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游子吟教学设计2湘教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游子吟教学设计2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游子吟教学设计2湘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游子吟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子吟,并背诵。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陶冶学生的情感。3.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2 学情分析 对学生来说理解此诗并不具有特别的难度,难在学生对诗中感情的理解。学生凭借自身现有的生活体验,很难透彻诗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的醇厚情怀。因此,学习本课,应主要把握两点:一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入境入情;二是要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以情促读,以读悟情,由此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操。3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母爱,赞颂母爱。4
2、教学过程 活动 1【导入】一、引探,知诗人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古诗二首游子吟。手指笔竖起来,跟老师书空写课题。注意:吟字右边是口+今。来,齐读课题。2.通过预习,对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不知,老师补充)生:我知道题目的意思,“游子”指出门远行的人,“吟”是吟诵、吟咏的意思。师:是的,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我们还学过相关题材的诗石灰吟。生:我还知道了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的。3.介绍孟郊。(出示课件)孟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创作背景。过渡:这节课老师带着你们走近孟郊,走近孟郊的游子吟。打开课文:94 页。活动 2【讲授】二、自探,明诗意。 1.自读
3、古诗:要求读正确。(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古诗,注意读准每个字音。(2)谁愿意来读一读。(指两名同学读)2.小组内合作读古诗:2(1)过渡:读的很正确。但是,你们知道吗?诗歌是讲究韵律美的,能吟,能唱,所以仅仅读正确还不够,还得读出味儿来。下面我们学习小组来细细地读一读,用心的品一品。(2)课件出示合作要求和诗歌节奏读:组长带领组员读出节奏。想:诗中的两个人是谁?划:诗中慈母对儿子的关爱的诗句。3、展示小组读的成果。读:(学习小组展示读男生读女生读)过渡:读得很有节奏,那么学习小组通过读诗解决了什么问题?活动 3【讲授】三、展探:悟诗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1)诗中的两个人是谁?(汇报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古诗 游子 教学 设计 湘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