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 平抛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C. 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答案】C【解析】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则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选项 A 正确;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故一定是匀变速运动,选项 B 正确;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不一定也是直线运动,例如平抛运动,选项 C 错误;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选项 D 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 C.2.
2、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A. 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B. 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C. 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D. 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答案】D【解析】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故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D 正确3.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为 3m/s,角速度为 6rad/s,则下列相关计算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1.5ms 2B. 物体运动的圆周半径为 2mC. 物体在 1s 内发生的位移为 3m- 2 -D. 在 01s 内物体通过的弧长为 0.3m【
3、答案】D【解析】根据 v=r 知, ,向心加速度 故 AB 错误物体在 1s 内通过的弧长 s=vt=31m=3m,位移的大小等于弦长,小于 3m故 C 错误;物体在 0.1s 内通过的弧长 s=vt=30.1m=0.3m,选项 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这些物理量的公式,并且知道它们的联系4. 小明站在电梯里的体重计上,体重计的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A. 电梯匀速上升 B. 电梯减速上升C. 电梯加速下降 D. 电梯减速下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体重计的示数增大,故小明处于超重状态,小明受到的加速度是向上的;A 中的加速度
4、为 0,A 不对;B 与 C 的加速度方向都是向下的,故 B、C 均不对,D 的加速度是向上的,故 D 是正确的。考点:超重现象。5.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 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 ac 和 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30和 60,则 ac 绳和 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A. mg, mg B. mg, mgC. mg, mg D. mg, mg【答案】A【解析】对结点 c 受力分析,受到三根绳子拉力,将 Fa和 Fb合成为 F,- 3 -根据三力平衡得出:F=F c=mg;已知 ac 和 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30和 60,所以=30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得出:F a=F
5、cos= mg;F b=Fsin= mg;故选 A点睛:该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对结点 c 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状态条件解决问题;力的计算离不开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6. 如图所示,翘翘板的支点位于板的中点,A、B 两小孩距离支点一远一近。在翘动的某一时刻,A、B 两小孩重心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 B,角速度大小分别为 A、 B,则( )A. vAv B A= BB. vA=vB A BC. vA=vB A= BD. vAv B A B【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两小孩绕同一点转动,故角速度相同,即 A= B;由于两人的转动半径不等,根据 v=r,可知 vAv B,选项 A 正确.考点:角速
6、度;线速度.7.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体 A、B 置于光滑有挡板的 30斜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A、B 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拉 A 使其沿斜面缓慢向上运动,直到物块 B 刚要离开挡板,在此过程中,A 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 4 -A. B. C. D. 【答案】C点睛:本题中物体缓慢运动,故可作为平衡处理,同时注意明确弹簧开始时处于压缩状态,而最后处于伸长状态,故弹簧的长度的增加量应等于原先弹簧的压缩量和最终弹簧的伸长量之和8. 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 车速越大,它的惯性
7、越大B. 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 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D. 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答案】BC【解析】A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 A 错误, B 正确;CD.车速越大,所需制动距离越大,与物体惯性的大小无关,所以 C 正确, D 错误。故选 BC.点睛: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大小的唯一的量度- 5 -9. 如图所示,物体 A 静止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 30增大到 45,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B. A 对斜面
8、的压力减小C. 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D. A 受到的摩擦力增大【答案】BD【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 ,物体 A 的重力为 G,物体 A 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在垂直于斜面方向: N=Gcos ,在沿斜面方向: f=Gsin ,当斜面倾角 由 30增大到 45时, cos 减小, sin 增大,则 N 减小, f 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A 对斜面的压力减小, A 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增大,故 BD 正确,AC 错误。10.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A. 在
9、2s4s 内,力 F 不变B. 在 4s6s 内,力 F 为零C. 在 02s 内,力 F 逐渐变小D. 在 02s 内,力 F 逐渐增大【答案】AC【解析】在 2s-4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F 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力 F 保持不变,故 A 正确;在 4s-6s 内,物体匀减速前进,拉力可能不为零,但一定小于摩擦力,故 B 错误;v-t 图象上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在 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变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得 F=mg+ma,可知拉力 F 逐渐变小,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AC.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关键要明确 v-t 图象
10、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运用牛顿第- 6 -二定律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二、填空题11. 一条河宽 200m,水流的速度为 3 m/s,船相对静水的速度 5m/s,要想渡河的时间最短,渡河的最短时间是_s;此时船沿河岸方向漂移_m。【答案】 (1). (1)40 (2). (2)120【解析】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有: 根据运动的合成,可知此时船沿河岸方向漂移的距离为:x=340m=120m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以及知道静水速度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12. 某同学在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组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所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 3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昌市 第十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