱地塑盘育秧苗 先按DB51/T277-1998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要求做好选地、培肥、调酸、消毒、作厢、催芽等工作,再按塑料钵体软盘育苗按DB51/T483-2005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规程把握好好以下技术环节: 制备营养土:选用质地适中的肥沃土壤,打碎过筛,按每张秧盘用250g左右过筛的腐熟优质农家肥与3g4g 复合肥比例进行混合,使土肥相溶,堆沤半个月以上。为防止
10、立枯病发生,用 600倍 800倍菌毒清药液喷施在营养土上,进行土壤消毒。 准备秧盘:按每1hm2抛270 000穴 300 000穴, 428孔的秧盘,每1hm2本田需660张 720张,每1hm2秧田需33 000张 36 000张。 精细播种:将厢面浇足底水,秧盘种孔装入2/3 的营养土,再将秧盘分置厢面,让种孔与厢面紧贴,切忌盘孔悬空。秧盘四周用细土封闭保湿,采用播种器,在每个钵孔播种粉嘴谷1 粒3 粒,接着盖满营养土,清扫孔格间多余营养土,用水喷湿,搭上盖膜,防治虫、鼠害等。 苗期管理:旱地育苗按DB51/T277-1998 中的第6 章进行。 4.3 本田技术 本田技术主要参照DB
11、51/T 806 -2008四川省稻- 麦(油)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进行。 4.3.1 除草 根据田间杂草情况进行除草:每1hm2可用10% 草甘膦 7 500ml兑水750kg全田喷雾除草,有水花生等DB51/T 1037-2010 3 恶性杂草的田块,每1hm2用20% 百草枯3 000ml+20% 氟草定750ml 兑水750kg 除杂草。 4.3.2 秸秆还田 前作留桩高度:油菜收割的留桩高度为40cm 左右,或按当地习惯方式(扯、砍)收获;小麦收割的留桩高度为510cm 。 秸秆还田:一是将收获后的小麦或油菜秸秆分置全田均匀不规则铺平,切忌秸秆成堆,灌深水泡田2d3d后,每 1hm2撒
12、施秸秆腐熟剂15kg 30kg。二是泡田移栽水稻前,将秸秆集中在田边,待秧苗定根直立后再将前茬作物秸秆均匀铺撒至全田,然后每1hm2撒施秸秆腐熟剂15kg 30kg于秸秆上。 4.3.3 施肥 一般每1hm2用纯N150kg 180kg (前三年每1hm2要施纯N200kg 225kg)、 P2O560kg 90kg和K2O60kg 120kg,并配合施用一定的有机肥。在抛栽秧前1d2d均匀全田撒施底肥,其中氮肥占70% 、钾肥占60% 、磷肥全施,其余分别用作分蘖肥与穗粒肥。 4.3.4 抛钉 在旱育秧拔秧的前3d 左右对秧苗进行一次彻底的稻瘟病和一化螟等防治。 拔秧的前一天下午将秧床用水浇
13、透,拔秧时要边扯边运,尽可能带大泥团以利抛钉。 抛钉前先将田水灌至7cm10cm 深。 每1hm2抛钉270 000300 000穴,抛钉采用定苗,一般是先抛70% ,后抛20% ,剩余 10%补稀。抛钉完后,每隔5m 宽捡出一条30cm 宽的管理走道。 4.3.5 大田管理 4.3.5.1 水分 抛钉后7天内必须保持田里有水,并保证秧根能与水接触。 4.3.5.2 追肥 一周后大部份秧苗扎根直立后,灌5cm 深的水层施分蘖肥,每1hm2施纯N30kg;剑叶露尖,追施穗肥,每1hm2用纯N15kg、 K2O18kg、KH2PO4(磷酸二氢钾)4kg 。 4.3.5.3 除草 结合施分蘖肥,对草
14、多的田块每1hm2用300g苄嘧磺隆进行苗期化学除草,并保持水层5d7d。 4.3.5.4 晒田 分蘖期后,以干湿交替,间隙灌溉为主。 当田间苗数达预定有效穗的80%90% 时,及时排水晒田。 在水稻生育中、后期,可较常规栽培减少2 次3 次灌水。 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保持湿润,蜡熟后排水落干。 4.3.5.5 病虫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和田间观察调查,及时防治蓟马、蝗虫、螟虫、稻苞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4.3.6 收获 当95% 的穗子黄熟时,即抢晴天收割,晒干后及时收藏。 5 主要秋菜种植技术 5.1 秋白菜 5.1.1 品种 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耐热抗病、丰产优质、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10372010 四川省 水稻 秋菜 小麦 保护性 耕作 技术标准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