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天津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 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考试用时90 分钟。第 I 卷 至 页 ,第 II 卷 至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 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一、单选题 共 50 分1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大小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C细胞外液渗透压 90%以上来源于 Na+ 和 Cl-D在 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2、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消化液A B C D 3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就是细胞的内环境 B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人体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D细胞质基质不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4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 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4 种器官或系 统,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 内环境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穿过 3 层磷脂 分子层 C 表示重吸收作用D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5下列因素中不能促进内环境中的淋
3、巴液增加的是 A骨骼肌细胞代谢产物增多,使小动脉舒张 B肾脏疾病导致大量蛋白尿 C过敏组织大量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肥胖6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憋尿 B针刺缩手 C谈虎色变 D过目不忘7如图为人体发生某生理反应的示意图。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2 -A 图中兴奋的产生和传递方向为 edcb a B c 处组织 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离子和呼吸酶等 C c 处完成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 刺激 d,电流计指针会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8科学家分离出两个蛙心进行心脏灌流实验,蛙心2 的神经被剥 离,蛙心 1 的神经未被剥离,实验处理 及结果如下图
4、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导 管A 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B 电刺激蛙心 1 的神 经之前,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基本一致 C 蛙心 1 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 2 改 变其节律D 受到电刺激的蛙心 1 神经产生了 抑制蛙心 2 收缩的化学物质9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 Na+通道打 开,膜外 Na+顺浓度梯 度 大量流人膜内,此后 Na+通道很快就 进入失活状态,同时 K+通 道开放,膜内 K+在浓度 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B 受刺激后膜外 Na+大量流入膜内,兴
5、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C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3 -D 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 0 电位10下图表 示生物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 3 种 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是活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可通过体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B 是靶细胞对信息接收的结构基础受体,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C 若是效应 T 细胞膜表面结构,该过程可裂解靶细胞而彻底清除入侵人体的抗原 D 不通过体液接触信息传递,该结构保证了反射弧中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11下图是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图中 X 与
6、 Y 分别是 下丘脑和垂体B 垂体的活动只受下丘脑释放的激素的调节C 图中 a 与 b 分别是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D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12下图表 示一个反射弧的局部,电流计的两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 a 点后, 电流计指针先左偏再右偏,最后恢复原状,则下列图示不符合题意的是A B C D 13图 1 是 当 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 F 收 缩过程的示意图,图 2 为图 1 中 D 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 1 是 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效应器 F 由 神经纤维的细小分枝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 B 针刺手指引起疼痛,产生痛觉
7、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所以针刺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 4 -C 在图 2 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一种递质,与上的受体结合,可能会引起膜电位的变 化D 某人体内一种抗体与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持续舒张,这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14下图是 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 a、b、c、d、 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兴奋在结构 c 和结 构 b 的传导速度相同 B e 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 C 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 b 神经纤维 上双向传导15肌质网 是肌细胞内一种特化的内质网。肌质网膜上含有 Ca2+ ATP 酶,可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
8、中的 Ca2+泵入肌质网腔中。当机体的某 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肌细胞时,Ca 2+从肌质网腔 中释放出来,引起肌肉收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Ca 2+A TP 酶是肌质网膜上的重要结构,其形成与核糖体密切有关 B Ca 2+泵 入肌质网腔的过程体现了肌质网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C Ca 2+能 够引起肌肉收缩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Ca 2+从 肌质网腔中释放出来引起肌肉收缩,说明 Ca2+是一种神经递质16下图是 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或再到轴 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对此 生理
9、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图中 A 为感受器,E 为效应器 B 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C 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 A 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 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17下列有 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 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5 -18研究表 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
10、膜的 Cl 通道开放,使 Cl内流( 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直接参与甘氨酸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甘氨酸从突触前膜释放进入内环境后,再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发生改变 D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其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19人在不 同状态下,其血糖浓度会有所变化。如图表示在不同“模拟活动时段”中人体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 ab 段,人体内的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增多B 引起曲线 bc 段变化 的主要途径有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合成糖原等 C 曲线 ef 段,人
11、体内的肝糖原和肌糖原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D 曲线 fg 段的变化情况是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0如图表 示的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 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 可能是A 胰岛 B 细胞受损 B 甲状腺被切除C 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D 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21下图表 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若 M 表 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若 M 表 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C 若 M 表 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和来维持体温恒定 D 若
12、M 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22进食可 刺激小肠 K 细胞分泌多多肽 GIP,GIP 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促进葡 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并转化为脂肪,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1-4 代表细胞膜上的不同结 构)。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6 -A 1-4 结 构为受体,受体具有特异性信息交流功能B 胰岛素受体只分布在脂肪细胞膜上,而 GIP 受体在胰 岛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都有分布C GIP 和胰岛素都属于信号分子,发挥作用即被灭活 D 口服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释放量多于静脉注射葡萄糖23下列关 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13、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B 营养不良可导致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渗透压,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 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速率减慢D 机体能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从而维持稳态24下图是 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 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 B H +/K+-ATP 酶将 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 C 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D 组织胺抑制物和 H+/K+-ATP 酶 抑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25在抗震 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
