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综合技能培养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综合技能培养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综合技能培养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考查方向1品评诗句中某个字眼的艺术效果即赏析诗眼(炼字)。2对寻常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与理解(含义、色彩、情味等)。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 岑 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
2、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 “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和思想内容的能力。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案 “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2“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
3、之态。一、赏析古代诗词的“炼字”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以使传神动人。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所谓“题眼” ,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炼传神的字词。如 2002 年高考选用李白
4、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 ,所以全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 ,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诗有“诗眼” ,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 、 “词眼” ,有时是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
5、情感上起的作用。例:从 军 行李 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内容无必然联系。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 “碎铁衣” ,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句写眼前的境遇, “数重围” ,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夺路而归。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答题指津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
6、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 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
7、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 、 “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咽” 、“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王维的这首五言律诗,标题中的“过”是访问、探望之意。诗人因“不知”香积寺便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了数里便来到云雾缭绕的山中。中间四句写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从远处飘来隐隐的钟声,使这寂静的山林更显得安谧。五、六两句仍然表现山林幽静冷寂。 “泉声咽危石” ,山间危石耸立
8、,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岩石间艰难穿行,仿佛发出呜咽之声。这“咽”写得极为准确而传神,更衬托出山林的幽静。 “日色冷青松” ,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也极为传神。山林幽暗,夕阳余晖抹在幽深的松林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冷” 。这一“冷”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根据这样的分析,不难归纳出本题的答案。例 2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南 浦 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 “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4回望,都令自
9、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矇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图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点情境)二、体会古代诗词的“炼词”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1炼动词:(1)具象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
10、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例 1:将陶潜“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换成“望”字如何?答:“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是。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 ,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
11、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例 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答:“云破月来花弄影”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 、 “来” 、 “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2)多义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观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综合 技能 培养 诗歌 语言 鉴赏 炼字 炼词学案苏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选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