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三周中心发言稿.doc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三周中心发言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三周中心发言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四川省宜宾市一中 2017-2018 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三周中心发言稿一、考纲解读1.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l.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忧
2、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2.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
3、物形象。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长相思运用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妇怀远之情,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3.鉴赏形象的技巧。对诗歌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借助诗歌的形象,2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意境。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哲理。(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方面的艺术效果以及语言风格。1.诗歌的语言分为以下几种:意象语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市 一中 2017 _2018 学年 高中语文 学期 第三 中心 发言稿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