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5单元第1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5单元第1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5单元第1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后限时集训.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2 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1916 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 39 万,女工约有 24 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 20 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C轻工业相对发达 D政府鼓励女性就业C 工人人数的多少并不是衡量城市化进步缓急的指标和参考数,故 A 项错误;女工数量多与妇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这里“显著”一词并无前后对比,故 B项错误;20 世纪初的中国,科技近代化还远未起步,女工
2、所能从事的行业基本都是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故 C 项正确;政府的鼓励显然并不是上述五省当地女工数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21925 年,华资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 5 年的联营协议。双方规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这一协议( )A加剧了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B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C是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的结果D体现了国家的统制经济政策B 材料主旨与同行业的竞争无关,故 A 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一些本土企业之间加强了联合,以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水泥公司产品应该主要是面向国
3、内市场销售,与海外市场的扩大无关,故 C项错误;国家的统制经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 D 项错误。3下表是近代重庆商务日报发行的广告量,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重庆地区( )年份 1930.11 1932.5 1934.6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15 17 20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46.8 41.5 38.5A反帝运动不断高涨 B民族工业有所发展C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D社会生活日益西化B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占总商品广告比例(%)在 19301934年逐年减少,再根据这一时期是我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可以得出这一时期重庆地区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故 B 项正确。24下面是 1
4、943 年陕西关中地区纺织业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项目 数量 占全国比例(%)棉纺织厂 106 家 43总资本 3437 万元(法币) 49移动力设备 3641 马力 51A中国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B陕西工业发展推动了国防建设C抗战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分布D抗战引发中国社会全方位变化C 材料是陕西关中地区纺织业发展的状况,与国家产业结构无关,故 A 项错误;陕西关中地区纺织业统计表与国防建设无关,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陕西关中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可以推出 C 项结论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不能反映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故 D 项错误。5在
5、国民政府的支持下,19371945 年,消费合作社在全部合作社中所占比例由 0.4%上升到 14%。消费合作社主要承担粮食、食盐、火柴等日用品的专卖任务,每种商品价格均低于市价,差度在 5.55%至 58%不等。据此可知( ) 【导学号:61600055】A国民政府曾尝试过社会主义改造B消费合作社利于抗战时的经济稳定C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得以实现D国共合作影响到了国民政府的政策B 消费合作社并没有涉及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改变,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故 A 项错误;战时的国民党的“统制”经济,带有计划手段的经济,目的是稳定大后方,促使更加科学和集中人力物力,在稳定后方的基础上进行抗战,
6、故 B 项正确;民生主义的实现太过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比如耕者有其田的土改,要到蒋介石到台湾以后才实现,故 C 项错误;“19371945 年,消费合作社在全部合作社中所占比例由0.4%上升到 14%”与国共合作没有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6关于 1945 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 1945 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3A 材料中国民政府将原本属于人民的敌伪产业收归国有,
7、体现了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荣德生主张国民党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企业改为国营企业,不属于官僚资本,故 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的结论,故 D 项错误。7 “时装”是近代社会才出现的概念,其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和随意性。 “时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人们可以不受某种人为的限制,随意选择。 “时装”概念的出现,从根本上体现了( )A近代社会的变迁 B思想观念的变化C西方文化的影响 D制衣技术的进步A “时装”属于服饰文化的内容,其变化的根源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故 A 项正确;思想观念
8、的变化与服饰的变化有关,但不是根本原因,故 B 项错误;近代服饰文化的变迁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材料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制衣技术的进步对时装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影响,故 D 项错误。8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任何人把 19121949 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 ”下列史实能为费教授提供论证的是( )A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B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C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D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D 根据材料中“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
9、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可知,这里强调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影响。A、B、C 三项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排除;D 项中留声机属于西方事物,故 D 项正确。9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据下表可以推断( )时间广告量报纸1926.12 1930.11 1932.5 1934.6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30 29 43 17申报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27 21.8 53.8 22.44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15 15 17 20商务日报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41.7 46.8 41.5 38.5A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B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C重庆广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中国近代 现代史 单元 12 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 曲折 发展 社会生活 变迁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