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讲义新人教必修4.doc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讲义新人教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讲义新人教必修4.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短文三篇(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人文主义者,6 岁时入塞恩中学,受过极严格的古典教育,从 13 岁起学法律,后曾游历欧洲许多地方,并当过波尔多市长。帕斯卡尔(16231662),16 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17 岁时写成圆锥曲线论 。1642 年他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1654 年他在无穷小分析上深入探讨了不可分原理,得出求不同曲线所围面积和重心的一般方法,并以积分学的原理解决了摆线问题,于 1658 年完成论摆线 。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写了液体
2、平衡、空气的重量和密度等方向的论文。自 1655 年隐居修道院,写下思想录等经典著作。富尔格姆,在他的经历中,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 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作品蒙田:随笔集 、 论文三卷等帕斯卡尔:外省通信 思想录富尔格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 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评价蒙田:法国著名散文家、思想家。帕斯卡尔:法国 17 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想家。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二)人物轶事乡村贵族成长史蒙田的母亲是西班牙后裔,父亲是波尔多小贵族,任裴黎葛法官兼波尔多市长。自出生起,蒙田便成为父亲培养贵族计划的一部分,他把摇篮里的儿子送到城堡外
3、的乡下,寄养在一个贫穷的伐木工家庭。这种让孩子接受“自然人”教育的做法,比卢梭提倡的早250 年。3 年后从乡下接回儿子,父亲又作出第二个惊人之举,聘请一位不懂法语的德国医生做儿子的家庭教师,并立下家规:凡有2蒙田在场,只能讲拉丁语。不足 20 岁时,父亲为蒙田安排了一次壮丽的欧洲旅行,八个仆人护卫着这个公子哥儿,在欧洲大陆游荡了一年,不仅随身携带吃穿用和取暖等家什,甚至连做饭的炊具、烧茶的铁壶也是自家的东西。然而,这一趟豪华旅行下来,效果却适得其反。蒙田自惭形秽,他深信自己永远不可能融入欧洲王室那优雅富贵的上流社会。(一)背景链接1 热爱生命蒙田生活在 16 世纪中后期。在他生活的时代,哲人
4、们深受宗教的束缚,鄙视生命,把生活贬低为“消磨时光” , “并且尽量回避它” , “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蒙田发现了其中的弊病,他把生活视为“自然的厚赐” ,并声称“开心如意的生活是人生的杰作”。在随笔集中,他主张追求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做创造自己生活的主人,并且强调生命愈是短暂,我们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2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所生活的 17 世纪的法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在封建制母体之内滋长。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迟早会产生新的变化,在思想斗争领域内向先进的思想家提出了新的思想课题。帕斯卡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一种伟大的
5、精神境界之中,对人及其精神、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3 信条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社会的思想也日趋复杂。 “上帝”已不复存在,生命的意义也模模糊糊;人们缺乏对自己的把握,也很难对他人不怀戒备;人仿佛与自然的生物界脱节了在这种情况下,富尔格姆对人生、人的身心的自由、生存的价值、幸福、爱情、信任和同情心等进行了再发现和再解读,重新组装人的世界。(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随 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随笔的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
6、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当然,放开笔头不等于乱跑野马。写作随笔时,应如实道来,注意联系实际,促进人们心灵的交流。优秀的随笔,总那么可亲可信,就像是在拉家常。文化常识1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3光阴:时间。古代指日月的推移,表示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是古人对普遍自然现象的理解,后世即用以表时间。2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垂暮之年: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古代表示年纪的固定说法:20 岁(男)弱冠; 30 岁(男)而立之年; 40 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 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60 岁花甲、平头甲子
7、、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 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 岁杖朝之年; 8090 岁耄耋之年; 90 岁鲐背之年; 100 岁期颐。(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厚赐(c) (2)不堪(kn)(3)弥补(m) (4)苇草(wi)(5)乙烯(x) (6)杯皿(mn)(7)茎叶(jng) (8)推衍(yn)(9)清晰(x)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囊Error! (2)度Error!(3)畜Error! (4)挨Error!2语境辨析法(5)从前,他在一个磨(m)坊给地主干了二十多年活,受到的磨(m)难简直不能提。(6)由于思想,宇宙没(mi)能吞没(m)我,我却囊括了宇宙。4(二)写
8、准字形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5Error! 6Error!(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2)垂暮之年: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3)枯燥无味:形容单调,没有趣味。(4)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语境辨析(辨析正误) 青年人,特别是青少年,一定要加强思想教育,如果疏于引导,就会稍纵即逝,有时很难挽救。等到了垂暮之年,想挽救也来不及了。辨析:“稍纵即逝” ,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这里理解为“稍微放纵就会走向邪路” ,运用不当。 “垂暮之年”运用正确。易混辨析1赋
9、予 vs 付与课本原句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辨析“赋予” ,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付与” ,指拿出、交给(钱、物等)。即境活用如今的昆明大观楼多了许多时代赋予的产物,原来的珠帘画栋、暮雨朝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2流失 vs 流逝课本原句 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辨析“流逝” ,指像流水一样消逝。主要用于时光、岁月等。“流失” ,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即境活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很可能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但随
10、着时间的流逝,慈禧陵中其他被盗珍宝到底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了。第一步Error!快读课文明大意51依据提示补充完整空缺内容。明确:“我”享受生命 享受生活的正确方法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童年生活的基本规矩2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热爱生命” ,为什么在最后一段说到死亡? 答: 明确:一般人都害怕死亡,但作者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因为“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用死衬托生命的珍贵。第二步Error!精读课文细揣摩学 习 目 标 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把握三篇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2分析重点语句的含意并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3学习从小事入笔、小中
