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四生活与哲学第18课时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讲义.doc
《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四生活与哲学第18课时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分突破第一篇考点练讲专题四生活与哲学第18课时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讲义.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四 生活与哲学第 18 课时 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备考导航考点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真题分布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b判断题(2016,4 月,ET8)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a判断题(2017,4 月,T8、2016,10 月,T8)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b判断题(2017,11 月,T8、2018,11 月,T8)选择题 (2016,4 月,T2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b判断题(2018,4 月,T8、2015,10 月,T8)选择题 (2017,4 月,T32、2016,10 月,T27、2015,10 月,T28)辩
2、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a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选择题 (2017,4 月,T27、2015,10 月,T29)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c选择题 (2018,4 月,T26、2016,10 月,T28、2018,11 月,T27)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选择题 (2016,4 月,T29)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 b判断题(2017,11 月,T9)选择题 (2017,4 月,2T29、2018,11 月,T26)物质决定意识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综合题2016,10 月,T39(2)意识的作用一
3、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选择题 (2017,11 月,T27、2016,10 月,T3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1.(20164 月浙江选考,8)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解析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答案 F2.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
4、、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符合题意;观点错误。故选 A。答案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3.(20174 月浙江选考,8)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解析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答案 F4.(201610 月浙江选考,8)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 )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题中表述过于绝对。答案 F5.19 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
5、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 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3指导作用 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哲学A. B. C. D.解析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一个科学家玩乐的艺人”表明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符合题意;说法明显错误。答案 B特别提醒 正确认识哲学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 ,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轻视哲
6、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6.(20184 月浙江选考,8)哲学需要反思,需要认识“思想” 、认识“认识” ,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解析 哲学需要反思,但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思想” “认识” ,是错误的。答案 F7. (201811 月浙江选考,8)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解析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都是不可知论。答案 F8.(201510 月浙江选考,8)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解析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故观点错误。答案 F9.(201
7、610 月浙江选考,27)哲学的两大阵营是指(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大阵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答案 C10.(20164 月浙江选考,28)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彻底的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C.不彻底的可知论 D.可知论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问题。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4可知之物,属于可知论观点,D 符合题意,A、B、C 排除。答案 D11.(201510 月浙江选考,28)我国哲
8、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选 C。答案 C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12.(20174 月浙江选考,27)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 )A.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C.把意识当作世界的终极存在D.只见绝对运动不见相对静止解析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反映了辩证法运动变化的观点,B符合题意;
9、A 反映的是唯物论观点,C 反映的是唯心主义观点,D 反映的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答案 B13.(201510 月浙江选考,2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者相互包含,故舍去。符合题意。答案 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14. (201811 月浙江选考,27)人工培育珊瑚苗,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如今却在中国南海变成了现实。陈宏和他的团队经过三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成功掌握无性繁殖珊瑚技术,
10、种下 16 万余株珊瑚,在海底“造林” ,使我国在珊瑚繁殖成活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表明( )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5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客观世界D.人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认识和利用规律,A 项不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 项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D 说法错误。答案 B15.(20164 月浙江选考,29)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生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
11、内部的 Nanog 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在客观面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 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有关知识。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 Nanog 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表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强调事物发展的规律,排除。答案 D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16.(201711 月浙江选考,9)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
12、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解析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答案 T17. (201811 月浙江选考,26)宋代文人在科举考试落第后,往往借助诗歌来表达心情。从这些落第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落第后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或乐观进取。同样的落第,不一样的心境,表明( )A.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解析 落第者不一样的心境反映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D 项正确。意识具有能动6性,认为意识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的说法是错误的,C 不选。A、B 本
13、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 D意识的作用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18.201610 月浙江高校选考,39(2)看着朱婷和林莉们齐刷刷抬脚轻叩冠军奖台,正在备考的我,眼泪夺眶而出、肆意流淌。略显稚嫩的中国女排从逆境中奋起,杀透重围,最终夺取里约奥运金牌,靠的不只是一流的技能,更是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场上场下,教练队员,在国旗下集结,为祖国而征战;团结如一人,配合似双手;无论对手如何强大,都毫不畏惧,敢于亮剑;不管比分落后多少,都每球必拼,决不放弃。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教练组审时度势,合理调配阵容、打法和战术,通过精妙的指挥贯彻自己的意图;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
14、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我也该振作起来了。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意识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应能明确意识作用的具体内容(对认识世界的作用、对改造世界的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其次考生应具体解读材料,找出体现以上知识的关键词句,然后再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答案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教练组审时度势,合理调配阵容、打法和战术,通过精妙的指挥贯彻自己的意图,队员们将教练组的意图变成精彩的比赛过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队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
15、斗志、如虹的气势,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19.(201711 月浙江选考,27)漫画塑造(作者:盖桂保)启示我们(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全面认识客观实际C.要坚持解放思想D.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7解析 本题属于漫画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漫画的主旨,漫画反映一位雕刻者用一块石头来雕塑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但他只从一个角度来雕塑,所以怎样努力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终的失败就在于他没有全面认识客观实际,故选 B。A、D 与题意不符;C 不是雕刻者所犯的错误。答案 B20.(201610 月浙江选考,31)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力求扶
16、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是因为(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具有不同的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意强调扶贫工作要精准,这是为了从不同扶贫对象的特点出发进行扶贫,这一做法的依据在于物质客观性原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并不是精准扶贫的直接哲学依据,故不选。答案 C特别提醒 正确理解实事求是(1)实事求是
17、:“实事”是指客观事物, “求”是指去认识, “是”是指规律。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2)如果材料能够体现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则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同时也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易错点 1 错误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提醒 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是朴素的、零散的,人人都有;哲学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哲学是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矫正训练 1 (考查科学精神)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18、“慢旅游” “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8解析 由人们接受了“慢生活”的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的行列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这充分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 项符合题意。B 项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 项颠倒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D 项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答案 A易错点 2 颠倒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提醒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矫正训练 2 (
19、考查科学精神)“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功能解析 回答引文型题目重在理解引文含义,李振声的观点体现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D 项正确。A 项错误,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 项错误,哲学研究事物的共性,它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 项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
20、D易错点 3 错误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前者是一般哲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问题。矫正训练 3 (考查科学精神)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答案 D易错点 4 混淆哲学的基本派别提醒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物
21、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9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矫正训练 4 (考查科学精神)“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解析 题干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用道来概括这一过程,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 项强调静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不符合题意;B 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D 项虽然强调运动,但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22、C 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符合题意。答案 C易错点 5 错误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提醒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矫正训练 5 (考查科学精神)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解析 “银幕上人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9 高考 政治 二轮 复习 高分 突破 一篇 考点 专题 生活 哲学 18 课时 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论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8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