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第10课菱角的喜剧课件粤教版必修2.ppt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第10课菱角的喜剧课件粤教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散文第10课菱角的喜剧课件粤教版必修2.ppt(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0课 菱角的喜剧,第三单元 散文(2),【学习目标】 1.体悟本文的哲理。 2.学习本文由日常生活写起、悟出哲理,并展开想象、逐步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菱角( ) 捞起( ) 酣然大睡( ), 语言知识强化,ln lo hn,(2)多音字,什,劳什子( ) 什么( ),shshn,翘,翘起( ) 翘首( ),qioqio,弄,弄坏( ) 里弄( ),nnln,禁,不禁( ) 禁止( ),jnjn,壳,菱壳( ) 甲壳( ),kqio,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享( ) 亨( ),享受
2、,亨通,(3),籍( ) 藉( ),(2),嘻( ) 嬉( ),笑嘻嘻,嬉戏,书籍,蕴藉,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把玩:_ (2)劳什子:_ (3)漫不经心:_ (4)茫然失措:_ (5)君臣佐使:_ _ _,拿着赏玩。,使人讨厌的东西。方言词。,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点主意也没有。,中药方剂学术语,是中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简称为“君臣佐使”。,(6)无往不在:_,不论到哪里都没有不存在的。形容各处都有。,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颜色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3、)你不要做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的样子。( ) (2)他平时什么都会,可一到考场就茫然失措,大脑一片空白。( ) (3)面对那些无往不在的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振作精神,不能灰心丧气。 ( ),2.辨词填空 贯串贯穿 贯串:a.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b.连贯。 贯穿:穿过,连通。 这条公路_本省十几个县。 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_着一个基本主题。,贯穿,贯串,三、名言警句 与“学无止境”相关的名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当代作家。他的散文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散文一绝”。秦牧杂文是他的第一本作品集。他在小说、童话、戏剧、诗歌、文艺理论领域等都有著作,故本人又被喻为“一棵繁花树”。著作有土地、花城等,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二、背景展示 菱角的喜剧是作者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写的。当时文章的题目叫作“复杂”。这篇文章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1958年在我国经济领域里出现了不少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现象,这类错误的出现又反映出了一些人在认识上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于是作者认为有必
5、要在文学创作中表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之类的题材”(长河浪花集序)。文章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于1959年写成的,后来收入散文集长河浪花集时,作者将文章的名字改为“菱角的喜剧”。,品读研析,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是橘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生物的生长有其一般的规律,但也有其特殊的情况。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秦牧先生的菱角的喜剧就诠释了这样的道理。,课堂导语, 通读整体感知,答案,下面是菱角的喜剧一文的结构思维导图,请根据提示把空缺处填写完整。,两角,各种各样,复杂性、多样性
6、,深入实践,绝对化、简单化,1.作者在文章开头的六段文字中不厌其烦地叙写自己认识菱角的过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深读重点探究,答案,答案 (1)语言平易,如话家常,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出自己的观点,“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很容易让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2.第2、3段中,作者为什么会有两次“吃了一惊”?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 (1)作者之所以吃惊,是发现菱角的形状和自己印象中的不同,那根深蒂固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2)作用:照应了第1段中的“坚固”,并为下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张本。,必备知识,照 应 照应是文章的一种写法,指在文章
7、前面提到的相应内容,后面会再次提到,与前文相呼应。 照应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内容前后照应,包括对文题的照应。 (2)反复照应,形式上也属前后照应,但与前后照应略有不同,它是在一篇文章中对重要问题或内容采用多次相互照应的手法,从而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起加强作用。如朱自清背影中连续出现了四次“背影”。 (3)前文设置悬念,后文有所照应。 (4)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复叠式照应。,3.文章第11段中说:“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句中的“君臣佐使”比喻什么?这句话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 (1)“君臣佐使”比喻认
8、识事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互相补充的。 (2)这句话从思想方法上对作者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而且从内容上对全文做了全面的总结。,4.作者在提出“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的观点后,在第710段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进一步论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答案 (1)对比论证。聪明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合理、科学),与自己认识菱角等事物的方法(片面);一群农民认为有“黑云”一定会下雨(片面),与一个农民认为要全面掌握下雨的条件“黑云、风势、昆虫动态”等(科学、严谨)。 (2)举例论证。农民认识天气、良种变劣种、有一些地方山洞养猪失败。,5.第712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答案,答案 首先,
9、第7段提出本文的论点:因为事物有着复杂性、多样性,所以既要掌握事物的一般性,又要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然后,第811段运用事例和事理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进行对比论证。 最后,第12段得出结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作者最初发表这篇散文时,题目叫“复杂”,后来改为“菱角的喜剧”,你认为哪个题目好?为什么?,答案, 延读思维拓展,答案 “菱角的喜剧”好。题目改后更有针对性,“喜剧”也让人充满阅读期待,它既体现在菱角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上,也体现在作者发现这一多样性与复杂性的过程上。以“复杂”作题目很一般,没什么特色,且说教意味比较
10、浓,跟文章前半部分的内容和笔调不吻合。,多读厚积,幽默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可谓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从文章的题目到文末的“劳什子”,一直到文章的举例,都可以看出作者驾驭语言的熟练程度,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极富感染力。 所谓幽默的语言指的是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有趣,二是意味深长。即我们的作文语言既要有趣,又要有让人回味的东西。一味地有趣而毫无味道,这样的语言不是幽默,而是诙谐或者滑稽,对于我们高考作文语言来说,幽默的语言是一种境界,一种提升作文等级的较高境界。, 读技法 勤练笔,【技巧点拨】 迁移运用 若想让语言变得幽默,可运用以下方法: (1)夸张或夸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散文 10 菱角 喜剧 课件 粤教版 必修 PPT
