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甘肃省永昌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永昌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甘肃省永昌四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写文章时,我们通常会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主次相成等写作手法,而这些章法,在建筑组合之中同样可以被灵活应用。大小、曲直、繁简、抑扬、奇偶、虚实等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便是很好的例证。心是指宫室的中心,角是指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 ;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做“斗角” 。在曲阜的孔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建筑结构。 “勾心斗角”原是建筑师为
2、了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其实就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都是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针锋相对。原本难以共存的拥挤的建筑,在建筑师的设计下反而和谐共生。作为祭祀祖先神灵之用的天坛,其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而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
3、的渺小。而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则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就单体建筑,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镶着象征天空的蓝色的琉璃瓦,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奇异感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丹陛桥,它连接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三座主建筑,贯通南北,由南向北逐渐升至 3 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因此,当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在笔直的甬道不停回望,但见成贞门又与祈年殿相融为一,边走边回看,仿佛祈年殿越变越高,如升入云天。可见,无论是大到整体布局还是小到一砖一瓦,天坛在几乎处
4、处传递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在建筑中融入中国这一传统的宇宙观,让孤立分散的建筑,通过巧妙地布局,仿佛也具有了灵魂。- 2 -不同的民族之间总是有很多的文化隔膜,建筑尤其需要适应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中国古代建筑非但没有一味排外,反而博采众长。一方面传统建筑尊重本民族历史,但另一方面又力求创新,对于外来的建筑样式,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巧妙地将其改造、融合,赋予新意。因此,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中外文化的兼容并蓄,反而让传统建筑更多了几分异域的光彩,如圆明园中的西洋楼、 “观水法” 。在宗教建筑中,这个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北海公园湖面上傲然挺立的白塔,就是中外文化的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塔
5、是一种佛教建筑,相传白塔是尼泊尔人阿哥尼的杰作。北海白塔,在这幅传统中国山水画中,非但无突兀之感,反而与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相映成趣,在阳光照耀下,放佛浑然天成,让人心生无限开阔之感。从最初西汉传入佛教、唐代传入伊斯兰教、明清传入基督教,这些宗教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不断开枝散叶,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形式。“和而不同”在其间大放异彩。(节选自从传统建筑看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 )1.下列关于建筑组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A.建筑组合与写文章一样,也会灵活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声、抑扬结婚、主次相成等技巧,而且一般都不会单独使用某一技巧。B.
6、使檐角向心,将诸个檐角彼此相向如同兵戈相斗,这种传统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很好地体现了建筑组合的章法特点。C.传统建筑中以巧补拙的“钩心斗角”结构,本只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而设计,客观上却使建筑结构和谐美观,显出组合之妙。D.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它们之所以显得和谐,与运用了组合的章法有关系。2.下列对天坛设计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天坛的设计注意体现古人的宇宙观,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B.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外观形式,天坛的全部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天空
