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17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ppt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17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第17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7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1.(2018年3月嘉兴模拟) 1954年4月,中印双方签署协定,第一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1955年万隆会议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中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原则( )A.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推动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C.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的平等合作D.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解析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正确政策,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2、准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无关,故A项错误;二战后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无关,故B项错误;1955年万隆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平等合作,故C项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形成,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8年1月台州高三期末)新中国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就右面地图所示区域的和平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次会议( ),A.推动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署 B.促进了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C.结束了美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D.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
3、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考点2 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b),解析 材料地图是东南亚地区地图,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会议没有涉及东南亚问题,故A项错误;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与解决东南亚问题无关,故B项错误;结束了美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的是越南战争,与新中国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不符,故C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会上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确认了印支三国的民族权利,与材料地图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8年3月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考试)下图是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标志。关于该
4、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B.共有29个亚非拉国家政府首脑参加了此次会议 C.会议显示了团结、反殖、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 D.会议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解析 由“2015年”“60周年”“印度尼西亚”,可以联想到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显示了团结、反殖、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故选C。A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排除A;万隆会议没有拉丁美洲国家参加,排除B;D是不结盟运动,排除。 答案 C,考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 4.(2018年3月江苏学考)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
5、人高兴地互相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亚非会议B.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解析 亚非会议是1955年,故A项错误;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是1961年,故B项错误;“1971年”“纽约”“中国来的”等反映是1971年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第26届联大,故C项正确;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2001年举行的,故D项错误。 答案 C,考点4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b) 5.(2018年1月杭州高三期末)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
6、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 )A.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美关系的缓和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改革开放的推行,解析 20世纪70年代综合国力虽有所提升,但不是关键因素,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随后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高潮,故B项正确;中国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重返联合国,不是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故C项错误;此时中国尚未进行改革开放,故D项错误。 答案 B,6.(2017年9月嘉兴模拟)下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
7、是( ),A.中国在建国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 B.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C.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 D.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建国初期中日贸易总额较小,但并非没有经济往来,故A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1972年以后中日贸易总额迅速增长,主要是受1972年中日建交的影响,故B项正确;该图示只有中日贸易总额,而没有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总额,因此无法说明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故C项错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经济交流才迅速发展,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决定了中日经济交流,故D项错误。 答案 B,考点5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b) 7.
8、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A. B. C. D.,解析 依据材料“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故正确;依据材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故
9、正确;“一带一路”建设是由中国倡议和发起的地区经济合作,故错误;依据材料“基于新安全观”“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考点6 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b) 8.(2018年3月台州模拟卷)2018年1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部门领导会议在北京举行,印度、巴基斯坦这两个新成员国也派员与会。下列属于该组织创始国的有(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A. B. C. D.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创始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不包括土库曼
10、斯坦,B项符合题意。答案 B,考点7 (加试)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大外交举措的作用和意义(c) 9.(2018年3月温州适应卷)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我国参与重要国际政治和经济组织简表(部分),A.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入国际组织 B.两极格局解体加速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中国和世界共享多边贸易体制带来的利益 解析 1971年,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始加入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政治多极化与材料中“经济组织”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我国参与重要国际政治和经济组织”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现代 中国 政治 建设 祖国统一 对外 关系 17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5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