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貌形态第二课地貌形态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貌形态第二课地貌形态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貌形态第二课地貌形态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课 地貌形态课标要求(2017 版)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 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江苏课程调整方案(2018 版)本内容为“识别常见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常见地貌是指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教学中可以拓展到地貌成因,但不是重点。教材分析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本课的编写上侧重于作用的成因,已经与新课标要求不符,故而教师应该重新整理,切不可照搬老教材内容。知识学情:地貌形态学生的感知较多,但对于其特点没有很好的归纳。学情分析 班级情况:高一(1)至高一(4)班学生家境富裕,普遍旅游较多,很好的为本课的教学补充了经验背景。1.人地协调观2.综合思
2、维学生能够简单分析指定地貌景观和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能简单概括该地貌的主要特点。3.区域认知 学生能够在中国地图上大致归纳出各区域的典型地貌及其特点。学习目标4.地理实践力学生可以与他人合作利用遥感图像、示意图等工具,对地貌景观深入观察,并设计实验验证其形成过程。教学课时 23 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意图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习重点 1.流水作用下的地貌景观及其特点 2.风力作用下的地貌景观及其特点 学习难点 能准确识根据示意图识别各地貌的成因,并归纳出其特点诵读预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教师可自主的印制一定的诵读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展示导入教师自行选取合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材料
3、,自然导入本课。预习与填空备注与笔记(1)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2分 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火山爆发等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外力作用下塑造的地表形态(注意:看图说话,课本 P32-34+P69-70,注意阅读我的自编材料上的各地貌形态的特点)具体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地区风化作用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4、,形成许多碎屑物质。如石蛋地形、棒槌山。风化壳的基本特征有结构疏松、表层颗粒细、组成物质以黏土和碎屑为主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黄土高原的形成干燥的内陆及邻近地区风力作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 风蚀蘑菇的特点: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干旱、半干旱地区流水沉积出山口:冲积扇、洪积扇 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由高到低,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 特点:地势平坦、宽广。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特点:形态多样且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叉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5、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流水作用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V 形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的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3“千沟万壑”溶蚀(喀斯特地貌)形成石林、溶洞及地下河、漏斗等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可归纳为地表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景观。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冰川沉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 形谷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沉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海浪作用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合作探究1.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高中地理 第二 单元 地球 结构 地貌 形态 导学案鲁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