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下学期周测试题(3.11_3.17,无答案).doc
《史下学期周测试题(3.11_3.17,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下学期周测试题(3.11_3.17,无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测试题(3.11-3.17,无答案)1.下图是商王世系图(局部),观察此图可知A.嫡长子继承制初步确立 B.王位世袭制有一定发展C.王位继承紊乱致政治混乱 D.商朝后期政治生态良好2.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A.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有利于周王
2、天下共主的形成3.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说明A.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 B.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 D.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治4.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历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把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部族人物,大量追本于黄帝,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种书写倾向表明A.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B.史籍记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C.华夏统一意识逐渐形成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5.有学者指出,战
3、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C.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6.汉文帝时贾谊在治安策中针对诸侯问题提出“分而治之”的策略,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他认为,“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天下就可以过安乐日子了。该策略表明A.加强中央集权已迫在眉睫 B.休养生息政策实施不力 C.汉朝制度弊端初步显现 D.王国问题得到初步解
4、决- 2 -7.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察举制 B.推恩令 C.郡县制D.封国制8.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9.下表是东汉和唐代部分卿职的职责对比,东汉 唐代太常 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 太常 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程
5、之事,以八署分而理焉卫尉 掌宫门卫士,宫中檄循事。 卫尉 掌邦国器械、文物之政令少府 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太府 掌邦国财货之政令。太仆 掌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 太仆 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对其中变化趋势的认识正确的是A.中枢权力职官分离趋势加快 B.皇室与国家财政逐渐分离C.中枢权力分工明确互相制衡 D.实现从家臣到朝臣的转变10.有人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11.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期 测试 311 _317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