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卷 阅读题(71 分)一、现代文阅读(21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好诗歌是对一
2、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诗人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 ,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 。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
3、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
4、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 2 -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诗人的责任就在于融入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中去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好诗歌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审美升华。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诗歌创作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语言的平庸化。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诗歌语言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更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选自郭国昌诗歌价值如何认定 ,有删改)1.下列各
5、项中,对诗歌的分析不符合本文所论“好诗歌”标准的一项是( ) (3 分)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金黄的稻束)诗人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和“静默”的精神内涵。B.“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回答)诗人以清醒的眼光审视十年浩劫,愤怒而又不失理性,强烈渴望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C.“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诗人通过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D.“我是空心菜爱好者/所有的土地
6、都种上空心菜/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就是个空心菜爱好者。 ”(空心菜)诗歌自然地流露出诗人对自我生活趣味的欣赏,形式自由,不落窠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当前中国诗歌创新激情缺乏,出现了平庸化的状态,艺术精品越来越少,缺乏真正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艺术杰作。B.造成中国诗歌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而造成这一标准缺失的原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C.好的诗歌不应该有诗人自己的影子,而应深度把握现实生活,作者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表现隐藏在民众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追求。D.好的诗歌应
7、该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时空,合理张扬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诗意追问人类永恒的价值取向,是诗人对整个人类的人性的思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3 -A.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世界首先是民族的,如果诗人在创作时抓住了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就能反映人类共同的价值。B.诗人把握现实生活,不是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也不是轻描淡写的反映当下生活的新时尚,而是应该把握涌动的生活潮流中的内在民族精神。C.好的诗歌绝对不是离开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状况而去反映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体现在各个民族具体的现实生活中。D.白话诗歌是现当代诗歌的主流,但白话
8、不等同日常口语,好的白话诗,其语言必经诗人的审美加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敢有奢望。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着决定命运的信件。一天下
9、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体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母亲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
10、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母亲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 4 -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太少且太短。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
11、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 “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
12、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离开家乡的前一夜,母亲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
13、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C.散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5 -D.“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和向往。5.文章开头“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4 分)6.在文中作者
14、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0 分)(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何厌之有 厌:讨厌- 6 -B.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C.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若舍郑以
16、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以陪邻?B.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且贰于楚也 且尝为晋军赐矣D.无能为也已 且尝为晋军赐矣9.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 “伯”均是爵位。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 ,是君主的敬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D.古时音
17、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激愤,羽声声调悲凉。10.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小题 3 分)(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7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
18、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 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自战国策 ,有删改)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魏王闻之 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
19、行也 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 许:答应D王且何利 利:好处1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1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14.将下列句
20、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8 -(2)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5.对下片第三个整句(即“更立平湖” )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西江”指的是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一段长江。B.“石壁”
21、指计划要建的三峡大坝, “巫山”即巫山山脉,长江横截穿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C.“巫山云雨”这个典故出自高唐赋 。D.“高峡”指巫峡, “平湖”指建造好的水库。16.诗人写“神女”之“惊” ,对赞颂“宏图”有什么作用?不写“长江流水” ,而写“巫山云雨” ,妙处何在?(6 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 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2) 再别康桥中点明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_,_。- 9 -(3)戴望舒的雨巷中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个姑娘有
22、“_,_,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4) 青树翠蔓, , 。 (柳宗元小石潭记 )第卷 表达题(79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18.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细数 2017 的无锡搜房博客,有多少新锐博主在谈笑间指点江山,预见楼市风云。C.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D.今日,幸福苑社区和万里学院团委邀请了经历过峥嵘岁月的老红军、老党员,与社区的暑期学生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
23、光荣历史。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置身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能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关乎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的核心竞争力。B.“私房月饼”在提供个性化、差异化选择的同时,也存在选材不明,在无形中让产品质量承诺无处兑现。C.给孩子取名为“王者荣耀” ,不仅是互联网风气下标新立异的举动,而且是担心姓名撞车的提前抢注行为。D.在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同时,这个省持续发挥着全国粮食安全稳压器的作用,粮食总产连续 8 年达到 1000 亿斤之多。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橘子洲是一帧展示风情的画。它以岳麓山为邻,与湘
24、江水作伴, 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她西望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晚亭及建设中的岳麓山大学城相邻;东瞰湘江风光带尽览都市繁华。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游客登洲,听渔舟唱晚,观岳麓山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其乐融融。_。_。_;_;_;_;_。- 10 -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南宋朱熹、张栻往来于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平邑县 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