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四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四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四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四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 15小题,满分 30分,每小题 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2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量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3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 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 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都改变了
2、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隔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收集二氧化碳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 pH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KClO 3氯酸钾 B2H2 个氢元素2CO 22 个氧原子 D 钠离子6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又可以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会吸收热量的是( )A甲烷燃烧 B氧化钙粉末和水反应C镁条和稀盐酸反应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7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8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设计理
3、念的是( )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B用布袋替代塑料购物袋C回收废弃的金属制品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9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10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已于 2017年 4月 20号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肼(N 2H4)是航天事业的功臣,常用作火箭燃料。下列有关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肼是一种混合物
4、B一个 N2H4分子由 1个 N2分子和 2个 H2分子构成的C肼燃烧后的产物为 N2和 H2ODN 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At 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Bt 2时,30g 甲物质加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明矾净水明矾可
5、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B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C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D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13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CuSO 4和 NaOH BNaOH 和 HClCAgNO 3 和 HCl DCa(OH) 2 和 Na2CO314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H 2O2 H2+O 2 BH 2O2 H2O+O2C2H 2O2 2H2O+O2 D2H 2O2 2H2O+O2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B
6、除去 CO2中混有的少量 CO 点燃C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将冷碟子压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D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通入一氧化碳,加热AA BB CC DD4二填空题(共 5小题,满分 37分)16(7 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缺乏某些必需元素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如婴幼儿缺 (填元素符号)可能会得佝偻病17(8 分)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填空(1)1 体积水和 1体积酒精混合后体积 2 体积(2)核外电子数:钠原子 钠离子;(3)热稳定性: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4)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18(8 分)如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
7、息和 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问题:C、D、E、F、G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表示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C、D、E、F、G 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A 和 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图 G是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可知碘元素是第 周期元素。19(6 分)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1)A、B、C 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2)上述变化、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填粒子名称)。(3)A 图中“ ”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
8、程式为 。20(8 分)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5(1)图中 X应是 (写化学式)(2)图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即可)三实验探究题(共 2小题,满分 20分)21(11 分)如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2)写出实验室利用上述 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用 F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F 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端导入(填“a”或“b”)(4)用 KClO3制氧气时需加 MnO2作催化剂若在 KClO3中加少量的 KMnO4,也能
9、加快 KClO3的分解用文字说明其原因 (5)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使用 G装置制取该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 22(9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科学实验探究方法之后,打算按照实验探究的步骤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经过讨论,同学们挑选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水溶液中的哪一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作出猜想】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的碳酸。【实验方案】6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滴加几滴石蕊猜想不成立2
10、 猜想不成立3 取少量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滴加几滴石蕊猜想成立【拓展与思考】(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盐酸、硫酸等物质也能使石蕊变红,他们与碳酸具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 (从结构上进行解释)。四计算题(共 1小题,满分 13分,每小题 13分)23(13 分)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生成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CaCO 3)的含量,现称取 24.0g 石灰石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操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剩余固体质量 21.6g 19.2g 15.2g
11、15.2g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7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四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5小题,满分 30分,每小题 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钢铁
12、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量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分析】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是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油脂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维生素是调节体
13、内化学反应的重要物质。【解答】解:A、摄入维生素不足,会患营养缺乏症,不正确。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能,正确。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正确。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因为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正确。故选:A。8【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 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 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都改变了B小分子
14、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隔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分析】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也具有微粒的基本特征: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小分子团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小分子团水和水一样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故选项说法错误C、构成小分子团水的水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它是多个水分子的集合体,小分子团水分子与普通水分
15、子相同,只不过它们的聚集状态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解题的能力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收集二氧化碳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 pH9【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
16、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从长导管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 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
17、键。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KClO 3氯酸钾 B2H2 个氢元素CO 22 个氧原子 D 钠离子【分析】A、根据常见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A、氯酸钾的化学式为 KClO3,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18、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H可表示 2个氢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O 2可表示 1个氧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10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可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又可以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会
19、吸收热量的是( )A甲烷燃烧 B氧化钙粉末和水反应C镁条和稀盐酸反应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 C和 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甲烷燃烧会放出热量,故错误;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错误;C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故错误;D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吸收热量,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
20、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7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因此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D。【点评】熟记和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是( )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11B用布袋替代塑料购物袋C回收废弃的金属制品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分析】“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指的是所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生活方式,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
21、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所以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B、布袋可以多次使用,所以用布袋代替购物袋能够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所以符合绿色设计理念;C、回收废弃的金属制品能够减少污染,同时能够节约资源,所以符合绿色设计理念;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污染水资源,所以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故选:A。【点评】本题涉及环境的保护的知识,注意资源的节约、回收再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是现在社会关注的焦点,难度不大9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
22、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分析】把微粒的性质和宏观现象联系起来,利用粒子的体积和质量小,不断运动,粒子间有间隔等性质来解释宏观事实。【解答】解:A、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装饰材料中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故正确;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故正确;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
23、错误;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正确。12故选:C。【点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当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粒子。10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已于 2017年 4月 20号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肼(N 2H4)是航天事业的功臣,常用作火箭燃料。下列有关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肼是一种混合物B一个 N2H4分子由 1个 N2分子和 2个 H2分子构成的C肼燃烧后的产物为 N2和 H2ODN 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 1:
24、2【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肼(N 2H4)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肼(N 2H4)的化学式可知,每个 N2H4分子由 2个氮原子和 4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错误;C肼(N 2H4)是由氮、氢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为 N2和 H2O,故正确;DN 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42):(14)7:1,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甲、乙、丙三种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娄底市 新化县 第四 中学 2019 年中 化学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