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中考物理分类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四仪器仪表示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决胜中考)中考物理分类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四仪器仪表示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胜中考)中考物理分类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四仪器仪表示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四 仪器仪表示数题仪器仪表的使用与正确读数,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也是中考必考内容。近几年考题中,仪器仪表的使用、选择、读数以及实验题在中考中均占的比重较大,也是参加中考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和复习的内容。此专题的主要内容有:正确使用和选择仪器仪表,正确读数和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分为: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天平、量杯(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和电压表。在解答仪器仪表示数类题目时,应重点复习以下问题:仪器仪表的测量环境、测量步骤与正确读数。1.测量环境:所有仪器仪表都必须在正确的环境下进行。如: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必须首先调节天平平衡;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
2、电流与电压必须正确连接电路等。2.测量步骤:任何测量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如: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必须按照:调平衡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加减砝码移动游码读数。3.正确读数:读数时,首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读取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后标注正确单位。一、刻度尺21.长度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如图(1)所示。 量 程 ( 30cm)零
3、刻 度 线 分 度 值 ( 1)2数 字 单 位 (厘 米 )图(1)刻度尺(2)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如图(2)中“零刻度线磨损怎么办”),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图(2)中“眼睛如何观察刻度线”)。(4)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 1.5m、35cm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3)所示,上图读数为 3.80cm,下图读数为3.38cm
4、)。图(2)标尺的读取3图(3)刻度尺的读数二、秒表时间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用秒表测量时间,读数时首先要分清分针每圈是多少分,秒针每圈多少秒,每小格是多少秒(分度值),读数方法与刻度尺相同;时间测量的结果是分针读数加上秒针读数。如图(4)所示,由分针可以看出,分针(小针)每转一圈是 15 分钟,每小格式 0.5 分钟。秒针(大针)每转一圈是 30 秒,秒针每小格是 0.1 秒。所以,秒针每转一圈,分钟走一小格。图中分针指在 3.5-4 分之间;秒针指在 10.6 秒,换算成分钟为 0.18 分钟。所以,秒表读数为 3.5
5、+0.18=3.68 分(或者为 3 分钟 40.6 秒)。图(4)三、温度计1.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玻璃管、水银和刻度。常见温度计如图(5)所示。4图(5)常见温度计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如图(6)所示)图(6)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图(6)中温度计的量程为 50,分度值为 0.2),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2)测量时:如图(7)甲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6、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读数:图(7)中温度计读数为: 16.0 。图(7)温度测量要点53.体温计:如图(8)所示,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 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图(8)体温计四、天平1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在生活中,质量的测量还有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秤等等。图(9)常见天平结构图2.天平:图(9)是常见天平结构图。天平由底座、托盘架、托盘、标尺、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
7、、横梁和砝码(砝码未画出)组成。(1)由支点(轴)在梁的中心支撑着天平横梁而形成两个臂,每个臂上挂着或托着一个托盘,其中左边托盘放待称量物体,右边托盘里放砝码,游码则在刻度尺上滑动。固定在梁上的指针在不摆动且指向正中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较小且相等时,砝码质量与游码位置示数之和就是待称物体质量。(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1)测量步骤:简单说就是四个字:“放、调、测、读”。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6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
8、平衡。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图(10)中,右边托盘砝码是 20g 和 5g,游码左侧和“1.6”刻度线重合,所以读数是 1.60g,所以,被测物体质量为:20g+5g+1.60g=26.60g)。图(10)天平读数2)使用天平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保持天平清洁、干燥, 不能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五、量杯(量筒)1.体积测量:体积的测量使用量杯或者量筒。2.量筒的使用:如图(1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
9、筒单位是 ml,1ml=1cm 3,1 l=1000ml=10-3m3;图(11)中,量筒量程 100ml,分度值 2ml);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图(1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 7.0ml)。图(11) 图(12)六、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72.构造:如图(13)所示,弹簧、指针、刻度盘等。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图(13
10、)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进行测量时,应做到:(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7、电流表1.电流测量:测量仪器-电流表。(1)定义: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电流表。常用电流表叫磁式电流表(亦称磁电式表头,由于测量的需要不同,电流表可分为安培表、毫安表和微安表。(2)特点:其内阻很小,可视为零,接入电路中不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2.电流表使用:如图(14)所示。(1)读数时应做到“两看
11、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8图(14)电流表(2)使用时规则: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要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选择量程:如图(14),实 验 室 用 电 流 表 有 两 个 量 程 , 0 0 6A 和 0 3A。 测 量 时 , 先选 大 量 程 , 用 开 关 试 触 , 若 被 测 电 流 在 0.6A 3A 可 测 量 , 若 被 测 电 流 小 于 0.6A, 则 换 用 小的 量 程 , 若 被 测 电 流 大 于
12、3A 则 换 用 更 大 量 程 的 电 流 表 。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八、电压表1.电压测量:测量仪器:电压表,如图(15)所示,符号是 。 V图(15)2.电压表使用:(1)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3V、15V 两个量程)、分度值(3V 量程分度值是 0.1V,15V 路程分度值是 0.5V)。(2)使用规则: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9注意: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
13、烧坏电压表。选择量程:实 验 室 用 电 压 表 有 两个 量 程 , 03V 和 015V 。测 量 时 , 先 选 大 量 程 , 若 被 测 电 压 在 3V 15V 可 测量; 若 被 测 电 压 小 于 3V 则 换 用 小的 量 程 ,若 被 测 电 压 大 于 15V 则 换 用 更大 量 程 的 电 压 表 。3.电 流 表 、 电 压 表 的 比 较 : 见 表 ( 1) 。表 ( 1) 电 流 表 与 电 压 表 比 较 ( 以 表 ( 2) 、 表 ( 3) 为 例 )比 较 内 容 电 流 表 电 压 表符号连接 串联 并联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能量 程 0.6A、3A
