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考报告】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必考 加试孔子的生平 b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 c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c考点一 孔子的生平(b)1.少年学礼(1)公元前 551 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2)少年时立志学习礼乐,苦研诗 书 礼 乐 。(3)三十岁时精通“六艺” ,开始收徒讲学。2.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4.献身文教:68 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 。要点 孔子的生平史料明代圣迹图(局部),描绘了孔子周游列国、退修
2、诗书、教授弟子的生活片断。思考(1)图片中,孔子周游列国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图片中孔子退修诗书具有怎样的意义?2(3)孔子周游列国和晚年献身文教体现的共同追求是什么?提示 (1)宣传自己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主张。(2)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 ,是孔子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延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3)实现传承礼乐文化、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过:“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 2 500 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他这样说指的是孔子( )A.开办私学B.开创儒家思想C.提出“礼” “仁” “中庸”等思想D.立志学习
3、礼乐,把“六经”融会贯通解析 孔子把当时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已融会贯通,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钱穆才这样说。答案 D2.(2017浙江慈溪中学模拟)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七十岁时,他主要( )A.热衷于从事政治B.专门研读六艺C.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D.成为以传播周礼为生的儒者解析 孔子 68 岁时回到鲁国,从此放弃为官,专心致志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答案 C考点二 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c)1.政治方面(1)礼恢复周礼:恢复周礼的
4、权威,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3人际关系:以“礼”来规范人际关系,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恪守礼制: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社会秩序:主张“克己复礼” ,匡正社会秩序。(2)仁地位: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内涵:仁就是爱人,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影响: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应用: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仁和礼结合起来。(3)中庸目的: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含义: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才是中庸。方法:“和而不同” 。2.教育方面(1)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贵贱;对学生一视同仁。(2)教学目标“
5、成人”:通过教育,使学生们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 “信” 。“君子”: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独善其身,兼济天下。(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图解历史 礼、仁、中庸的相互关系3.文化方面(1)孔子整理编撰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使中国传统文化绵绵不绝。(2)弟子们把其思想整理成论语 ,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4要点 孔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史料一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国文化史史料二 颜渊问仁。
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史料三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 ,没有社会地位。思考(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根据史料二,概括“仁”和“礼”的关系。(3)史料三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什么变化?(4)依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 。提示 (1)“仁” ,即“仁者爱人” 。(2)“仁”和“礼”是相辅相
7、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复礼” ,才能实现“仁” 。(3)“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 ,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4)孔子整理修订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六经”),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1.(2017浙江温州中学模拟)在孔子诞辰 2 557 周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胡希佳在孔子标准像新闻发布会上说:“更注重体现孔子的思想内涵” ,这里所说的“孔子的思想内涵”主要指的是( )A.“仁”和“礼” B.仁政和教育C.“礼”和教育 D.办私塾教育解析 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 。答案 A2.孔
8、子曾经在杏坛广收门徒进行讲学。下列孔子的教育主张中,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5贵贱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C.当仁不让于师 D.仁者爱人解析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贵贱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故选 A。B 项讲的是教育方法,C 项讲的是对待“仁”的态度。D 项说的是仁的思想的含义。答案 A考点三 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c)1.对中国(1)政治:“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2)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
9、两千多年。2.对世界(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2)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 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要点 孔子思想的影响史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 ,环绕的意思)之。论语史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
10、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史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6全世界观之, 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诸子百家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2)根据史料二,概括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3)结合史料三,说明“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提示 (1)观点:仁,礼,为政以德。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
11、断,儒家学派观点不适合富国强兵的需要,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地位:自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1.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也产生了积极作用。20 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 2500 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这说明( )A.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中国传统文化值得世界各国人民继承C.中国优秀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二 单元 东西方 先哲 课时 儒家文化 创始人 孔子 新人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