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奥赛、实验、重点、特长,含解析).doc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奥赛、实验、重点、特长,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奥赛、实验、重点、特长,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上饶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下的实践概念。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但在人们的社会
2、生活实践中,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关系居多数,因而信对于人生更重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伦,却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在他看来, “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朋友乎!”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平等 ,二曰自由 ,三曰节宣惟意 。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
3、处世之基,人而无信,则寸步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儒家运用信的概念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我国传统政治伦理一直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不仅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先秦诸子百家都关心和认同信的观念,儒家关切尤甚。信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构成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社会能够基本做到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都受赐于儒家之信的观照和浸润。信不仅是传统社会坚守的
4、伦理准则,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規范,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和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的伦理道德原则。- 2 -(摘编自夏海儒家之信所蕴含的现代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诚是自然法则,信是做人的准则,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B. 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C. 儒家把信运用于政治领域,是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D. 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把“诚”和“信“两个概念做了比较,阐明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B.
5、 文章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平等的。C. 文章第三段分别从信是立身处世之基和信是治国安邦之道两个角度阐述了信的意义。D. 文章使用了比较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早期儒家思想中, “诚”和“信”是两个意义高度重叠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B. 信是任何一种社会都必需的道德原则,人如果没有信,则难以立足于世。C. 诚信治国,统治者首先要做到讲信用、守信诺,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D. 儒家之信是传统社会基本能够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前提。【答案】1. D 2. B
6、3. C【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 “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错误,选项强加因果,诚与信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文章第一段说的是“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 ,由此可知, “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是对“诚与信,是天道
7、与人性的关系”的诠释。B 项, “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错误,从文中来看, “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强调的,并非“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的实质” 。C 项, “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说法绝对,原文“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 “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 。故选 D 项。- 3 -【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8、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 项, “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平等的”错误,从文中来看,谭嗣同的事例源自第二段,文中说“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 ,由此可知,文中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故选 B 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
9、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 项, “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错误,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文章第三段说“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 ,把“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 ,才“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故选 C 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
10、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
11、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4 -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
12、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命运的颜色左岸贾艺震是一个从加格达奇来到大连这个海滨城市的青年,相貌一般,但他的美髯黝黑生动,在朝阳的作用下,常常发出针尖一样的光亮,颇有几
13、分艺术家气质,弥补了他的不足。大学毕业后,在这旮旯儿找了一份工作,勉强糊口,也算平安无事。话又说回来了,他偏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年轻人,女作家张爱玲的一句名言:成名要趁早。他已把这句话文身在自己的右胸上。几年下来,他参加过歌手比赛,在舞台上给钢琴家翻过五线谱、当过拳击陪练、背过著名老画家去深山写生、搞过几项民用技术专利,等等。几乎转了一圈,都没有成功,依然过着一个人吃饱了饭不想家的小日子。 那天,他在电视看到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就因为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而蜚声中国文坛,受到四面八方邀请,五冬六夏总是载誉而归,粉丝更是不计其数,真让人羡慕。他忽然想到,我来扮演一把残疾人不行吗?权当体验体验生活。贾艺震是个
