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虔州艺术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江西省虔州艺术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虔州艺术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虔州艺术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 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每题 3 分,共 9 分)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 “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这种阐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仍需略作辨析,以期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平则鸣”的原意。“不平则鸣”一语的原意是什么呢?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则送孟东野序中就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 ,而文中却
2、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等为“善鸣者” ,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而且文中还说“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等等,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韩愈此文是否有矛盾,关键在于“不平”一词的内涵。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 ”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我以为, “平” ,是指平常、平静、平衡、平凡等;“不平”则是指异乎寻常的状况,既可指事物受到压抑或推动,也可指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或充满矛盾的状况。总之“不平”所指甚广,并不特指逆境;“不平则鸣”应是
3、指自然、社会处于不寻常的状况之时,个体的“人生”一定会有所表现。当人类社会处于变革动荡之时,总是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物。这可以是盛世,如唐虞的皋陶、大禹、殷商的伊尹、周代的周公;也可以是乱世衰世,如“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 ;“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 ”;“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 。可以“以道鸣” ,如孟子、荀子;可以“以术鸣” ,如杨朱、老子、韩、张仪、苏秦;也可以以诗文鸣,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但不知道老天爷是让他“鸣国家之盛”呢,还是“使自鸣其不幸” ,不过不管哪种情况都不会影响孟郊的“善鸣 ”,所以劝他不必为处境顺
4、逆而“喜” “悲” 。为什么后来的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 2 -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其诗多是贫寒之声,而韩愈对之也寄以深厚的同情。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 ”动荡的时代为诗人提供创作的题材和动力,故往往产生感荡心灵的作品,这固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一个繁荣昌盛又比较自由的时代,也可以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来“鸣国家之盛” 。中国古代的隆汉盛唐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就诗人创作而言, “穷而后工”固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达者只要不是过着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只要能敏锐地把握时代与生活的变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完全可以写出好作品
5、。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文学 批评研究中, “不平则鸣”通常被用来形容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 B. 韩愈送孟东野序中,关于“不平则鸣”的阐释存在很多难以解释甚至矛盾的地方,宋代学者洪迈就曾明确地指出过这一点。C. “不平”的内涵很广泛,可指事物受到压抑或推动,也可指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或充满矛盾的状况;总之,可以指各种异乎寻常的状况。 D. 要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平则鸣”的原意,就不能将其与“发愤著书” “穷而后工”等理论简单划上等号,需要作进一步的辨析。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只有我们全面准确地理
6、解了“不平”的含义,才能够清楚地把握和理解韩愈送孟东野序中对于“不平则鸣”的态度和观点。 B. 钱钟书先生对“不平”的解释,很有见地,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韩愈“不平则鸣”的原意。C. 韩愈送孟东野序中列举的唐虞皋陶、大禹、殷商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人物,可以见出“不平”所指甚广,并不特指逆境。 D. 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而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韩愈对他非常同情,因此,韩愈的“不平则鸣”本来就偏于不幸、愤懑这方面的含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通过称赞孟郊的“善鸣”来劝其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 “悲” ,并没有单纯强调
7、孟郊人生的“不幸” 。 B. 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 ,与将“不平则鸣”的理解偏重于不幸、愤懑- 3 -这一方面的观点有一定的共通之处。C. 动荡的时代,往往产生感荡心灵的作品;同样的,一个繁荣昌盛又比较自由的时代,也一定会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来“鸣国家之盛” 。 D. 达者如果过着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不能敏锐地把握时代与生活的变化,也难写出好的作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4 分)一条鱼的狂奔周海亮他的手里提一个沉甸甸的冲击钻,腰间别一个丑陋并陈旧的卷尺。不远处的长椅上,坐着几个等车的人。那里还有一个空位。他需要一个位子,可是他不敢走过去。他已经累了一天。他把自己悬挂在接近竣工的
8、楼房外墙,用极度别扭的姿势把坚硬的混凝土外壳打钻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这是他在城市里糊口的惟一本钱和留下来的全部希望。有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一条离开了河川,在陆地上奔跑的鱼。他必须不停地狂奔,用汗水濡染身体。他不敢停下来。太阳会把他烤干。已经疲惫到极致,他的两腿仿佛就要支撑不住他瘦小的身体。他不断变换着站立的姿势,使自己舒服或者看起来舒服一些。没有用。腿上的每一丝肌肉都在急速地蹦跳和抽搐。这些微小的抽搐几乎要牵着他,奔向站牌下的那一个空位。姑娘坐在那里,空位在姑娘身边。姑娘的额头洒着几粒赭红色的迷人麻点。姑娘的眉眼描得细致迷人。姑娘穿着很长的黑色皮靴,很短的黑色皮裙。皮裙和皮靴之间,露出
9、一截令他眩晕的圆润的大腿。他看了姑娘很久。他是用眼的余光看的。城市生活让他习惯了用余光观察所有美好的东西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不动声色。有风,姑娘身上的香味不断飘进他的鼻子,让他宁静、安逸、幸福和自卑。他上了公共汽车,投下一枚硬币。他希望得到一个位子。他果真得到了。是公共汽车的最后一排,他冲过去,把身体镶在上面。他几乎在那个巴掌大的硬椅上平躺下来。他是那么疲惫,坐着有多么幸福。香味再一次钻进他的鼻子,轻挠 着他,让他打了一个羞愧的喷嚏。他把脑袋转向窗外,眼睛却盯着姑娘锦缎般光洁的皮肤。当然是用余光,他的余光足以抚摸和刺透一切。他再一次变得不安起来。他挺了挺身子,坐得笔直。车厢里越来越拥挤。所有站
