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面对现实的智慧6淳于髡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面对现实的智慧6淳于髡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面对现实的智慧6淳于髡学案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6 淳于髡学生用书P 56P 57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操一豚蹄、酒一盂, 祝曰 祝:祷告B六博投壶,相引为曹 引:邀请C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可:可以D恶能饮一石哉 恶:怎么解析:选 C。可:大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C。C 项,连词,那么。A 项,副词,将要;连词,况且。B 项,介词,用;连词,来。D 项,动词,到;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髡窃乐此A不鸣则已,一鸣惊人B先生少之乎C
2、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D楚闻之,夜引兵而去解析:选 B。B 项与例句都是意动用法。A、C 两项都是使动用法,D 项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三年不蜚又不鸣B见道傍有禳田者C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D不过一斗径醉矣解析:选 D。A 项, “蜚”通“飞” 。B 项, “傍”通“旁” ,旁边。C 项, “溢”通“镒” ,古代的重量单位。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3、“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汙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
4、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A数使诸侯 数:屡次B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朝:朝拜C赍金百斤 赍:赠送D冠缨索绝 索:尽解析:选 B。朝:使动用法,使朝拜。 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Error! Error!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选 D。中的“说”意为“劝说” ;中的“说”意为“说法” ;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淳于髡人生得矮小而胸有奇才,以博学、滑稽、善辩著称。他两次巧谏齐威王,解除了国难。B淳于髡寓
5、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之中,表现了过人的胆识和才智。C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也是值得称道的。D齐威王善于用人,淳于髡敢于直谏,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 解析:选 D。D 项“善于用人” “敢于直谏”不准确。 “良臣遇明君,统治才能巩固”文中无此意。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译文:_(2) 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译文:_答案:(1)各级官吏处理政事懈怠混乱,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2)淳于髡辞别动身,到了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
6、裹有皮革的重战车。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3 题。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 ,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
7、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 ,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选自明史张淳传)3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浸:渐渐B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 通盗:与盗贼勾通C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面对 现实 智慧 淳于 髡学案鲁人版 选修 史记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