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ppt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ppt(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5 诫子书,一,二,三,一、识记生难字,一,二,三,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2.一词多义辨析,一,二,三,3.古今异义区分,4.词类活用,一,二,三,三、作家作品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避乱荆州,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经刘备三顾茅庐,出来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任丞相。建兴元年(223),刘备病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无大小,均由他决定。他在巩固蜀汉内部,积蓄力量以后,多次北伐曹魏,争取统一中国,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战场。谥
2、忠武。著有诸葛亮集。,1,2,3,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点拨: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么如何修养品德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1,2,3,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又是如何据此展开论述的? 点拨:本文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1,2,3,3.核心图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5 子书 课件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