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模块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模块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模块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析考情/明方向卷别频次考点卷 卷 卷 海南卷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 2017T36 2016T37 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6T36 2013T67考点一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资源的开发1.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2)市场广阔。世界能源以 B 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以 A 煤炭、石油为主,且 A 占有较大比重。(3)位置适中,交通
2、比较便利。怎么样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2.开采条件评价: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能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2方面评价。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分析。 (二)能源基地建设及能源综合利用1.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
3、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2.能源的综合利用现如何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1)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2)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2.水资源短缺(1)“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3(2)“支出多”:随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3.水土流失严重,环境压力大地处黄土高原,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
4、.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4怎么办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表现方面2.应对措施典题例析(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 年 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 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5(3)分析
5、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由区域图中经纬度及“西宁”等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二、审其问答什么分析三个设问可知:第(1)问要求回答开发风能的优势,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考查考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第(2)问要求回答风电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对题干材料的概括和归纳,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第(3)问要求回答风电场建设的不利区位条件。三个设问都属于常规设问方式,有利于考生准确理清答题思路,快速准确作答。三、析其材用何答第(1)问,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 ,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
6、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第(2)问,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结合图示可知瓜州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且有大面积的戈壁,可避免占用耕地。第(3)问,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 70 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
7、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答题策略(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利用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1区域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评价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还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优越之处。62区域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评价区域资源开发要结合区域的地理背景和发展规划,分析其存在的不利条件。例如,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
8、问题主要有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等。3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问题 措施传统产业衰落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经济结构单一 鼓励新兴产业迁入,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以重化工业为主 发展第三产业大气污染 控制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 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环境(二)太阳能、风能等电站建设的答题必备术语角度 必备术语能源资源丰富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如青藏地区、我国西北地区;风能丰富(风力大),如典例中瓜州有“世界风库”之称,风力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多荒漠、沙漠、戈壁等,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且地价较低。如典例中瓜州地区周围多戈壁、沙漠,地
9、形平坦,地价低市场需求及市场距离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市场(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高。如典例中瓜州位于西北地区,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需长距离输电,成本高科技 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资金建设成本高,资金不足,如典例中瓜州地区,风电成本高,而当地资金不足;靠近发达地区,资金充足集训冲关(2019深圳一模)2017 年 6 月 1723 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7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如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据此完成 12 题。1.青海省发展
10、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地域广,土地辽阔 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A BC D2.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D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解析:1.C 2.A 第 1 题,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在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且海拔高而冰川积雪面积广,使河流流量较大;同时河流峡谷地带适宜修建水电站。第 2 题,青海省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电力需求量小;同时图示清洁能源占比
11、大。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电力需求量大,而清洁能源现阶段总体占比不高,供需矛盾突出;故主要困难是供需矛盾。3(2019岳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材料二 2015 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材料三 如图为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图 1)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图 2)。图 18图 2(1)分析山
12、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解析:第(1)题,材料一中提及的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都属于是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可从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析。第(2)题,材料二中提及面临的困境: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侧面说明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措施可借鉴鲁尔区知识,运用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调整结构、发展交通和科技、美化环境等)回答即可。第(3)题,可从可持续发展三个内涵(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同时要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
13、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任答其中三点即可)(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4(2019郑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置见图 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 3 131 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
14、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并形成了良性循环。9(1)评价塔拉滩建设光伏产业园的区位条件。(2)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3)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4)简述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的互补作用。解析:第(1)题,注意“评价”要从利弊两方面进行;优势体现在资源、地形、地价等方面,不
15、足体现在自然环境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第(2)题,可从当地植被破坏原因及光伏发电影响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发电、土地利用、成本、安全角度分析。第(4)题,互补就是各自都有好处,结合材料及能源特点分析即可。答案:(1)优势条件: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势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戈壁广布,地价低。不利条件: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2)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3)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
16、草地,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4)塔拉滩发展光伏产业,改善生态环境,降低风沙对龙羊峡库区的淤塞;龙羊峡水电在夜晚或阴雨天弥补光伏发电的不足,提高电网的供电稳定性。一、国内热点区域辽中南工业基地在哪里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部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 2 100 km。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有什么东北地区地处祖国东北边疆,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毗邻,是欧亚“大陆桥”的东端;东北地区的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体系;现
17、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近 100 种,占全国已探明矿种的 64%,其中有 5710种为大、中型矿床;东北地区现有林地面积 5.65 亿亩, 木材蓄积量为 32.6 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 1/3;东北地区水利资源总量为 2 156 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 20 余条,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辽中南地区港口众多,海路运输便利;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公路四通八达,陆路交通方便;辽中南地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现如何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 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怎发展
18、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运用南水北调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业优势。二、国外热点区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哪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欧洲移民首先开发的地方,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这里拥有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这里,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 。有什么(1)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2)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条件。(3)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19、4)乳畜业产品产地,副食品供应方便。(5)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现如何(1)工业结构单一。区内拥有采煤、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等重工业部门,集中在重工业,产业结构单一。(2)国际市场的冲击使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4)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5)新科技和高新产业的冲击。怎发展(1)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和交通布局。11(3)环境整治。考点二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河流开发原则2.田纳西河概况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有什么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1.流域开发
20、自然条件的整体性分析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122.流域开发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影响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历史、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人类活动的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协调与否等。社会经济因素往往影响流域开发的方向。(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18 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但因为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2.19 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
21、规模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什么1.在流域开发的早期,因为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人地关系比较协调,环境条件较好。2.随着对流域开发的加强,特别是早期对流域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了诸如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三)流域的综合开发1.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2.具体模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3.具体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修建水坝等。4.取得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
22、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怎么办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治理措施 目的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13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少河流含沙量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典题例析(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 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
23、,并于1931 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 ,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 世纪 40 年代至20 世纪 20 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_、_。第二阶段20 世纪 2080 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_、_、_。14第三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
24、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罗讷河流域位于欧洲西部,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径流量终年比较稳定,季节变化不大。二、审其问答什么分析三个设问可知:第(1)问要求完成表格,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2)问要求回答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主要是对题干材料的概括和归纳,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第(3)问要求回答“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中的“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三 模块 区域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 综合 开发利用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