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练题(4)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练题(4)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练题(4)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4)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1、某同学在写一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A.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2、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C
2、.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实现“均贫” “均平”的社会秩序。这主要是因为重农抑商( )A实践了儒家的“仁政”主张 B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彰显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抑制了工商业者私欲的膨胀4、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5、唐文宗太和六年(832 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
3、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26、“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民族工业的产生C. 贸易中心的转移 D.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7、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
4、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8、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这将会导致( )A.田庄经济产生 B.大量自耕农出现C.土地兼并加剧 D.有效保护非耕地9、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C.巩固了
5、土地国有制度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0、 唐 玄 宗 天 宝 年 间 , 租 庸 调 为 国 家 财 政 收 入 的 主 要 来 源 , 其 收 入 占 财 政 总 收 入 的 2/3多 。 代 宗 大 历 年 间 , 国 家 财 政 收 入 的 重 点 则 开 始 转 向 田 亩 税 。 赋 税 征 收 重 点 转 移 是 由于 当 时 ( )A.小 农 经 济 的 发 展 壮 大B.国 家 实 行 “不 抑 兼 并 ”的 土 地 政 策C.商 品 经 济 的 日 益 发 展D.国 家 无 法 直 接 控 制 土 地 和 人 民11、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
6、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说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3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化 D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12、明万历十五年十月,明朝颁布法律规定:“无论官民之家,有立券用值、工作有年限者,皆以雇工人论;有受值微少、工作止计月日者,仍以凡人论。”可见在现实生活中( )A.雇主与短期雇工间实现自由雇佣B.明朝依然固守着重农抑商的政策C.地主与佃户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国家法律偏重于保护自耕农利益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
7、能,匠有常主(机户) ,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2)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必练题 古代 主要 经济政策 土地 制度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