7、的辽阔高远,表现 “天”的至高无上,以供祭祀天地之用。C.内坛、外坛、圜丘坛的布局设计,增加了天坛西侧的空旷程度,从而有利于人们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D.天坛建筑几乎处处体现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传统的思想,让一些孤立分散的建筑,通- 3 -过巧妙的布局,仿佛也具有了灵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不同民族因为众多的文化隔膜,其传统建筑总是固执而鲜明地体现着各自的文化特征,努力保护自身不受异域文化的影响。B.一种外来的建筑样式,如果能与本民族本国家的建筑相融合,一定不是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经过一定改造、融合,赋予了新意。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8、等宗教带来的建筑样式,之所以能够和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与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有很大的关系。D.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视建筑组合,还注意空间布局,善于博采众长,从而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能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皮根快跑 作者傅昌尧村边有条河,弯弯曲曲通长江:今年,河里来了好多水。浊浊的,浑身长满了尖牙利嘴的洪水把大堤啃得皮开肉绽,老堤不行了就筑新堤,可浑身是脚的洪水又一口气爬上了新堤,借着风浪,洪水看到了河堤下那一缕缕无精打米的炊洪水冷笑着要进村村子里的人是从早晨开始撒离的,上要在这里分洪,村子将被没顶傍晚时分,
9、始终心存不安的支书皮根第二次偷偷摸回村子,不知为什么,皮根总觉得村子里还有人,特别是老人,他们舍不得离开,皮根从早晨到中午一直在做老人的工作。最后撤离的是一个刚死了老伴的老人,他死活不青离星,一手抱着老伴的骨灰盒,一手拿着菜刀皮根的火爆脾气被点燃了,他扑上去夺下菜刀,将老人绑在门板上抬出了村。厚重的云层里竟筛下来几缕斜的夕阳,平日,这应该是村里最温馨的时刻了:放学的孩子驮着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鸟雀投林可现在,偌大的村子死一般沉寂,皮根似乎听到了自己眨眼晴的声音。他抬眼看了看西天那一抹病蔫蔫的残阳,布满了血丝的双眼里流露出困兽般的悲壮。
10、其实,大堤能守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太不容易了,可作为支书的皮根还是感到莫大的遗憾和懊丧。满头白发的皮根飘飘忽忽地在村巷里孑然而行,走着走着就又转到了这条纵贯南北的村道上来。这条道是去年刚修成的,这是最让他得意的一件业绩,可没承想却遭到住在村东和村西的人的议论,他们说老支书有私心,因为他的女儿女婿就住在这条道旁。皮根闻听心里- 4 -“咯”一下子,他真的没想到要照顾家人,可事情偏偏巧在这儿了,怎么办?皮根心说,再解释也不顶用,今年拼了这身老骨头也要把东西村道修起来物可这大水把他的一切想法都泡得没踪没影儿了,就连脚下这条曾让他沾沾自喜的水泥遒也会被冲垮。皮根在村子里边走边痛苦地呻吟,可村子里却没有人
11、回应他的呻吟,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凄惶。黑压压的乌云把最后一线残阳也吞噬了,皮根拖着铅砣般沉重的双腿来到了自家门前,门开着。撤离的叶候一再叮嘱大家把门用铁丝铰紧,却忘了自家。家里空荡荡的,孤独和疲惫在这时一下子攫住了皮根,他不愿椰动一步,就这样坐在自家的门上。直到这时他才灾然觉得,其实最不想离村的就是他自己,跟洪水一样浊浊的泪顺着他的脸颊汩汩而下。流了一会儿泪。皮根就觉得少有的轻松,是的,几十天来,唯有此时最轻松了,什么也不用做了,等着吧,等着水来,我就和我的村子一起舒服了皮根竟迷迷糊糊地靠着门框睡着了,他是真的累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皮根忽然被一丝声音惊醒。这声音细小,柔弱得犹如早春刚出土的一
12、线嫩芽,可就是这循弱的声音让他愕然而醒:难道村里还有人没辙?他顺着声音飘来的方向疾步寻去。那哀哀的声音似乎充满了村道,回荡者,敲击着皮根的心。皮根急红了眼,按照要求,大堤上应该马上要放炮了,洪水就会铺天盖地地下未了,可村子里怎么还有这样的声音?这声音分明是生命在呼救,是绝望的呼唤啊!皮根跌跌推撞,疯了一样寻找着,他突然大叫着:“莫慌炸堤!莫慌”可他的叫喊声却被他早已嘶哑的喉咙给吞噬了,远处响起了最后一遍锣声,那炸药的引信已经点燃终于,皮根在村边的一个粪窖里,找到了那个柔弱的声音,龚窖里有积水,羊羔扑腾着,湿滑的窖壁己经把它累得几乎要沉下去,当看到站在高高粪窖上的皮根时,它突然安静了下来,像一个
13、孩子般,羞怯地舔了舔嘴唇。皮根不顾一切地跪了下去,一把搂住羊羔,这时,那令人心悸的爆破声轰然响起。皮根搂着怀里的羊羔,拼命地爬啊爬,可粪窖太深了,窖壁太滑了,他太累了能够听见洪水的咆哮声了,皮根突然奋力将羊羔抛上地面,像对他的村民一样吼着:“快跑!”往东边的高岗上跑!”可那羊羔趔趄着,无法站起,哀哀地看着下面的皮根,呜呜地叫着。“你个窝囊废!”皮根像往常一样,又暴怒起来,一股力量陡然升起,他猛地爬上窖,搂起地上的羊羔便跑。身后,洪水在追- 5 -(选自 2016 年 1 月百花园 ,有删减)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开头部分运用比拟手法,
14、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洪水的肆虐情态,表现了洪水的凶残与无情,也渲染了洪水即将淹没村庄的紧张氛围。B.第段通过插叙回顾了皮根在村里修筑村道的往事,表现了他虽遭受误解、非议,仍初心不改、一心为民的胸襟情怀。C.细小、微弱的羊叫声,使本已疲累至极的皮根进发出惊人的能量,舍命救出羊羔,揭示了拯救他人即是拯救自己的深刻主题。D.小说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支书皮根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可信,也更易于打动读者。5.第段画线部分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6 分)6.小说最后两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5、2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永昌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