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排查练(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排查练(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易错排查练(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易错排查练 (第十章)易错点 1 荒漠化问题的成因分析错误原因没明确成因分析是“自然原因” ,还是“人为原因”或要求综合分析。一句箴言自然原因Error!人为原因Error!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 12 题。1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中 Q 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地沙化 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 D石漠化2R 地治沙措施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B截留水分,降低沙层含水量C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D方格定位,便于栽树整齐1B 2.A 第 1 题,图中 Q 地位于宁夏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上江南” ,因此 Q 地荒漠化主要表
2、现为灌溉不当引起的土壤盐碱化。第 2 题,R 地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外还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易错点 2 流域综合开发的背景错误原因对图文材料分析不透彻,造成分析开发背景不全面。一句箴言流域开发类题目常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进行考查。读图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出河流上、中、下游所处地区的地形特征,二是要从图中获取河流水系特征,三是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流域的气候特点。要结合对图中信息的分析,从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开发措施。2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34 题。【导学号:92040136】3下列叙述错误
3、的是( )A该地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51 米B该地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C该地西部地区适宜种植柑橘和茶树D开垦沼泽发展种植业符合因地制宜原则4下列关于该地河、湖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流中下游地区可以发展内河航运B河流上游地区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C利用湖泊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D将当地城镇集中沿湖布局以便供水3D 4.D 第 3 题,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读出两个山峰的相对高度为 50150 米;由图可以看出该地聚落大都沿河流分布;柑橘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茶树适宜在山区及雨雾日多、有酸性土壤分布的地区种植,图示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故适宜种植柑橘和茶树;开垦沼泽容易造成地理环
4、境破坏。第 4 题,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水量大,地形平缓,可以发展内河航运;河流上游地区落差大,水量较大,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利用湖泊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也是河湖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当地城镇集中沿湖布局,虽然有利于集中供水,但也会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易错点 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的评价错误原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理解不透,造成答题“跑题、漏点” 。一句箴言农业发展建议类问题应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发展生态农业和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等方面来回答,即发展农业时应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将农业污染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注重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而发展多种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是增加农民收益的最佳途径
5、。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及该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材料二 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鲜红多汁,被誉为“水果皇后” 。草莓喜温暖,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区。我国野生草莓资源丰富,但普遍种植的是国外品种,如燕香、冬香等日系草莓。草莓不便于运输、储存,可加工为果酱、果汁或草莓酒等。我国草莓以销售鲜果为主,很少用于加工。材料三 下图为草莓立体栽培景观图。(1)材料一图示区域是我国高档草莓的主产区,试分析其有利于草莓生产的条件。(2)近年来大棚草莓栽培逐渐兴起且规模越来越大,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说明理由。(3)结合材料二,试对我国草莓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排查 10 区域 可持续发展 学案湘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