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pdf
《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 年 广西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理论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与目的 (一)考试性质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 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的制度,对 规范高等学校 教师任用标准,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 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是广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广西招生考试院负责实施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 考试结果将成为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 (二)考试目的 通过本学科的考试,考查 高等学校 教师资格申请人 对学和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对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理解, 以及 运用教
2、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 同时,促使申请人 树立科学的教育心理观,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 能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形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养。 二、命题依据和原则 (一)命题依据 2 根据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及说明,结合我区高等学校 新入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 导向性原则。反映高等学校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引导考生职前准备,充分发挥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 导向作用,促进考生学习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养。 2科学性原则。符合 高等学校 教师资格理论考试
3、的性质、特点和要求,遵循考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必须紧密联系高校的生活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3客观性原则。试题内容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反映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考生的学习水平。 4基础性原则。重点考查考生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基础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 分了解、理解、运用三个知识和能力水平 层次。杜绝偏题、怪题。 5公平性原则。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考生的实际,面向全体考生,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
4、答题的影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保证测试的公平。 3 6人文性原则。全面 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 帮助考生正常发挥, 给予 考生人文关怀。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水平层次说明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要求 由低到高依次是了解 水平 、理解 水平 、运用 水平 三个层次, 高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包含低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 。 1. 了解 水平 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初步认识,记住相关概念的定义、基本理论的内容、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及相关事实。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
5、: 了解、知道、说出、 识记、 比较、简述等。 2. 理解 水平 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用与原先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阐述所学的内容,能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 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或概括。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 理解、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判断 等。 3. 运用 水平 4 要求具备运用所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高等学校 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能对教育心理现象进行推断和预测、正确阐释具体教育心理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及影响;学会解读、分析教育心理现象并懂得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相关问
6、题。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使用、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教师篇 1.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 用 教师职业生涯的内涵与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生涯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含义,描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包含的内容,能说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 知道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说出教师在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所关注的焦点内容。 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专长 理解专家型教师的概念,描述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专长表现并分析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掌握专家型教师基本的共同点。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规律 掌握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并加以运
7、用,能结合自己的情况 推导出新5 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所需的条件。 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 识记教师职业生涯中“高原现象”的含义和表现。 教师自我效能感 掌握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分析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能运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 掌握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核心成分,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外在和内在因素,能运用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的素养与人格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 理解角 色的定义以及角色期待的含义,表达现代社会对教师角色期待赋予的多重内涵。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了解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发
8、展过程,知道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 6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 理解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含义,描述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和主要表现,说明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教师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专业知识 简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内容。 教师的教学能力 理解教学反思能力的涵义、教学监控能力的涵义及内容,掌握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常用方法,掌握教育 机智的内涵和表现。 教师的人格 掌握有效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3.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教师的工作压力 知道压力以及教师工作压力的含义,说出压力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简述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原理。 7
9、 教师工作压力下的身心反应 知道职业压力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识记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理论。 教师的压力源 能从社会环境和教师职业本身判断教师的压力源,理解来自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压力因素及其影 响作用,初步运用归因的概念,说明两种不同的归因模式。 教师的压力应对 掌握压力应对、防御性应对、直接应对的含义,掌握防御性应对和直接应对常用的方法及其在压力预防和压力缓解中的运用。 学 生 篇 4.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大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 了解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知道认知发展的两层含义,简述大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8 大学生的
10、思维发展特点 掌握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 本特点以及辩证逻辑思维的内涵,运用大学生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征解决问题。 大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教育 初步运用促进大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知道自我意识、理想自我、自我统一性的概念,能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整合等新特点及其理论,分析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教育 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掌握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心理学视角的人生价值观 理解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的含义,描述人生价值观的结构及其含义,说明人生价值观对行为的导向和调节功能。 9 价值观的形成
11、过程和形成标准 掌握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理解青年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并逐步定型的关键期,运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条件解决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 掌握并运用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要求。 5.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 描述大学生学习内容专业性的表现,分析大学生专业学习遇到的常见 问题,掌握相应的疏导方法和策略。 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知道大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的表现,描述批判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大学生学习结果的超越性 说明大学生学习结果超越性的表现。 10 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 掌握学习适应的概念,分析大学生
12、学习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理解专业信任感的内涵,掌握并运用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策略。 6.大学生的个别差异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智力的 含义 识记智力的概念,知道智力的核心成分及其最基本的特征。 大学生的智力差异 掌握大学生智力差异的表现,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和指导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教育。 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掌握认知方式的概念,能够比较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掌握并运用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优劣势及应注意的事项。 11 人格的含义 知道人格的概念及其特点,理解气质和
13、性格的定义,说明性格的心理结构及其含义。 人格的发展差异 知道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人格的类型差异 了解荣格的人格类型说和艾森克的人格三维类型说,知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 掌握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类型及主要表现,分析造成大学生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能使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和策略。 学习篇 7.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学习的定义 理解学习的定义,说明学习的基本内涵。 学习的类型 知道学习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比较学习的不同层次 。 12 经典条件作用 理解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和行为法则,能够初步运用经典条件作用对有关
14、现象进行分析。 操作条件作用 比较操作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区别,理解强化的原理,能够初步运用强化的原理塑造学生的行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了解发现学习的定义,知道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的基本涵义。 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了解意义学习和“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含义,说出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及心理机制,比较意义学习和发现学习的不同,知道如何根据该理论进行有 效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论 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其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并进行评价,能运用该理论进行有效教学设计。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掌握该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以及罗杰斯的学习观,运用该理论进行有效教学设
15、计。 13 8.不同类型的学习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陈述性知识 理解陈述性知识的概念,描述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三个环节,说明促进陈述性知识迁移应该注意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 理解程序性知识的概念;描述自动化技能获得的 三个阶段;推测出有效促进自动化基本技能获得的教学措施。 学习策略 理解学习策略的基本含义以及通用的学习策略,描述 SQ3R 阅读策略的操作步骤和内容,说明大学生学习策略形成的条件以及学习策略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品德及形成规律 理解品德的含义,比较品德与道德的区别,说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当代大学生品德现状 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现状、特点及原因。 14 大学生良好
16、品德培养的心理学技术 掌握道德两难故事法、价值澄清术、榜样学习以及角色扮演等心理学技术的基本观点和 基本过程(步骤),并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加以运用。 9学习动机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动机与学习动机 理解动机与学习动机的概念,说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描述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在教学中初步运用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 理解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的含义及外在表现。 提高学习动机的内在因素 掌握提高学习动机四个内在因素,能够联系教学实际从内在因素方面分析提高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学生的唤起水平 理解唤起的含义及适度的水平,说明倒“
17、U”形曲线关系。 15 学生的需要 描述需要的概念,理解学习动机与学习需要的关系,说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 学生的目标定向 理解目标定向理论的基本观点,初步运用将大学生的目标定向和学习动机较好地结合起来的方法。 学生的归因 掌握归因的概念、归因维度以及习得无助感的概念,帮助大学生使用积极的归因模式,不断消除其消极的归因模式。 提高学习动机的外在因素 分析提高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外在因素,并能联系教学实际从外在因素 方面分析提高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教师的特征 掌握教师的榜样、热情、关心、期待等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掌握并在教学实际中运用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课堂气氛 描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广西 高等学校 教师资格 理论 考试 高等教育 心理学 学科 大纲 说明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