14、3V、15V每大格 0.2A、1A 1V、5V每小格 0.02A、0.1A 0.1V、0.5V异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相当于 导线) 很大相当于开路同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 量值4.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损坏;电压表接触不良;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则 故 障 原 因 可 能 是 : 电流表短路 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 3) 电 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10一、刻度尺【
15、典例 1】 (2018娄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长度为 2.2m; B. 通电螺线管左端为 5 极;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N;D. 温度计的读数为 43【解析】A.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1mm,物体的长度为 2.10cm,故 A 错误;B. 根据安培定则,通电螺线管左端为 N 极,故 B 错误;C.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示数为 2N ,故 C 正确;D.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读数为 37,故 D 错误。故选 C。二、秒表【典例 2】(2018广东)如题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cm,如题 16-1 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
16、考点】刻度尺的读数、秒表的读数。【解析】由题图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读数时应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为11起点刻度为 8.00cm,终点刻度为 9.20cm,所以圆形物体的直径是9.20cm8.00cm=1.20cm;图乙中秒表内圈指针指在第 2 条到第 3 条刻度线之间,表明分钟数为 2,而外圈指针指在“20.0”这个刻度上,表明秒钟数为 20.0,所以读数结果为 2min20.0s=140.0s。【答案】1.20;140.0(或 140) 。三、温度计【典例 3】(2018常德)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解析】重点是温度计的读数,要先看清楚分度值,且要注意液面在 0以上,还是以下,
17、有时不显示 0,但示数越往下越大,也是负数,要注意。如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面位于 0以下,读数为负值,所以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答案】2。四、天平【典例 4】(2018龙东)如图甲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质量为 g。【解析】 (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12位。因此物体的长度为 3.25cm;(2)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为 m=100g+50g+20g+5g+3.8g=178.8g。故答案为:3.25;178.8。五、量杯(量筒)【典例 5】 (2018吉林)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
18、验中:(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该讲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处;(2)如图是小明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则该液体的体积_cm 3,密度为_g/cm 3。 (1mL=1cm 3 )【解析】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注意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如天平的使用、读数,量筒的使用读数,都是常考的内容,注意熟练掌握。(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该讲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2)如图是小明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 ;烧杯的质量为: ;量筒中的液体质量为: ;如图量筒的分度值为 2ml,该液体的体积: ;13液体的密度为: 。
19、【答案】 (1)零刻度;(2)30;(3)0.8。6、弹簧测力计【典例 6】 (2018吉林)测力计是测量_(选填:“质量”或“力” )的大小的仪器;在如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N。【解析】测力计利用弹力及二力平衡的原理,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在如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指针位置在 4N 下面的第二小格,所以读数是 4.4N。点睛:重点是测力计及其读数,注意读数时先看清楚量程,弄清楚分度值再读数,不要小看了读数,在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答案】 (1)力;(2)4.4。7、电流表【典例 7】 (2018深圳)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了 2 节新干电池、电流表
20、、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阻值为 10、20 和 40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将实物图(图乙)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_;(2)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处,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14(3)排除故障后,更换不同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填入下面表格第一次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A。实验过程中应保持电压表示数为_V不变。(4)由表中数据可能: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选填“配比”或“反比” )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所选用的滑动
21、变阻器可能是_(选填“A”或“B” ) 。A “50 0.5A” B “10 1A”【解析】 (1)根据“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这一要求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2)若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由此判断出故障;(3)先看电流表量程,再读数,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压;(4)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5)根据表格中数据,用公式 计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U=IR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求出当最大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最大阻值确定变阻器的规格。15解答:
22、(1)根据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可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左下角接线柱连入电路,上面两个接线柱任选一个,答案如下图所示:(2)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为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可以与电源的两极接通。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3)电流表使用的是 0.6A 量程,此时示数为 0.2A,在研究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电压是相同的,所以电压为 ;U=IR=0.2A10=2V(4)由表中数据,根据欧姆定律 ,即电流与电阻之积UR=IR=0.2A10=2V为一定值,故可得结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
23、电阻成反比。(5)由(4)知,电压表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UR=IR=0.2A10=2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 ,变阻器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 倍,根U滑 =UUR=3V2V=1V1V2V据分压原理,当最大定值电阻连入电路中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1240=20即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 20 欧,因此选择滑动变阻器 A。故答案为:(1)如图;(2)定值电阻断路;(3)0.2;(4) 2;(5)反比;(6) A。八、电压表【典例 8】 (2018广东)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V;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_,电压表示数将_。 (后两空选填“变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决胜 中考 物理 分类 解读 强化 训练 专题 仪器仪表 示数题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