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1.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版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专题检测试卷苏教版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检测试卷(一)(时间:80 分钟 满分:100 分)选择题部分(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抹煞(sh) 煞白(sh)撇下(pi) 撇嘴(pi)B怪癖(p) 自艾自怜(i)引吭高歌(hn) 炫耀(xun)C挚友(zh) 炽烈(ch)翱翔(o) 晨曦(x)D摭拾(zh) 弄堂(ln)摆弄(nn) 自诩(x)答案 B解析 “艾”读 y。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祟高 灰烬 激励 势不两立B沉缅 懊悔 钦佩 完美无瑕C作
2、弊 炫耀 磕跘 汗流浃背D抉择 斟酌 斑驳 怨天尤人答案 D解析 A 项祟崇。B 项缅湎。C 项跘绊。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六月,我们看海去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力的旺盛,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洗礼的企盼与渴望。B人生,有播种的春,有耕耘的夏,有收获的秋,也有在回顾四季的冬。四季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四季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C 沁园春长沙中,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 “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趾高气扬的“同学少年”与被词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
3、明比,而“万类”的自由与被压迫人民的不自由则是暗比。D用诗歌唤起失落,用诗歌展望明天,用诗歌吟唱希望。诗歌是苦难人生的润滑剂,是照亮生活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启明星。诗人郭小川的诗作致青年公民充满深情地表现了激越的时代特征,以极大的号召力,勉励青年人积极投身到水深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创造自己最富有的人生。答案 A解析 B 项“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全不相干。此处应改为“各不相同” 。C 项“趾高气扬”指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为贬义词,此处应改为“意气风发” 。D 项“水深火热”形容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此处应改为“热火朝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沁园春长沙
4、中,毛泽东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B诗歌大量采用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现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C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虽然想象着尘世的幸福生活,并用平白、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每一个人的真挚祝福,但我们仍旧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D 雨巷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构成了一种共同象征性意境,含蓄地暗示出诗人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给人
5、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答案 B解析 A 项偷换主语,应在“宛如”前加“这幅江南秋景图” 。C 项关联词和主语位置不当,“诗人虽然”应改为“虽然诗人” 。D 项语序不当,应把“共同”移至“构成”前。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但是3_,_,_,_,_,_。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朋友圈又具有公共性质不能盲目动指头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在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A BC D答案 C解析 通读语段,本题中
6、陈述对象是“微信朋友圈” ,根据语句逻辑关系和总分关系进行解答,具体每一个句子的含意分析如下:句主要说明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句主要说明在朋友圈要注意公共交往规则和规矩;句主要说明朋友圈有公共性质;句主要说明在朋友圈不能轻易发布信息;句主要说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句主要说明在朋友圈要遵守社交礼仪。通过以上分析,该语段空缺部分前主要介绍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私密性,那么下文要介绍“互联网的开放性” ,和上文衔接紧密的应是。下文应接着介绍“朋友圈的公开性”。基于互联网的特点,所以在朋友圈要遵守社交礼仪。根据关联词“要,还要”可知,与衔接紧密的应是,由于以上原因,所以在朋友圈里发表信息要慎重
7、,不能盲目发布,先后。整个语段的顺序应为。故选 C。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B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C那个时候汽车突然不叫唤了,像死猪那样突然不动了。D这话简直像是我兄弟说的,这话可真亲切。我觉得自己与他更亲近了。答案 D解析 虽然有比喻词“像” ,但不是比喻句。7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江涵秋影雁初
8、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A元宵 七夕 重阳 春节4B春节 中秋 端阳 除夕C七夕 元宵 清明 元旦D元旦 七夕 重阳 元宵答案 A解析 根据诗句中的特定意象来判断。8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C解析 A 项状语后置句, “甚于生”为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句, “弗之怠”为宾语前置。B 项省略句, “再”和“三”后均省略谓语动词“鼓” ;状语后置句, “假借于藏书之家”为状语后置。C 项均为判断句, “也”为判断句的标志。D
9、 项宾语前置句, “谁与”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 “江湖之远”为定语后置。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B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懂个大概。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酒招待他。D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答案 B解析 B 项应翻译为“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一字一句的琐细理解” 。10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 “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
10、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 “绿肥红瘦”中, “绿” “红”分别代替叶和花, “肥” “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答案 D解析 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词语的含义、词语的炼字炼意、词作的思路、词作的表现手法,这些都是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要素。A 项是分析“不消”二字的深层含义,从全词立意看 A 项是正确的。B 项是对炼字炼意的分析,这里“绿” “红” “肥” “瘦”都是借代手法,体现作5者炼字的新奇,历来颇受称颂把玩,分析也是正确的。C 项是对词作思路的概括,词虽
11、简短,却有叙事过程和抒情层次,分析正确。D 项鉴赏的角度是表现手法,作者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并非“直抒胸臆” ,因而 D 项分析不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3 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1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特非凡B无论魏晋 无论:不要说C处处志之 志:记住D寻病终 寻:不久答案 C解析 志:动词,做标记。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专题 一向 青春 举杯 检测 试卷 苏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