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三)课件鲁教版.ppt
《(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三)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三)课件鲁教版.ppt(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卷三(物质的化学变化),第卷(选择题 共4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冰雪融化、橙子榨汁、品红扩散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料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矿石炼成铁 B铁矿石粉碎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铁的锈蚀,B 铁矿石炼成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
2、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矿石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锈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氧气用于呼吸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氧气用于呼吸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供给呼吸;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还原性;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A 反应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
3、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5对于化学方程式 的读法正确的是( ) A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个碳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C氧气在碳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 在化学方程式中“”和“”应分别读作“和”、“生成”,该化学方程式可读作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也可读作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D正确。,6如图是某个
4、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属于( ),A 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C A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D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8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 化学变化中原子
5、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A错误;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改变性质不一定是改变化学性质,因此不一定通过化学变化,故B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要发生转移,因此电子数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化学变化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D 根据题给信息“通过模型让计算机做帮手来揭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运动、反应物分子的分解、生成物分子的形成都能观察到,但由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因此看不到原子的内部结构。,9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卡普拉斯、莱维特和瓦谢勒开创了“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通过模型让计算机做“帮手”来揭
6、示化学反应的过程。你认为该技术不可能观测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内部结构,A 在Ba(OH)2H2SO4=BaSO42H2O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1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如图所示各区所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一项是( ),C 由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可知,水分子分成了氧原子和氢原子,故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A正确;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正确;分子由原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不正确;原
7、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正确。,12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故甲和乙中不一定有单质,A错误;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不是复分解反应,B错误;氯化钠和硝酸银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没有碱参加反应,C错误;甲、丁为单质,乙和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正确。,13已知反应“甲乙=丙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B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丙
8、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D若甲、丁为单质,乙和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4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30g D;若增加10g 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 A32 B23 C52 D53,A 由题意可知,A、B、C为反应物,D为生成物。由“若再增加10g 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可得,A、C反应的质量比为15g(15g10g)35,即在第一次反应时C全部反应,设A反应的质量为x,则可得x1535,解得x9g,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y,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15g9gy30g,解得y6g,可得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
9、量比为9g6g32。,D 由图示分析,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值等于64g5g8g23g16g32g52g;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g5g)32/44100%32g,两者的质量和为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64g16g48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由于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由B的分析可知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4g32g)(27g24g)41。,1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10、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值为44 B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16(4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且易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随雨水落到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类。 (1)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无色、无味气体 。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可采用 排水 方法收集。 (3)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专版 2018 中考 化学 复习 第三 部分 模拟 检测 冲刺 阶段 课件 鲁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