11、见大、平凡中寓深意的写作手法。 (一)研习热爱生命 ,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 “哲人” “我” “糊涂人”对生命分别是怎样认识的?答: 明确:“哲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认为我们6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2 热爱生命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 ”如何理解这句话?答: 明确:这句话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是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
12、生命的,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3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一句有何含意?答: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因此,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二)研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4作者为什么要把人比喻成苇草?答: 明确:目的是突出“思想”的重要。没有思想,人是“脆弱”的苇草;有了思想,人就成了高贵、有尊严的人。5作者说,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原因是什么?答: 明确:作者
13、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有着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思想精神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三)研习信条 ,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6 “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什么?答: 明确:这一条是说人要懂养生之道,均衡营养,身体才会健康。7作者在文中列出的十六条信条有什么意义?答: 明确: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一般人难以把握。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列出十六条信条,讲得机智、幽默,充
14、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四)纵览三篇文章,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78这三篇文章都是翻译文章,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答: 明确:都以小见大,选取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或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构思上平中见奇,大巧若拙。作者没有刻意构思,而让真情自然流露。都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最深刻的体验。都短小精悍,语言朴实,思想深刻,启人心智。写作中如何运用以小见大手法写法领悟小事入笔,平凡中寓深意信条一文对幼儿园学到的日常小小信条进行了富有人生哲理的联系和探讨,揭示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使人顿悟人生之真谛。写 法 指 导 “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
15、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在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应注意什么呢?(一)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来源,观察时尤其要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一草一木,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并用心去感受、思考、发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令人怦然心动、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二)明确“以小见大”的几种类型,合理确定写作角度1以小事见大这一类的文章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极其平常的事情阐述一个大的事理。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的买橘子的两种方法就是以小事见大的一篇典范之作。这篇文章取材
16、于生活小事买橘子, “我买的每一个橘子都带梗带叶。而且,我又专爱挑叶子极多的那种来买” ,而公公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点枝叶都没有的那一种。 “我”比较看重橘子的观赏价值,而公公看重的是橘子的食用价值。 “我”没有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公公,而是在说明自己选择连枝带叶的橘子的理由后,又入情入理地分析了公公选择光秃秃的橘子的心理原因。他选没有梗叶的橘子买,是因为梗叶这些东西占重量,买三斤带梗叶的橘子等于少买了一个橘子,划不来。公公这样做、这样想,自有其道理。因为“公公那一代是从贫穷边缘挣扎出来的,对他来说,如果避开枝叶就可以为家人争取到多一枚的橘子,实在是开心至极的事。他把这买橘秘笈传授给我
17、,其实是好意地示我以持家之道。公公平日待人其实很宽厚,他在小处扣省,也无非守着传统的节俭美德” 。正是8基于这些原因, “我”没有把自己买的非常满意的橘子拿出来给公公看,而是“悄悄地把自己买的带叶橘柑拎进了自己的卧房” 。 “我”的举动, “我”的宽容,来自善解人意,然而善解人意则是由于“我”善于换位思考。正如“我”所言, “我对他也对” ,真理往往不止一个。这就生发出一个“大”的意旨:为人应善解人意,换位思考,应该有宽广豁达的胸襟气度,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2以小物见大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写园中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正是这些小动物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
18、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这使“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最终, “我”从这些小生灵身上找到了答案: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而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进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作者能由一个小小的物,写到人和人生,写到对生命的感悟,真可谓物小而旨大。3以小人物见大这里的“小人物”是指在社会上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以小人物见大,即以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为叙写对象,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形象,揭示其闪光的性格层面,彰显其伟大的人格,折射出底层人民的光芒,喻人以大道理,动人以大感情,从而起到激励、
19、感化读者的大作用。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塑造了老画家贝尔曼这个小人物形象。他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 “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这凸显出他的善良。为挽回琼珊的生命,老人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冒雨踉踉跄跄地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墙上,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施展他的艺术才能,画出最后一片常春藤的叶子,却因此得了肺炎而去世。他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体现。作者借这个小人物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 。4以小细节见大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的具体描绘,或是对情节发展中某一细微过程的形象展
20、示。丁海珍在一笑这篇文章中,于一瞬间敏锐地捕捉住了“灿烂的微笑”这个细节,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干,富有诗意地对其进行了描写。并通过这一小小细节揭示出了一个大的主题:至真、至善、至美的微笑能消除人的疲惫和失意,能给人以力量和希冀。针 对 练 笔 请以“日子”为话题,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来写一个片段,阐发人生的哲理。(300 字左右)9答: 参考答案: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挂在墙上的日历,厚厚的一本,不知不觉就变薄了,当父亲撕掉最后一张的时候,总会有一声叹息。我从来搞不懂这叹息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日历撕完了,离我盼望的春节也不远了。换上了新的日历,我总会抢在父亲的前面撕,有时候还故意多撕一张,总幼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第三 单元 10 短文 讲义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