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辽宁省大连市一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第卷 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公羊传是诠释春秋的一部著作,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经典注疏之作中显现了独特的诠释特色。它的解经模式不仅带领公羊学家在思想创新上不断前进,也影响了历代为关注现实需求而重新诠释经典的思想家们。 公羊传对春秋的诠释无疑是极为成功的,这使它从儒家经典中第一个脱颖而出,对西汉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公羊传与同是诠释春秋的左传结出了完全不同的成果。 左传努力丰富春秋记述极为简略的史事,带给人们一部文字
2、生动、叙事翔实的史学作品。而公羊传大力阐发春秋简约文字下所蕴含的义理,带给人们一部讲述礼义、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哲学作品。同一部典籍,诠释者的诠释目的不同,对典籍性质的认识就不同,其切入的角度也必不相同,其诠释出来的成果也就会存在根本差异。 毋庸置疑, 春秋文本的外在特征表现为一部编年史,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这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而公羊传要把春秋看成是一部哲学著作,说孔子是借鲁国的史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这样, 春秋的文本性质就由史学转向了经学。文本性质转换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诠释导向的转化,诠释者将沿着新的方向去诠释文本,所以公羊传就不再关心春秋里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而以探
3、究春秋大义为职志。 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的转换之所以可能实现,实际上是预设了一个前提,即春秋之中存在着“微言大义” 。所谓“微言” ,就是隐晦的文字,即指春秋文字的实际意义无法从文字表面获得;“大义” ,就是指春秋表面文字下所蕴含的孔子的思想和理念。 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的转换以春秋存在微言大义为前提,同时也以揭示春秋微言大义为目的。文本性质转换以后, 春秋其文、其事在诠释者看来就只是寄寓大义的载体、探询大义的线索而已。如隐公三年“癸未,葬宋缪公” , 公羊传叙述了宋宣公不遵循传位于子的正道而传位于弟,最终导致宋国祸乱的故事,并提出了对后世影响- 2 -很大的“大居正”说。 春秋其文、其事既然
4、只是线索,那显然春秋的文本在公羊传看来就不对历史真相负责,有可能不是真实的记述,都是为背后隐藏的大义服务的。董仲舒即言:“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其书人,时易其名以有讳也说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 ”(春秋繁露玉英 )因而, 公羊传虽然也经常补充一些史料,甚至有时还提供一些记载翔实的独家史料,但总体来说公羊传对史实不是那么关注,它完全是以揭示春秋微言大义为职志而展开对春秋的诠释,有时候它必须随着春秋的“委曲” ,不惜扭曲史实来成全义理的传达。 (编自郑任钊的诠释模式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公羊传和左传一 样,是一部诠释春秋的注
5、疏之作,两者却完全不同。 B.公羊传的脱 颖而出影响了西汉的政治和社会,所以它对春秋的诠释无疑很成功。 C.左传旨在丰富春秋的史事,是史学作品,而公羊传则并不那么关注春秋的史实。 D.春秋文本的外在特征是一部编年史,而实际上内在的文本性质却是一部经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旨在分析公羊传的独特诠释模式阐发春秋蕴含的义理。 B.文章将公羊传与左传对比,证实两者诠释的成果存在根本差异。 C.文章先阐释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转换的后果,后分析该转换实现的前提。 D.文章举例证明了春秋其文、其事可能不是真实记述,只是公羊传的线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6、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公羊传以探究春秋大义为职志,没有左传那样的文字生动、叙事翔实的史料 B.因诠释目的不同,对同一部典籍性质的认识、切入角度、诠释成果都可能不同。 C.公羊传是一部阐发春秋义理,讲述礼义、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哲学作品。 D.春秋的“微言大义”是指它文字隐晦,其实蕴含着孔子的思想和理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一匹马两个人迟子健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3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
7、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
8、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 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 下了车,他先用手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 ”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 老头子叫道。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
9、,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10、 4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晃到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完结算了。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A.开头一段如特写镜
11、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B.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C.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D.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明。E.本文讲述了一匹马和两个人的故事,老人和老马相伴的平静生活被一块石头突然打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却耐人寻味。5.小说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 ,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
12、分)6.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小说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可爱梁宗岱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化界,梁宗岱算是浪尖上的人物。他祖籍广东新会,聪颖早慧。有一次,一群记者登门访问在文坛崭露头角的诗人梁宗岱,前来开门的是一个小孩,问: “你们找谁?” “找你爸爸梁宗岱。 ”“我就是梁宗岱。 ”开门的小孩说。此时梁宗岱十六岁,还是个中学生呢。- 5 -梁宗岱 1923 年被保送岭南大学文科,第二年赴法国留学。留法期间,他与法国象征派诗歌大师瓦雷里的相识相知,以及从罗曼罗兰口中所
13、获的赞誉,成为他终身受用的人生经历。梁宗岱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法文系主任兼教授,同时兼任清华大学讲师,年方二十八岁。l941 年至 l944 年受聘于复旦大学,任外国文学系主任,跻身于著名教授、学者行列。梁宗岱性情放达可爱,诗人彭燕郊有篇写梁宗岱的文章,题目就叫可爱的梁宗岱先生。梁宗岱的可爱,主要缘于他的好辩,而且他与人争辩的缘由,多是纯粹的理论问题。1931 年 1 月,徐志摩等人创办的诗刊创刊,上海新月书店发行。创刊号发行不久,远在柏林的梁宗岱写信给徐志摩,谈论他对诗刊的看法。信末,梁宗岱说:“这种问题(即诗)永久是累人累物的。你还记得么?两年前在巴黎卢森堡公园旁边,一碰头便不住口地啰唆了三天
14、三夜,连你游览的时间都没有了。 ”20 世纪 30 年代的北大教授温源宁,在他那本用英文写的不算知己中,则留有梁宗岱与人争辩时的生动描述:“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起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题目呢,恐怕最难对付的就是朗弗罗和丁尼孙这两位诗人的功过如何。要是不跟宗岱谈 ,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大连市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10 月月 考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