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等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联考试题(扫描版).doc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等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联考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等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联考试题(扫描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等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 12 月联考试题(扫描版)234567892018-2019 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联考试卷高一 语文参考答案1.A【解析】 B.脱:疏忽、大意 ; C.际:交会; D.速:招致2.C(传颂:辗转传播颂扬(多指事迹)。传诵:辗转传播诵读(多指美名、诗文)。第一空处是讲“诗文”,应选择“传诵”。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一般没有特定的目的地。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连,连续不断。有特定的目的地。第二空前有目的地“西湖”,应当选择“络绎不绝”。不齿: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不耻:不认为是可耻
2、的。根据语境,应是指鄙视“秦桧等人的作为”,因而用“不齿”)3.D 【解析】根据“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句式排除 A.B.,根据“旅泊之地”排除 C.4.C 【解析】C 是比喻 , 其余都是借代5.B 【解析】 A 项, “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C.请人指点用不吝赐教 D 项,献丑:谦辞,在展示自己作品或表现自己技能时,表示自己谦虚,称自己水平不高。句中“他”因作品出现差错,用“献丑”来作为道歉语,不得体。6.B 【解析】 A 项涵盖不全面;C.不合文意, “网络红人”是指受网络世界追捧而走红的人;D.扩大了范围,文段只写了人们对“鹰爸”的议论
3、。7.答案.B 解析(谢:辞谢) 8.答案 B 解析 A 项 “于是、 就”/竟然、却 B 项都表修饰 C 项表目的 来 / 表原因 D 项 结构助词的 / 定语后置的标志。9.答案 C 解析:A 项 “说明许劭品行高洁,不慕权贵”错;见“仲举性峻,峻则少通” 。B 项 “是由于他礼贤下士,尊敬许劭”错。见“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 D 项“许虔才识突出”错见“兄虔亦知名” ) 10.答案:(1)许劭开始对他亲善,但后来与他有了嫌隙,加上他与堂兄许靖不和睦,当时的议论因为这两件事件有些看不起他。(重点词语:善、隙、以、少;为隙也可解释为“有了矛盾” 或 “结下了仇怨” )(2)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
4、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构、厌、辱、讨)10(3)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一句一分,重点词语:数、理、当、易量)附:文言文译文 许劭字子将,是汝南(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郡平舆人。年轻时严守名誉节操,喜好研究传统礼教所规定的人际关系, (对当时的人物)作为许多赞赏的评定。 许劭最初担任汝南郡的功曹,太守徐璆很敬重他。府中官员听到许子将作了官,没有人不改进自己的品行(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 。汝南郡的袁绍,是豪贵族中任侠的人,他从濮阳令卸任回家的时候,车队当道,随从众
5、多,将进入汝南郡的时候,竟然辞谢宾客,遣散随从,说:“我这样的车队和服饰(排场)怎么能让许子将见到?“于是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 许劭普去颖川(颖川郡,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 ,与多有德行的人结交,唯独不去造访陈寔。另外陈蕃丧妻后回乡归葬故里,乡人全来(吊丧) ,却只有许劭不去。有人问许劭这样做缘故,许劭说:“陈太丘交游太广,难以周全;陈仲举生性太严厉,少有通融。所以我不去拜访他们。“许劭(对时人)所作的多数判断衡量便是如此。 曹操尚未出名的时候,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见许劭) ,求许劭为自己品评。许劭鄙视其人为奸诈,不肯发话(一置褒贬) ,曹操就找到可乘之机,胁迫许劭,许劭无可奈何,只
6、得说:“你是太平之世的奸贼、动乱之世的英雄。“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地走了。 许劭父亲的伯父是许敬、许敬的儿子是许训,许训的儿子是许相,这三个人都做了朝廷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许相靠着善于诋毁媚侍奉宦官,所以自己得到了朝廷的封侯,他数次派人请许劭。许劭憎恶他品行不端,始终没有去看他。 许劭的邑人李逵,豪迈刚直气节高尚,许劭开始对他亲善,但后来与他有了抵牾(结下了仇怨) ,加上他与堂兄许靖不和睦,当时的议论因为这两件事件有些看不起他。当初,许劭与许靖都有很高的名望,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物(地方士人) ,每个月总是更换品评(的对象和话题) ,所以汝南地区民间有“月旦评“的说法。 司空场彪征召
7、他(为属官) ,地方按照方正、敦朴的科目荐举他,朝廷直接征召他,许劭都不就任。有人劝说许劭做官,许劭回答说:“现今小人道路深长,朝廷将要动乱,我打算到淮海去躲避,保全我的一家老幼。“于是南行至广陵(广陵郡,辖境在今江苏安徽交界处) 。徐州刺史陶谦对他以礼相待,待遇优厚。许劭感到自己不安全,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外在表现是仰慕有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招待我虽然优厚,将来势必会变得虚假刻薄。我不如离开他。“于是去11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投奔扬州刺史刘繇。此后陶谦果然把众位寄居在徐州的士大夫抓了起来。到了孙策平定东吴的时候,许劭与刘繇向南跑到豫章(豫章郡,辖今江西及其南部一带) ,接
8、着死在那里。时年 46 岁。 许劭的哥许虔也很出名,汝南人称平舆的深潭里出了两条龙。11. D【解析】 D 项,尾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超脱,实则是激愤之词,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痛。故选 D。12.相同之处:两诗的颈联都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书愤的颈联“塞上长城”两句与本诗中“壮日自期”两句都以典故明志,表达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之情。不同之处:书愤尾联以诸葛亮的典故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而枕上作尾联则借景抒情,诗人表明想泛舟江湖 ,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则是壮志不得实现的无奈与
9、愤慨。【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和比较阅读的能力。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两诗的颈联都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书愤尾联表达了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枕上作尾联写出了壮志不得实现的无奈与愤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3.(1)羁鸟恋旧林 (2)梳晓鬟也 (3)落木千山天远大 (4)千载谁堪伯仲间 (5)舞幽壑之潜蛟 (6)契阔谈 (7)敏于事而慎于言 (8)奈何取之尽锱铢14.B 不能确定佛、菩萨、魔是“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故选 B。15.D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沭阳县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12 联考 试题 扫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