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微案三文化常识学案(含解析).doc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微案三文化常识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微案三文化常识学案(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化常识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从 2015 年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一直延续至今。这类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含义比较固定,涉及面较广。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古代音乐等。古代文化知识的备考别无他法,唯有积累。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精准高效记忆,是破解古代文化常识题的关键。知识储备(一)官职职掌类示例 释义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太守” ,古代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
2、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侍中” ,秦汉时是宫廷里应对顾问、往来奏事的官。为皇帝近臣,魏晋后相当于宰相。隋唐时为门下省长官。南宋废。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司马” ,古代武职官职名。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上卿” ,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泛指朝廷大臣。(二)文化科举类示例 释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六艺” ,指诗 书 礼 易 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又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庠序” ,古代的学校名。
3、殷商时代叫“序” ,周代叫“庠”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秀才” ,此处指优秀的人才。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续表示例 释义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博士”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2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传) “太学” ,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之一。(三)礼仪称谓类示例 释义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九宾” ,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伶官传序)“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用羊
4、、猪各一头。(牛、羊、猪三牲全备,叫“太牢”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 “足下”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束发” ,十五岁时,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牺牲” ,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色纯为“牺” ,体全为“牲” 。(四)天文、地理、历法类示例 释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兰亭集序)“永和” ,年号纪年,东晋穆帝年号;“癸丑” ,干支纪年,指永和九年,即公元 353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 “四海
5、” ,代指天下、全国。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六合” ,出生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都相适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既望” ,指望日的次日,通常指农历的每月十六日。(文化常识备考重点详见附册考点知识必背清单)。方法技巧方法 示例识记 分类串记常见的文化知识高考对常见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3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称、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称、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
6、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方法运用联想记忆触类旁通识记古代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任 、 拜 、 除 、 征 升 、 加 、 擢 、 拔 调 、 改 、 出 、 徙 贬 、 左 迁 、 谪 、 出 罢 、 免 、 夺 、 黜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贬官免除官职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化常识。解题方法,掌握常见的设误方式,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 ,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 ,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庶)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
7、的解说)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比较法排除筛选错误项,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典题演示(2018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 “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剖析 A 项,联系必修四张衡传中“时国王骄
8、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B 项,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C 项,因避汉光武帝名讳,改秀为茂。明清时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叫秀才,也沿称茂才。D 项,联系必修四张衡传中“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 “京师”可指称京城,也可指陪都。 “京”可单用,指“国都” ,例如:“京中有善口技者。 ”但是, “师”单用不指“国都” ,多指军队或老师。答案 D即学即练一、判断对错。错误的,说出错误原因。类型一:人的称谓(含名、字、号)、年龄1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著名文学家,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4错因:
9、 答案 2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错因: 答案 解析 说法正好相反,称自己往往称名,以示谦虚,称别人往往称字,以示尊敬。3 “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错因: 答案 4古人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说法,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而豆蔻是女子的十三四岁,束发是男子十六岁。( )错因: 答案 解析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5 “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 ,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错因: 答案 6 “甫冠”指刚刚 2
10、0 岁。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 “豆蔻” “耄耋”等。( )错因: 答案 类型二:古代官职(含官职的任免升降)、部门1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根据分管事务的不同,有不同的掾史,如户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仓曹掾史等。( )错因: 答案 2比部,三国魏始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错因: 答案 解析 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唐代恢复“中书省” 。3国子监,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错因: 答案 4知贡举,主试者称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二 古诗文 阅读 专题 二微案三 文化 常识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