14、急性子,说干就干,立马辞去了工作。他先给自己埋了一个伏笔:报名参加了“户外魔鬼野营训练活动” ,期间假装不慎摔到谷底,其实只是膝关节一点皮肉划伤,住了几天医院,回来,他拄起了双拐,一副要死要活的痛苦样子。他的几个要好的朋友再看到贾艺震时,他已经坐到崭新的轮椅上了。 开始贾艺震很不习惯,一天长时间地呆在轮椅上,回到自己租赁的小屋,再站起来,腿- 5 -麻酸酸的痛,想走几步还真有些吃力。他几次想打退堂鼓,最终还是被他那股犟劲给顶回去了。 眼下,贾艺震面临的问题是向哪方面发展。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唱歌,因为权衡起来,这几年只有参加区里歌手比赛为他赢得了一点荣誉,也仅此而已。他的声线很像郑智化,过去
15、也唱过像什么水手啦、 星星点灯啦说练就练,他的颇具天分的歌声透过窗棂传得很远。说也怪,不长时间,街道居委会一个主任阿姨偕同另外一位同事,提溜一桶食用油和一袋面粉找到了他,进门放下东西,就对贾艺震问寒问暖,之后阿姨直奔主题,邀请他代表街道参加市里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贾艺震一口答应。电视台传来喜讯:贾艺震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冠军,轰动整个滨城。省市各大媒体频频采访,内容大都是身残志不残、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勇士、80 后一代青年的楷模诸如此类的报道。贾艺震面对突如其来的鲜花掌声开头有些恍然如梦,后来便踌躇满志起来。自从前几天市残联领导来看过他之后,人们发现贾艺震的轮椅出现在残疾人艺术团的排练厅里了,
16、他的身后站着一位美丽健康的姑娘,不用猜,那是他出名之后收获的爱情。 从社会到家里,从领导到朋友处处体贴他、呵护他,他也真把自己当成一个地地道道的残疾人了,不过,一旦露出马脚,他将失去一切。想到这,不禁一股冷气打后脊梁冒出,看来,他只能将假戏唱到底。 很快贾艺震和这位名叫小菊的姑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每天上床,小菊都要抱着这个大男人上床,还好,贾艺震配合得不错,小菊不感觉累(她哪里知道,贾艺震暗中做了手脚) 。第二年,他们的小宝宝诞生了,白白胖胖,逗人喜爱,小两口成天笑得合不拢嘴。话分两头说,居家过日子,特别有了孩子以后,锅碗瓢盆的事无穷无尽,看小菊一个人扛着至少七八十斤的液化罐来家,他心痛得赶紧
17、去给她擦汗,心想,这都应该是他贾艺震干的活,可他是个“残疾人”呐,不能替她。他痛苦地把小菊搂紧怀里,说道:“是我不好。 ” 小菊说, “你咋不好?” 贾艺震说, “我不能帮你。 ” 小菊捋了一下湿漉漉的头发,说:“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 贾艺震听罢小菊的话,赶紧转过脸,再也止不住两行热泪淌下来。 每当夜深人静,贾艺震在床上总是辗转反侧,心灵受到巨大煎熬。他不止一次在内心呼- 6 -喊,我不能再这样欺骗自己,欺骗小菊和所有爱我的人,我要活得有尊严,还原原来的我!可他转而一想,一旦说给小菊听,她说我是个骗子怎么办?她不原谅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拥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思来考去,他只能采取沉默。 这天
18、,吃完晚饭,孩子睡了,小菊因为劳累也进入梦乡。他坐在轮椅上,瞅着小菊苍白而消廋的脸庞,一股罪恶感,弥漫全身,贾艺震认识到再不能这样活下去了,如果继续的话,他会崩溃,他要推醒小菊,把事实说清楚,想到这里,他想站起来,但,任凭他作何等努力,始终没有站起来,五年了,他的双腿已经废掉。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对贾艺震的形象,特别是他的美髯进行了描写,突出了他年轻生命的美好,为后文贾艺震双腿废掉这个情节作铺垫。B. 电视上的残疾人因写长篇小说而蜚声文坛让贾艺震羡慕,也让他受到启发,他决定扮残疾人,借助人们对身残志坚的励志行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理想。C.
19、贾艺震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靠自己踏实的劳动和坚韧的奋斗,而是采用了投机取巧的做法,最终痛失了健康的双腿。D. 小说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看小菊扛着“至少七八十斤的液化罐” ,他心痛得赶紧去给她擦汗,这一细节表现出贾艺震对妻子的爱惜和内心的愧疚。5. 小说的标题“命运的颜色”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 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的双腿废掉。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答案】4. A 5. (1)设置悬念,标题没有明确“ 命运的颜色”究竟是什么,从而引人思考,吸引读者。(2)是行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主人公“命运的颜色”的变化展开。(3)生动形象, “命运的颜色”运用了比喻
20、的手法,以颜色的不同喻指命运的改变。 6. (1)从艺术效果上看,小说以贾艺震双腿废掉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从小说主题上看,结尾这样安排,增强了小说的批判与反思的意味,引起读者的思考,有助于深化小说的主题。(3)从艺术结构上看,结尾通过情节突转,产生强烈的戏剧性效果。(4)从人物塑造上看,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悲剧性。贾艺震决心说出真相,可双脚已经废了,他得到了名利和爱情,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残疾人。- 7 -【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
21、,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 项, “为后文贾艺震双腿废掉这个情节作铺垫”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开头对贾艺震的形象,特别是他的美髯进行的描写,如“但他的美髯黝黑生动,在朝阳的作用下,常常发出针尖一样的光亮,颇有几分艺术家气质” ,这一描写的目的应该是突出他“艺术家气质” ,为下文他选择了唱歌,走艺术道路作铺垫。故选 A 项。【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题角度,如本题“小说的
22、标题命运的颜色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这是针对小说的标题设题,一般可以从标题使用的技巧、在情节结构上的作用、在形象塑造上的作用、在主旨上的作用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答题。先看标题, “命运的颜色” ,“命运”本为抽象的事物,而“颜色”却是具体可感的,这就让小说的标题显得新颖,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再看标题使用的技巧,结合文本可知, “颜色”是指不同命运呈现出的状态,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不同的颜色来比喻命运的改变;接着从情节上来看,一开始主人公在生活中过得不如意,接着受到电视中蜚声文坛的残疾人事例的启发,扮成一个残疾人,结果获得了成功,小说最后,主人公想要告诉妻子真相的时候,发现自己真
23、的成了一个残疾人,小说以不同的颜色来展示人物的命运的变化,小说标题“命运的颜色”串起文章的情节,是小说的线索。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属于探究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题“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的双腿废掉。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针对小说的结尾来设题,一般先要明确结尾的方式,然后再从结尾对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旨展示等方面分析。从文中来看,小说的结尾写贾艺震经过一番心理挣扎,决定要站起来承担家庭的责任,想要告诉妻子真相的时候,结果发现自己的双腿废掉了,这就让小说
24、的情节发生突转,突出了主人公的悲剧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状况?主人公本是一个从加格达奇来到大连- 8 -这个海滨城市的青年,他不甘心寂寞的生活,想要“成名” ,但试过多种途径,结果都没有成功,一个成功的残疾人给了他“灵感” ,而成为“残疾人”的他也真的引起社会的关注,获得了他想要的名利和爱情,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残疾人,这一结尾借助主人公的遭遇加大了小说批判的效果,也就更能引发人们的反思。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县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开学 检测 试题 奥赛 实验 重点 特长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7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