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语 文【本试卷共 22题,共 9页,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一、 现代文阅读(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题。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明朝的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过不少重
2、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 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
3、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据吕氏春秋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秦律中也有许多具体的惩罚规定。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
4、。以少府为例,工师为手工业作坊的负责人,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还传授技艺,监督工匠操作、产品质量检验等。检查产品质量,要求“必功致为上。”(吕氏春秋孟冬纪)。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这样的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瓷器工匠为例,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作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
5、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需。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摘自光明日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2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B. 工匠虽然在我国古代的社会地位不高,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C. 中国古代
6、能够涌现出一批批艺术精品,只因为古代的工匠们都是以打造精品为追求。D. “工匠精神”切中时弊、符合时需,所以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工 匠制作玉器时的那种“如琢如磨”,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B. 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前,中国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这种制度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C. 秦朝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光有惩罚规定,还有具体的奖励办法。D. 秦朝能够制造出一大批精湛的艺术品,与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密切相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顶是( )A. 中国比西方
7、更早建立起各种具体而严格的工匠制度,也一直具备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B. 陶瓷界的厂家都坚守“仿品不能当真品卖”的传统。这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C. 中国历朝历代能不断产出精品,能不断铸就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这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制度保证。D. 只要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Made in China“必将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际签。(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大 玩 家侯发山提到徐达,小城收藏界的同行都会说,人家徐达吗?大玩家。听那口气,绝对没有羡慕的意思,明显带着嘲讽的意味。别人玩收藏都是专注
8、一个领域,或玉石,或字画,或瓷器,或织绣等等,徐达什么都偏爱。城南有个古玩市场,徐达去溜达了两趟后,开始往乡下跑,专去那些交通不便的偏远的山村。他说,越是这些地方,越有货真价实的东西。按说,他的思路不错。他三天两头往乡下跑,昨天去收一个瓷碗,今天去收一个烟袋。其实,他都看走眼了,收回来的全是假货,没有一样真货色。他还不听劝告,固执己见,乐此不疲。也就难怪同行们耻笑他了,说“大玩家”那是高看他,私下都叫他“棒槌”。徐达原是搞建筑的,说得更直白一点,开发房地产的。过了六十岁生日,他就把公司交给儿子徐全打理,转行到收藏上来了。走眼一次可以理解,连续走眼就有点不正常了。这天是个星期天。徐达打算到靠山屯
9、去一趟。靠山屯是全省有名的贫困村。牛犇提出跟他一起去,到靠山屯看看景致,潜台词是去给徐达掌眼。牛犇是徐达在收藏界认识的朋友,搞收藏多年,是个行家。到了镇里,因为道路不通,两个人就步行十几里到了靠山屯。他们挨户挨门去看。徐- 3 -达不是直截了当问人家家里有没有古董,而是问人家家里几口人,一年打多少粮食,顺便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他们走进了老栓家。老栓住的还是祖辈留下的两孔土窑洞,前脸用石头砌了一下。院子里搭了个草棚子,垒着一个黑乎乎的灶台。家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中草药的味道。不时从窑洞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咳嗽声。来了客人,老栓激动得不行,忙用袖子把院子的石凳子胡乱抹几下,然后抓把柴草要给两人炖鸡蛋茶。
10、徐达忙拦住了,他知道,两个鸡蛋说不定就是这一家人两天的开销。通过交谈,徐达得知老栓的老伴卧病在床,常年吃药,闺女在郑州上大学,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牛犇叹了口气,看了徐达一眼,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两张百元的票子给老栓。老栓慌乱地摆着双手,说什么也不要。“你以为你是乡长?”徐达 开玩笑地对牛犇说,“杯水车薪,有何用?”牛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徐达的眼睛像探照灯似的,这里瞅瞅,那里看看。他看到墙角放着一块光溜溜的鹅卵石,便走上前,先是用手扫了一下表面的灰尘,然后找块破布认真擦了擦,左瞧瞧,右看看,像是遇到了宝贝。“一块腌酸菜的破石头,有啥看头?”老栓都不好意思了。“玉石啊。”徐达像
11、是说给老栓,也像是自言自语。牛犇忙走过去,看了石头一眼,便对徐达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说你看走眼了。徐达不理会牛犇的好意,对老栓说:“老乡,这块石头您能匀给我吗?”真的是玉石?老栓不敢相信徐达的话,但他看出徐达想要这块石头,便说:“呵呵,您想要就拿走吧。”“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牛犇自言自语道。他是在暗示徐达,事关重大,不能草率。徐达也知道牛犇的意思,还了一嘴:“神仙难断寸玉呢,何况你又不是神仙?”牛犇气得真想踢徐达两脚。徐达对老栓说:“这件玩意我拿了。十万元。”“这,这”老栓不知道如何是好。“嫌少?”徐达问道。老栓忙说:“一块石头,不值那个价,不值那个价”徐达抱起石头走了,丢给老栓一张十
12、万元的支票。等到老栓回过神来,两个人已经翻过了山岭。牛犇忍不住说道:“徐总,你交的学费还少吗?明明就是块破石头,你怎么跟捡了漏似的?玉石因硬度低,敲击时声低沉,有若击木”“我知道,这就是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徐达说罢,把怀里的石头扔了,眼看着它咕噜噜滚到了山下。牛犇被滚落的石头惊醒了!他这才明白,真正看走眼的是自己。回城后,牛犇忍不住嚷嚷了出去。当地媒体要推选徐达为年度十大 慈善家之一。徐达谢绝了,他说:“我是收藏家,不是慈善家。”徐全也赞成老爷子的观点,说:“我爸是收藏家,不过,老是看走眼,没办法。”徐全淡淡一笑。知父莫若子。看来此话不假啊。牛犇彻底服了。从此,提到徐达,收藏界的同行都会由衷地
13、说,人家徐达,那是大玩家。听那口气,满是钦佩,满是敬仰。(原发娘子关2017 年第 1期专栏,被小小说选刊2017 年第 3期转载,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4 -A小说第一段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大玩家”徐达,引出下文对徐达收藏活动的介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介绍徐达收藏的藏品品类丰富,他也一直以收藏家自居,这主要是为了塑造出徐达热爱收藏的形象特点。C小说通过对徐全、牛犇等次要人物言行举止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徐达的形象,从而突出了小说主题。D小说对靠山屯老栓家环境的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老栓家境贫寒,从而为下文介
14、绍徐达行善的情节做铺垫。5、小说中徐达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6、小说为何以“大玩家”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3个小题)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从 1995年至 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 1040万辆攀升至 19 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 67 亿辆,急剧下降至 33 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 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
15、数减少了 53%。根据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查,共享单车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 40余单,司机日收入约 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 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让城市变得轻盈绿色,光明日报)材料二: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 17. 8%和 9.3%;有 35%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
16、营和维护问题。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有 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 5 -有 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 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 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 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许多被访者认 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
17、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 1次共享单车,北京晨报)材料三:没有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车,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 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北京工 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 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 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 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 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和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 目
18、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车,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做好宣传教育,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如何骑得又稳又远?,人民日报)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共享单车是在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涨,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B共享单车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绿色出行的开始,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的压力。C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
19、掉链子等。D乱停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出行安全带来了影响。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增加了共享单车的破损数量。- 6 -B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国民的出行模式,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新的应对机制的逐步建立。D为了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建立的信用积分体系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正互联互通,实现奖惩联动。9、怎样才能使我国的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加以
20、概括。(6 分)二、 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 4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各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 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辽河 油田 第二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