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doc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 9 月月考试题(扫描版)23456789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质量检测高一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1.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能力。【答案解析】DD 项诗词不是其他一切艺术的源泉,生活才是艺术的真正源泉。2.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结构层次的梳理及论证特点的分析。【答案解析】BB 项指代对象错误, “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是指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体会。3.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案解析】CC 项张冠李戴,列举罗素的例子,不是赞美中国古诗,而是赞美西湖充满诗情画意
2、的山水。4. 【考查】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案解析】DA 项错在并无“要求”意味,原文信息是“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 77 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 。B 项 “全部特征”错误,原文为“基本特征” ,另外遗漏了“推崇性理哲学”的信息;C 项“调查研究的作风”相关的“游学”不只是“两次” ,而且并没有立刻“养成”调查研究的作风,文中说的是“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 。5. 【考查】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基本能力。【答案解析】(1)有批判精神,喜欢质疑问难。(2)学习重点明确,主次分明。(3)懂得为学之道,能处理好博与约、中与西、普通
3、与专门的关系。(4)惜时苦读,持之以恒。(5)认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打下扎实的学问根基。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答出三点给 5 分。 )106. 【考查】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基本能力。【答案解析】(1)立下了正确的人生志向:心系社会,探求真理。(2)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广博学习,注重方法。(3)形成了重视社会实际的思想方法:关心世事,经世致用。(4)初步养成了调查研究的作风(或获得了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几番游学,深入生活。(5)培养了关心时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订阅书报,风云在胸。 (能就
4、其中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要求有理有据。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7.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答案解析】A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 “于周”表示位置,不能放在句子的开头,所以排除 B、D 两项;“足下”作为“事”的宾语,不能分开,所以答案选 A 项。8.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答案解析】B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
5、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B 项, “咫尺”也指微小。 “身无咫尺之功”的“咫尺”就是形容微小。9.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答案解析】B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B 项, “列举尾生、伯夷、曾参的事迹
6、,说明自己也有向他们学习的愿望”错,苏秦认为这些人的做法“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 。1110.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答案解析】 (1)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 (1 分)大王以万乘之尊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 (1 分)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 (1 分) (大意 1 分)(2)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 (1 分)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 (1 分)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1 分)(大意 1 分)11.【考查】本题重点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答案解析】A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
7、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A 项,看不出动态写景、静态写景。这两首诗都是怀古诗,都是对荆轲刺秦的凭吊。12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比较、分析能力。【答案解析】 易水表达了诗人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的遗憾和惋惜之情。当年刺秦王的英勇荆轲已无处寻觅,只有滔滔易水千百年来还在悲壮地流淌。 渡易水抒发了诗人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并刀夜鸣,悲歌不平,易水依旧,云淡草青,但世间却找不到可以让诗人为之壮
8、行的英雄。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第一首在第三句中有明显的情感词“恨” ,遗憾;第二首在第二句中也有这样的词语“悲歌” “不平”,结合注释可知是报国无门的愤恨之情。【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
9、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13. 【考查】本题重点考查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答案解析】(1)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12(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14.【考查】本题重点考查成语的含义及用法。【答案解析】B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橫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第一处,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
10、、很详细。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学说、主张等被大家所深刻理解并拥护。这里是说对木栅动物园里的国王企鹅的“大名”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所以选用成语“耳熟能详” 。排除 C、D 两项;第二处,伉俪情深:侧重强调夫妻之间感情的深厚。比翼双飞:侧重强调夫妻之间相伴不离。根据横线后“相处融洽” ,可知这里是强调企鹅夫妇之间感情的深厚,选用成语“伉俪情深” 。排除 A 项;第三处,盼子心切:盼望见到孩子心情十分迫切。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根据后文“企鹅爸爸便抢着孵蛋” ,选用“盼子心切”更适合。第四空,丧子之痛:指失去孩子的痛苦。切肤之痛:亲身经受的
11、痛苦(强调“亲身经受” ) ,比喻感受深切。根据横线前“未出生便夭折” ,选用成语“丧子之痛” 。故选 B。15. 【考查】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能力【试题解析】C题干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仔细阅读划线句子“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 “经过里” ,句式杂糅,是“经过”和“在里”两个句式糅合在一起,任意保留其一。还有“创下”与“奇迹”搭配不当,可把“奇迹”改成“记录” 。故选 C。16.【考查】本题重点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答案解析】A补写句子,一定要结合所要补写句子上下文,也就句子所在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舒兰市 第一 高级 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月月 考试题 扫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