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指导和( )。(A)复式教学(B)开放教学(C)现场教学(D)小组教学2 若儿童不小心中毒,应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口服中毒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物(B)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毛发、指甲等部位(C)化学药品中毒者,应立即用大量的冷水冲洗(D)腐蚀性毒物中毒,可饮用蛋清、牛奶、豆浆,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延缓毒物吸收的作用3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
2、(D)说理教育4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作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5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属于( )。(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6 孔子提出“ 力行而近乎仁 ”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7 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8 对待小学儿童采用中学的教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
3、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C)顷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10 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以( )为主。(A)教育(B)教学(C)开发智力(D)道德教育11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2 “矮子里找高个 ”、“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13 地理教学中适用地球仪做教具体现了( )教学原则。(A)启发性(B)直
4、观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性1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15 “前怕狼,后怕虎 ”这种冲突矛盾是 ( )。(A)多重趋避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趋冲突16 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 1421 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自由联想策略17 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
5、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贝尔18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这句话反映教育劳动的(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19 我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20 教师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A)问题导入(B)故事导入(C)事例导入(D)悬念导入二、简答题21 简述政治经济制
6、度对教育的作用。22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3 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三、材料分析题24 19 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 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 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你
7、怎样理解“ 坏孩子” 、 “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24 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阿 Q 正传一课的教学处理。甲:教师安排 7 节课,第一节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通读第一二章,正音释义;第二节课通读第三章至结束,正音释义。第三节课分析序及第一二章,第四节课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节课分析其余章节,第六节课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七节课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教学要点。乙:教师安排 4 节课。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自读全文,并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写出百字短评。第二节课前后四人为一组,形成 10 个表演小组,讨论确定表演内容、组内分工、彩排时间等,教师巡回指导。第三、四节课课堂表演,抽签
8、决定表演顺序,各组表演时间为 58 分钟。每节课结束前 58 分钟进行课堂自由评论,教师适当点拨。最后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创意等大奖。最后每人以观组表演 “”片断为副标题的艺术小评论。25 指出“两种教学处理的各自特点。26 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比较这两种教学处理的优劣。四、教学设计题26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阅读该课文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7 找出本诗的诗眼,分析其用法及效果。28 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29 针对诗歌讲授环节,设计教学过程。2
9、9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30 试分析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写出正负数的加减法则。31 若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试确定教学目标。32 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本节课认识正负数的教学环节。浙江省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指导和现场教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口服中毒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物;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毛发、指甲等部位;化学药品中毒者,可先用干布轻轻擦干药品,然后冲洗
10、;吸人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和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腐蚀性毒物中毒。可饮用蛋清、牛奶、豆浆,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延缓毒物吸收的作用。对于各种严重症状,如休克、惊厥、呼吸衰竭等,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争取抢救时间。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奖惩是中小学品德评价的一种方式。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格的特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所谓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
11、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故选 A。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是对声音形象的记忆。故选 A。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原则。故选 C。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认为: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接受了合适的教学,就能掌握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浙江省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