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5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学案.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5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5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5 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1.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武昌起义的爆发(3)中华民国的建立(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bbbc(201811 月,12)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201510 月,31 第二问)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意义考试标准2.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2)中国共产党“一大”(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4)国民革命cbbb(201610 月,31 第二问)考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20174 月,11)考查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20184 月,10)考查党的“一大”召开考点一 辛亥革命梳理
2、基础知识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目的 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组织基础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时间地点 1905 年,日本东京领导及纲领 孙中山;三民主义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二、武昌起义的爆发(b)1.爆发:1911 年 10 月 10 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2.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三、中华民国的建立(b)时间 首都 临时大总统 国旗 纪年法 政权性质21912 年 1 月 1 日 南京 孙中山 五色旗 公历,民国纪年资产阶级政权知识拓展 民国纪年法是以中华民国成立(19
3、12 年)为起始的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和公历纪年法的换算:民国*年1911公元*年;公元*年1911民国*年。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 , “民国六年”是指 1917 年。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颁布: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等。3.性质与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4、民族民主革命。2.意义: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领域 影响 史实政治 政治民主化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经济促进民族工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生活 社会生活近代化 破除封建习俗和观念,使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迁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史料 (2015浙江 10 月选考,改编) 漫画3识图解史 漫画反映了临时约法体现的西方分权制衡、主权在民
5、思想;仿效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漫画中“民主了”说明临时约法怎样的重要意义?提示:指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要点二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史料 “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读史用史 (1)史料体现了辛亥革命怎样的历史成果?提示: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有人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主要是指什么?提示:推翻了满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精练核心素养素养 1 时空观念辛亥革命
6、的历史进程1.(2018宁波 3 月模拟)理清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辛亥革命时期史事纷杂,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A. B.C. D.解析 武昌起义后 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最早;1912 年 2 月清帝退位;1912 年 3 月临时约法颁布;1912 年 4 月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最晚。故选 A 项。答案 A素养 2 史料实证辛亥革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2.(2018绍兴 3 月测试)孙中山曾欣喜地说:“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
7、,一得立足之地,则4各省望风归向矣。 ”下列 20 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事件,最能验证这一说法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四川保路运动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解析 黄花岗起义失败,但鼓舞了革命士气,故 A 项错误;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故 B 项错误;武昌起义后推动全国十多个省份独立,故 C 项正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故 D 项错误。答案 C素养 3 史料实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3.(2018浙江 11 月选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这说
8、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C.责任内阁制 D.君主制解析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的是民主共和体制,可排除 A、D 两项;根据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可知总统要对内阁的国务员负责,故 C 项正确。答案 C素养 4 历史解释辛亥革命的影响4.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A.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民主政体初步建立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资产阶级地位提高解析 史料反映了各界言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不出 A 项,排除;从舆论上反映不出B 项,排除;据史料“
9、官府” 、 “政党” 、 “报章” 、 “街巷” 、 “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可知,人们普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 C 项正确;史料中反映不出 D 项,排除。答案 C考点二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梳理基础知识一、五四运动(c)1.导火线: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合理要求,5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2.经过(1)爆发: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2)发展:1919 年 6 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
10、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促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4)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二、中国共产党“一大”(b)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时间 内容 意义中共一大1921 年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
11、共二大1922 年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底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五四运动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一 五四运动时期的标语口号和政治漫画6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学生欢呼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读史用史 史料一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彻底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史料,你能得出五四运动的哪些特点?提示: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广泛参与,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初步胜利。史料二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
12、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读史用史 史料二体现了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其中“突破”的表现是什么?提示: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要点二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史料 (2016浙江 10 月选考 T31 改编)五四运动后, 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 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
13、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摘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读史用史 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空间。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提示: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上海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新青年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对全国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精练核心素养7素养 1 时空观念
14、重大事件的历史地理方位1.(2018浙江 4 月选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答案 C素养 2 史料实证五四运动2.(2018金华十校期末调研)“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这段摘自民国时期教育部的条陈描述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一二九运动 B.五四运动C.抵制日货运动 D.新文化运动解析 一二九运动是 1935 年 12 月 9 日,
15、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与材料中“过激派伪说” “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不符,故 A 项错误;由材料中“北京大学”“罢学风潮” “提倡过激派伪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 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学生因政治问题而罢课,并非抵制日货,故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学生没有罢课,故 D 项错误。答案 B素养 3 史料实证中共一大召开的佐证3.(2018绍兴 3 月测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曾为是否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以下简写为“尼”)的照片费尽周折。在当时寻找发现的下列原始材料中,最能佐证尼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张国焘、董必武、刘仁静等
16、在回忆交流中提到尼B.苏联学者 KB舍维廖夫著作中写道:“尼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会议”C.1921 年 7 月初尼和明确参加了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中共一大给共产国际报告中说尼出席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做了宝贵指示解析 中共一大代表提及尼不能说明尼曾参加过中共一大,故 A 项错误;苏联学者著作是二手史料,可能作伪,故 B 项错误;尼和马林合影不能说明其列席中共一大,故 C 项错误;中共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为一手史料,相对而言,可信度更高,故 D 项正确。8答案 D素养 4 历史解释中共民主革命纲领4.陈独秀在 1923 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
17、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解析 由材料“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当时的中共指明了方向,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故 C 项正确。答案 C考点三 国民革命梳理基础知识一、兴起1.标志: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2.地位: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民主革命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