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1).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选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选修检测(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1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解析:选 C 根据材料中两人最后都惨死,说明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旧的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异常激烈,因此变法者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故 C 项正确;A 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 项中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历史潮流,故 B 项错误;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
2、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解析:选 A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北魏政权加速民族融合就是要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改变游牧民族落后的经济状况,由此得知是加速其封建化的过程。B、C 两项说法错误;D 项不是经济发展的角度。3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
3、变成了变相剥削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解析:选 C C 项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其他各选项均能从材料中找到对应信息。4针对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 1905 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1861 年诞生了 1905 年。 ”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 )A1905 年革命是在 1861 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 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 1905 年革命的根源C1905 年革命是在 1861 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的基础上产生的D1861 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 1905 年革命准备了条件2解析:选 D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及其推动下的政治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从而为 1905 年革命奠定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故 D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与史实不符。1905 年革命主要以工人阶级为主力, C 项不符合“真正含义”的要求。51872 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 24 小时,一周为 7 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
5、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日本政府大力提倡采用西方历法B为了更好地满足军事发展的需要,日本采用西方历法C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活习俗的西化,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为了配合土地制度的改革,日本政府采用了西方历法解析:选 C 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武士们剪去了头上的发结等。6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表现在( )A维新变法运动和救亡运动相结合B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C维新变法与传播新式文化相结合D维新变法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相结合解析:选 A 维新运动是近代中
6、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产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自己的政治要求融入救亡运动中,使维新变法运动和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故选 A 项。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90 分)7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
7、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商鞅新法推行 10 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3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5 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6 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因素。(4 分)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的大动荡
8、、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3)因素: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8材料 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贵族大地主疯狂掠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的民谣。此外,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明洪武年间,夏秋两税米 2 473 万石,麦 471 万石。但到嘉靖后,税收则降到了米1 8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选修 检测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