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试题(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 1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结构调整 2“一五”计划期间调整工业布局 3“一五”计划的特点 4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5股票试点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6乡镇企业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8服饰变化的政治意义 9近代婚姻观念影响统治阶层 10交通工具的选择反映平等意识增强 1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商务印书馆发展壮大 12综合 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1953年国家
2、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到 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应当是( )A.苏联模式的影响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西方国家的封锁 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解析: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与苏联结盟。1956 年,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受苏联影响较大,带有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特点,A 项正确。B、C、D 三项非主要因素,均排除。2.(2018黑龙江哈三中二模)1952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3 278亿斤,比 194
3、9年增长 44.8%。但从 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以致粮价上升的社会现象。到了 1953年,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 )A.通过大规模工业化而缓解 B.受工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C.产生根源是农民持粮惜售 D.推动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解析:B 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总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及城镇人口的增加,造成了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出现了抢购粮食,粮价上升的现象,尤其是 1953年“一五”计划全面开展后,这种情
4、况进一步加剧。由此可知材料中的现象是受工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故 B项正确。这种现象不是通过大规模工业化而缓解,而是通过“统销统购”制度的出台解决的,故 A项错误。农民持粮惜售只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源,故 C项排除。土地改革运动是 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提高的原因,D 项混淆因果关系。23.(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1953 年,在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对上海的建设方针是“维持、利用、积极改造”,利用上海的工业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为全国服务的老工业基地。据此可推知( )A.上海引领国营企业发展走向B.上海已成为新兴工业基地C.新中国工业布局将发生变化D.
5、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起步解析:C 据材料“一五”计划“利用上海的工业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可见上海不是国家“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意味着国家工业布局将发生变化,由沿海向内地发展,故 C项正确;A项中的“引领走向”、B 项中“成为新兴工业基地”与材料信息不符,D 项中“所有制改造起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2018湖南永州一模)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 5年内,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资总额为 766.4亿元。“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行业 工业 农林水利 邮电运输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事业 贸易 其他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3.7% 3.1%
6、 1.0%备注 工业投资的 88.8%用于重工业建设由上表可以推知,我国当时( )A.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B.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和重建工作C.经济建设过程中脱离实际急躁冒进D.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解析:D 表格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情况,据材料不能得出 A项判断,而且这一判断与史实不符,排除 A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是在 1952年完成,据题干材料也不能得出这一认识;C 项表述为 1956年后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弊端,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特征,排除;题干材料中各部门“一五”计划期间的投资情况突出反映了既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思想,同时又兼顾
7、各行各业,故 D项表述符合题意。5.(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1959 年 8、9 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 2/ 3;1960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 3/ 4;1960年,全国城镇工矿业人口猛增,全民所有制职工由 1957年的 2 450万人猛增到 5 044万人。这表明当时( )A.工业化加剧了经济困难B.“一五”计划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国家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析:C 据材料时间“1959 年”“1960 年”,联系所学可知,这正是“大跃进”时期,另据“减少轻工业用电”“工矿业人口猛增”等信息,表明国家依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
8、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 C项正确。“经济困难”是政策因素导致的,而非工业化,A 项错误。B 项是在 19531957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农业粮食问题基本解决,才会出现剩余劳动力,而当时正处于粮食艰难时期,故 D项错误。6.(2018广西柳州摸底)1992 年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这一决定( )A.有助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3B.旨在发展外向型经济C.反映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D.使改革进入了新阶段解析:A 材料“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
9、外汇期货交易”,表明我国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 A项;材料并未强调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未体现外向型经济,故 B项排除;C 项材料体现不出;D 项应指“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7.(2018湖北七市联考)20 世纪 80年代,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独领风骚,吸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农民自己的创造。但南方谈话后,乡镇企业因其发展已突破了地域、资金、业务范围等诸多限定,而失去了统计学的意义。这反映了( )A.乡镇企业退出历史舞台B.“南方谈话”解放了企业家思想C.经济
10、结构得到合理调整D.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增强解析:D “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信息“乡镇企业因其发展已突破了地域、资金、业务范围等诸多限定”可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增强,故选 D。乡镇企业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因其发展突破诸多限定,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企业家思想,排除 B。经济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而材料只有乡镇企业,C 属于过度解读材料。8.(2018河北唐山一模)1998 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
11、、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这表明( )A.城镇住房制度牵动社情民意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领域建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解析:D 由材料信息“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可知,在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后,解决住房问题也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故答案为 D。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社情民意,故排除 A;B“开始关注”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 1984年后全面展开,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 C。9.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特别是风云激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中国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检测 试题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