14、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 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 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 叙述,错误的是A 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 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 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D 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 7 -26某成年 人从 25环 境来到 10 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速率变化如下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 段 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B de 段的产热速
15、率大于 ab 段 C cd 段 皮肤血管逐渐舒张D bc 段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7下图是 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 的是A 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B 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性腺细胞 C 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D 图三可表示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28下列关 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A 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严重感染或者肿瘤而非艾滋病病毒的侵染 B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 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 过敏是由于机体的监控和清除功
16、能过强导致的29下列有 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 T 细胞、B 细胞、效应 T 细胞三种B 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 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D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30为探究 某种药物 Q 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 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 a、b、c 组,a 组 注射一定量的药物 Q,b 组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 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 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 药物 Q 能够增强小鼠
17、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C 药物 Q 可通过促进小鼠 T 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 功能D 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31百日咳 、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 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 8 -后A 吞噬细胞产生三类相应的淋巴因子B 效应 T 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 C 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 D 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32艾滋病 (AIDS)是 由于感染 HIV 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 HIV 后体内 HIV 浓度和 T 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
18、的是A 曲线 AB 段,HIV 浓 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 曲线 BC 段,HIV 浓 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曲线 CD 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D 曲线 EF 段,T 细胞浓度上升是因为骨髄中 T 细胞快速成熟分化的结果33如图是 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肥大细胞释 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图中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甲过程是体液免疫所特有的,丙过程是由浆细胞完成的B 乙过程为 T 细胞将抗原传递给 B 细胞,随后 B 细胞增 殖、分化为
19、抗体 C 丁过程只属于体液调节,不属于体液免疫D 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34下图表 示人体某种病的致病机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细胞能 不断增殖 B b 细胞能 特异性识别抗原 C c 物质是 淋巴因子 D 该病是自身免疫病35如图为 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9 -A 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种免疫系统疾病B 激素 A 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 B 合成增加 C 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 B 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 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36下图为 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细
20、胞甲为 T 细胞,需要 B 细胞 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 B 细胞乙是浆细胞,它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 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一抗体的结合物D 细胞甲、乙、丙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37睾丸吞 噬细胞是专门针对精子防御的免疫细胞。精子从青春期开始出现,它们有时会 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外来细胞而被杀死,从而导致某些类型“死精症”。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A 吞噬细胞不具特异性识别功能 B 吞噬细胞不会参与细胞免疫 C 精子细胞有时候也会成为抗原 D 上述“死精症”是自身免疫病38为检验 某制剂对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用含不同剂量该制剂的饲料饲喂健康小
21、鼠,一段时间后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能导致其溶解)的含量得到如图结 果。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B 溶血素其实是由浆细胞合成的特异性抗体C 溶血素能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这个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 中剂量的该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较大39媒体报 告一大学生在 1000 米的 体质检测后倒地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乃至青 少年体质的讨论检测体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内环境成分是否维持正常水平在日常 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 pH 有下- 10 -降趋势B 食物中长
22、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 中暑是产热和散热不平衡造成体温急剧升高引起的,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关D 长期不吃早餐,虽然通过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使血糖保持平衡,但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伤 害40生长素 可以通过极性运输运往植物体的各部分,下面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叙述,正确的 是A 极性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B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才会出现极性运输C 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植物的上端运往下端D 生长素只能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41将云母 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给予单侧光照射,下列不发生弯曲生长的是A A B B C C D D42生长素 对植物生长的
23、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所示,P 点表 示对某植物芽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 A 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 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 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 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43在植物 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 温度会影响吲哚乙酸的合成C 吲哚乙酸具有催化作用D 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44某生物 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1 -A 该探
24、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2,4-D 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B 浓度为 10-5molL 的 2,4-D 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 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 2, 4-D 浓度梯 度作进一步实验 D 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45“先春 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 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B 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 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D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46如图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