10、着的人,都在轻轻摇摆。姑娘倾斜着身子,一只手扶住身边- 4 -的钢管。姑娘的旁边站着一位男人,身体随着汽车的摇摆,不断碰触着姑娘。他的脸红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男人,好像他攥着的,不是冷冰冰的冲击钻,而是姑娘甜藕一样的胳膊。他看到姑娘扭过头去,厌恶地看看男人。男人尴尬地笑,做一个无奈的表情。姑娘没有说话,她小心并艰难地使自己和男人之间闪出一条狭窄的缝隙。汽车突然猛然摇晃,姑娘的努力顷刻间化为泡影。现在她和男人,再一次贴到一起。于是他站了起来。他对自己的举动迷惑不解。他对姑娘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他想他应该说出了这句话,因为他的嘴唇在飞快地抖动。姑娘看看他,懵懂的表情,似乎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只
11、好指指自己让出来的位子,他对自己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姑娘瞅瞅他,再瞅瞅那个空位,再瞅瞅他。姑娘把头重新扭向窗外。姑娘没有动,也没有理他。姑娘说,哈。他的表情便僵住了。他感觉自己被当众扒光了衣服,所有人都在细细研究他身上每一个肮脏的毛孔。他没有坐下。他把脸扭向男人。他对男人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轻轻颤抖。那是哀求的调子,透着无比的卑微和真诚。男人笑了。他不知道男人为什么笑,但男人的确笑了。男人的脸上瞬间堆满了快乐的细小皱纹。男人没有动,甚至没看那个空位。男人盯着他。男人说,哈。声音是从鼻子挤出来的那声音有些失真。他有一种强烈的想哭的冲动。那座位就那样空着,没有人去坐。包括
12、他。很多人都在看他,面无表情。他感觉自己被他们一下一下地撕裂开来,每个人都拿到其中一块,细细研究。他提前两站逃下了车。他提着那个沉甸甸的冲击钻,慢慢走向宿舍。他感到很累,似乎马上就要瘫倒。他经过一个报摊,停下来。他把眼睛贴上了当天的晚报。他对晚报并不感兴趣。他只想知道现在离过年,还有几天。他把冲击钻换到另一只手。他感觉自己是一条即将脱水的鱼,正被太阳无情地炙烤。他想明年,自己应该不会再来这个城市了。因为在乡下,淌着一条温暖的河。一缕熟悉的清香悄悄钻进他的鼻孔。他没有转身,继续盯着那张晚报。突然他再一次紧张起来,他感觉姑娘就站在不远处,盯着他看。他转过身。他第一次面对姑娘。他看到姑娘迷人的脸。他
13、的身体开始战栗不安。姑娘说刚才是你吗?他点点头。姑娘说哦,转身走开。姑娘走了几步,再一次停下。姑娘扭过脸,说,谢谢你啊。然后转身,走进一家服装店。他开始了无声的狂奔,泪洒成河。他感到安静和幸福。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在炙- 5 -热的陆地上不停地奔跑。他不能停下,他需要汗水和眼泪的濡染。他想他明年,可能,还会留在这里。他知道这个城市需要他,用极度别扭和危险的姿势,将坚硬的混凝土外墙,钻磨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的外貌与动作描写,交代了“他”的农民工身份。突出了他工作的艰辛和劳累。B. 习惯用余光观察美好,香味引
14、发羞愧的喷嚏表明“他”在城里遭遇的嘲笑、歧视不止一次,所以不再敢直视美好,只好把爱意深藏心底。C. 他把座位让给男人,是想化解被人误解和鄙夷的尴尬,证明自己没有“肮脏”动机,同时也想帮助姑娘摆脱男人的骚扰。 D. 姑娘对“他”由拒绝好意到感谢相助,暗含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同情与颂扬,借此衬托了农民工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质朴善良。5、小说设置“男人”这个形象有哪些作用?(5 分)6、小说三次提及他感觉自己像“一条鱼” ,但每一处都表现了主人公不同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3 题,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2015 年是“十二五”规划
15、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 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 、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2015 年, “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 2014 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16、6 -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材料三: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
17、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子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 7 -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城,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18、,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 “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应全部转型为新兴媒体。C. 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8、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2015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
19、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 344 亿元,网店渠道达到 280 亿元。 B. 实体书店在经历了 2010-2015 年“增速下降-负增长一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C. 2010-2015 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 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 2014 年实现了 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 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 0.29%。E、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
20、一种主流。9、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4 分)二、古诗文阅读(共 30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8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 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 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
21、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莲开水香之宾友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 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濫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
22、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 , 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选自白居易集【注】鞠:皆,尽荐:连续覙缕:逐条陈述10、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C.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
23、然 D.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蓬灜,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B. 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C. 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9 -D. 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记叙白蘋洲等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
24、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体合,言简意赅。 B. 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C. 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D 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2)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二)诗歌鉴赏(共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盆池郑獬绿发柔莎碧甃 连,湛如蛟穴贮寒泉。谁将宝镜遗在地,照见浮云浸破天。数鬣游鱼才及寸,一层绿荇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艺术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